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诸侯国有何不同?

商代的附属国与西周诸侯国有何不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332 更新时间:2024/3/13 5:14:51

谢谢邀请,这区别可就大了。

牧野之战

商代沿袭夏代的的生产力基础,在立国之初其生产力水平和实际控制范围可想而知。

盘庚之前商王朝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喜欢迁都,第二个是兄终弟及的传位方式。

迁都有政治、经济和气候甚至地缘方面的考虑,但始终是折腾,商是一个青铜器冶炼极度发达的农业国,而非卷起帐篷就能跑路的游牧民族,带的走青铜器和祖宗牌位,总带不走宗庙和土地吧?你见过后来的农耕民族没事玩迁都的吗?如此劳民伤财的行为反反复复,只能证明迁都并不是特别麻烦的事情,换而言之,也就那么点家当,他们不过是中原大地上规模较大,生产力最为发达的一个部落罢了。

而直至商朝末年才消失的“兄终弟及”王位传承方式看上去很美,却不能解决下一代王位的归属问题,比如春秋末年伍子胥协助吴王阖闾刺杀吴王僚就是基于这种背景。隔代传位之时是肯定会有内讧甚至军事斗争,而这都会加大实力的损耗。

因此商代的附属国无非就是建立在军事同盟之下的附属关系罢了,类似于清代十多个附属国与宗主国的关系。一旦中央控制力下降,这些所谓的属国就会跑得一干二净。当然,他们之间也许会存在姻亲关系,但在利益面前都有些微不足道。《封神演义》中有东南西北四大侯爵分别统帅四方二百小诸侯(部落),虽然是神话,但也与实际情况差不多。

总而言之,商代的附属国依附关系是松散的,由于缺乏中央王权的足够实力和子姓诸侯国的拱卫,这种联盟关系并无稳定,以至于周文王不动声色地“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再看看西周。

自立国至周宣王时代一直在不断地分封和扩张,其邦国建立在严密的宗法和封建基础之上,其控制力不言而喻。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继承制是其核心。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分封和宗法制示意图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分封又称封建,通俗的解释就是先分封,再打发诸侯去封地搞建设。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诗商颂殷武》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有服从天子命令、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维护周室安全的责任。诸侯国有三种,主要为姬姓子弟,如鲁、卫、晋等,奉周天子为姬姓大宗,其次为上古帝王或前朝后裔,比如宋、陈、杞等,最后是工程之后,比如齐国。异形诸侯是姬姓各国的主要联姻对象,在国内也参照周王朝实行宗法制。

通过宗亲功臣礼仪集团的分封,周王朝名义上的地盘得到了很大的扩张,伐纣时的许多盟国后来也不见于史书了,想来很可能是被自家封国干掉了,这些封国的土地本来就不属于周王朝,分封只是给了法定占领权而已。

如果不是“烽火其诸侯”折损了太多实力加之后来平王不断作死的行为,西周严密的宗法封建体系能够保证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生存能力。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商朝是什么浓厚的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是商业浓厚的王朝,商朝之所以被称为商朝,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出现了商业,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开始的商品交换开始日趋频繁,这是人类的一次大进步。商朝是部族色彩浓厚的王朝商朝文明当然不是从西方传来的,商朝是土生土长的中原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而关于殷墟中出现的白人遗骨其实是白人俘虏,

  • 商代把白色视为最纯洁的颜色,为什么西周却视为不祥?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把白色视为最纯洁的颜色,但是西周却视为不详。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商朝是被哪个朝代所替代的?就是周朝,因为商朝的统治者昏庸无能,贪图美色后来被周朝灭了,所以周朝把商朝所信奉的东西都隔绝开用来证明自己的和商朝不一样,故白色就成为一种牺牲品。朝代更替的牺牲品白色根据史书记载有五大颜色被称为最纯正的颜色“

  • 中国饮食民俗的发展演变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饮食文化演变史博物馆君2019年03月11日博物馆馆员收藏领域创作者中华饮食文化演变史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传统文化这个大系统中独具特色和个性的一个分支。从50多万年前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了饮食文化的演变历史。石磨的普及石磨

  • 周朝有着怎样的权威,能延续八百年的江山?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周朝能够延续八百年江山,很大程度上是周朝的文化统治属性,而不是周王朝自身的厉害。其一,周的分封制,诸侯拱卫周王室。周朝实行分封制,非常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在当时环境下的很好选择。以当时的交通环境,周王朝如果不实行分封,是无法长久控制边远地方的,更何况当时还有各种势力,虽然表面上臣服周朝,但都有自己的力

  • 西周是奴隶社会,怎样有着那么好的礼乐文明?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感谢您们邀请!我难过地回答您们:您们难道忠意捍卫把全人类伟大无敌变成泥、水、草,把自己伟大无敌变为泥帝、水帝、草帝,留名所谓永生史册然后又好似自已灭亡人冤枉人强抢人一样被人灭亡冤枉强抢的美好伟大奴隶制礼乐文明?难道您们忠意捍卫全人类会有样学样恶性循环防不胜防最终被彻底灭亡全人类的所谓美好礼乐文明

  • 古代的饮食习惯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1.古代人一天只是两顿饭。其实古代人和现代人饮食习惯完全不一样,我们现代人一天需要吃三餐饭,但是在古代一天只吃两顿饭。他们第1顿饭一般会在早上9点之前吃完,然后晚上9点以后就会开始吃第2顿饭。但是如果是经常需要打仗的士兵,那么一天可能会多吃一顿饭,因为如果他们肚子没吃饱,那么就没有力气打仗了。而且他

  • 商代遗址是什么年代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中。在郑州市区内遗址位。面积25平方公里,1950年秋发现。它是早于“安阳殷墟”的商代前期城市遗址,目前仍存在着一座周长为7公里的商代城墙。商城近似长方形,北城墙长约1692米,西墙长约1700米,南墙和东墙长度均为1870米,周长近7公里。城墙底宽20米左右,顶宽5米

  • 你知道商代和西周古玉有何区别与特点,你更喜爱哪个朝代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商代玉器和西周玉器的雕工技法有较明显的差别,了解了各自的典型特征,商玉与西周玉区分不难。商玉的主要特征为双阴线雕,形成双阴挤阳线。器型上除了继承史前文化的礼玉如琮、璧、牙璋等以外,小型动物圆雕多见,刻画形神俱备,韵味十足。西周时期器型以片雕为主,雕刻的一面坡技法独步天下。鸟纹、神人、兽面纹

  • 周朝是不是中国历史上存在历史最长的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不是,夏朝存在约八百年,但没有明确的纪元。周朝前期加上春秋战国约600年左右,特别是战国中后期周朝共主地位名存实亡,有些史学家都认为不能算,在讲历史纪元的才提到周!

  • 有些北方游牧渔猎民族认为农耕的红山文化是他们的,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红山文化的时代大约是6000-5000年前,遗址分布范围在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当时的气候温暖潮湿,红山文化以农业为主,兼牧、渔、猎。红山文化玉器发达,有玉猪龙、玉龟、玉鸟、玉兽等。红山文化有冶铜用坩埚残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