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时最大的非遗春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录,有着辞旧迎新的意义。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以国发〔2006〕18号文件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名列其中。
在古代,春节曾指的是节气中的立春,也被看作是一年的开始后来才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
春节还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的载体。
在春节还有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守岁等习俗。
家乡的戏剧你还熟悉吗?
我家乡的戏曲秦腔,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又称乱弹,源于陕西古代的民间歌舞,关中地区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在整个西北地区都很流行。秦腔的的表演朴实,粗矿,豪放,富有夸张性。“秦腔吼起来”被称为陕西八大怪之一。可是现在年轻一代人对秦腔不怎么热衷,中老年人对秦腔却还是情有独钟!民间有什么交流会,古会,都会请大型秦腔剧团来演唱,农村人家里有红白喜事也会请一些小型秦腔剧团来演唱。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家贾平凹还写了一本名为《秦腔》的长篇小说。
春节期间你们那流传最悠久的文化是什么?
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喜庆的日子。
春节不同的民族,不同地方有不同民风习俗文化。
在我们湖北随州广水一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置办年货了,鱼,鸭,鸡,肉就开始往家买,买回后,先腌制,腌制好了就晒在外面,晒成腊货,什么腊鸡,腊鱼,腊肉,香肠之类的都拿出来晒,富裕的人家还办很多野味,也把它腌制晒干。到这个时候到处散发出一种浓厚的年味,挨家挨户晒制的腊制品无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紧接着家家户户开始打阳尘,打阳尘很有讲究,打阳尘只能用带叶的竹枝打扫,这样象征着扫除一年中的废气.迎来清吉平安。大家都用带叶的竹枝绑在竹竿上从堂屋开始扫起,然后再扫边屋,由里到外,一间一间的来一次砌底打扫。然后再把各种家具,门窗桌椅擦洗干净,房间的床头,箱子,柜子上面的灰尘擦洗干净不留死角,这叫除旧迎新。
我们这里小年时间,少数人是二十三过小年,大多数是二十四过小年。我们这里有这种说法,君三,臣四,即在古代家族中有在朝庭作过官的,二十三过小年,一般小老姓都是二十四过小年。
过小年晚上家家敬灶神,每家事先准备好一块和糖(麦芽糖)放在灶台上,然后敬上三根香,燃上一对红腊烛,烧上纸钱后就叮嘱灶神上天言好事,麦芽糖就是封住灶神的口,不让灶神到玉帝那里告状。也就是涂过来年家里平安。
我们这里过大年这一天下午在帖对联之前,都要把家里垃圾,不用的东西都拿出去扔掉,把垓藏的东西都藏好,如剪刀,针线,没有吃完的药,都藏着,不过初三不拿出来,因为初三前见到剪刀来年家人不和睦,会经常绊嘴,初三前见到针线就会操劳一年。初三前见到药,一家人就会经常先病,药不离口。初三前见到药犯大忌。上面的事处理完后,家家户户就开始到井里抢水,把水缸装满。象征着来年家里圆圆满满,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抢完水后家里就开始烧火盆,火盆烧着,就开始把柴禾往家里抱,一边抱,一边嘴里念叨着添财,添财!再然后把外面需要收到屋的东西全部收进屋里,不能在帖了对联后再收。
一切准备就绪后,就可以帖对联了。帖对联的顺序是从内到外,帖完外面大门后就放一挂鞭炮,叫封门,意思把邪魔赶走,不让邪魔再进屋,之后一家人就呆在家不出去,开始吃团圆饭,守岁了。直到转点后,家家把事先准备好的祭拜天地的祭品端到外面祭拜天地,这时鞭炮齐鸣,一直迟续到天亮,人们就相互拜年了,
从而也象征着新的一年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