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代的鼎是用来干什么的

古代的鼎是用来干什么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55 更新时间:2024/1/16 14:17:25

1、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陶支脚灶的组合而成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

2、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

3、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

4、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扩展资料

鼎是我国青铜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

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处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

关于大鼎的铸造方法,根据考古工作者的观察分析,认为大鼎是采用组芯的造型方法,即先用土塑造泥模,用泥模翻制陶范,再把陶范合到一起灌注铜液。从铸造痕迹来看,司母戊鼎是用二十块范铸成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鼎

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盛行于商周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青铜鼎是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在古代,鼎是贵族身份的代表。典籍载有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的用鼎制度。此外,鼎也是国家政权的象征,如果说鼎覆了,就意味着政权的灭亡和国家的崩溃。自从青铜鼎出现后,鼎就是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象征,鼎是王权的象征、国家之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随着道教、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礼器。鼎在风水中的作用,鼎有可起“藏风聚气”、“辟凶煞”的作用。易经六十四卦,卦爻为,巽,上离下木,木上有火,五行属木。卦辞曰:“鼎,元吉,亨”意思是只要是所占问到鼎卦的,便是很吉力、吉祥、大顺之意。起初是帝王在祭祀时用来装盛进贡给上天贡品的器物,后来就演变成为庙宇正门用来调节磁场的神器,现在民间一般将它放置于厅堂之中。正东方和西北方掌管着长子和主人的位置(也等于董事长和经理)。如果这两个方位不好的话,会影响到头部和手足方面的健康,也会影响到运势。但无法对这个方位进行变动的话,最好能摆放上开光鼎来镇住这个位置。东南角也是八卦上的财位,掌握着财运。摆放已经开光鼎可起到藏风纳气,镇财位的效果。鼎代表诚信和威严。所以摆放在正门也是昭示着一个诚信的象征,树立形象。如果身后是玄武位是窗或池塘,意为背无靠山,做事不顺,无贵人相助。摆放开光大鼎可起到玄武的作用,化解格局的不利。其实,鼎在风水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以上这些内容,风水师们忽视了鼎的原有意义,鼎是权利的象征,是地位的代表,如一言九鼎就是指皇帝金口玉言,是俗话说的君无戏言。普通人说的一诺千金和皇帝说的一言九鼎就不可同日而语,一诺千金是做人的一种诚信,是一种品质;而一言九鼎是关乎国家大局和社会前途,所以皇帝是不能乱说话的。问鼎天下、问鼎中原,意思相当于是要争夺天下执政权利,所以鼎又是代表天下、代表政权、代表皇权的代名词。鼎在中国人的心中无疑是举足轻重的,是最高权利的象征。谁要拥有了政权有了皇权,他有享受食九鼎之仪的尊贵,就是九五之尊的天子皇帝,同时他有分封官爵的权利,也具有赏赐大臣鼎的恩典,在这里所有的权利分配,无不与鼎产生紧密的关系。所以鼎是中国权利的象征,是传统权利和传统历史文化的缩影。综上所述,鼎就是权利的象征,是特殊意义的官贵福禄,是地位,是福气。所以鼎在风水中的最大用处,还是要还原到权利来,鼎是摧官摧贵的的重要法器,是晋升必须的风水用品,是风水师不可缺的镇物法器。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鼎从食器变成礼器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鼎从食器变成礼器是从商代开始的。鼎为中国古代炊食器。它最初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食品。中国鼎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最早的鼎是粘土烧制的陶鼎,早在7000多年前就出现了陶制的鼎。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我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出现了用

  •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展开全部被灭亡的原因1夏.商.西周都是奴役制国家诸侯分封是必然结果2没有加强中央集权权利掌握在诸侯手里3奴役制有弊端不合理性必定会被封建制度所取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周武王攻克商都后,把商朝畿内划分为邶、都、卫三国,就把邶国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国和卫国就由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鲜和蔡叔度分别管理。然后,他带领

  •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通过夏商西周的更替,你有何认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1、统治阶层昏庸无道,残暴,不思进取,只图享乐。2、地方豪强崛起,中央政府的威信极低。3、农民生活贫困,赋税严重。4、奴隶制社会本身所具有的弊端,导致统治阶级无法实行长久的统治。暴政治理不了长久的天下1,只有爱民,政权才能长久2,得民心者得天下西周末年,政局更加动荡不安,诸侯常常不来朝见天子,统治阶

  • 周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周朝是怎么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西周灭亡1、「周穆王」以后,周朝逐渐衰微,由于周围戎狭的不断侵扰,王朝陷入长期的战争之中,国力消耗很大,不得不加重对民众的剥削,国内矛盾日益尖锐。有的贵族也开始破产,而表现出对现实的愤懑。长期的矛盾逐渐积累,使王朝产生了深刻的危机。2、关中地区发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严重自然灾害,周幽王不仅不抚恤

  • 西周为什么会灭亡?谈谈自己的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因为他有一个美貌的妃子名叫包姒,为了夺得美人一笑,很是伤脑筋,有一位大臣就给周幽王说,点亮烽火台让诸侯都来救援,随后,周幽王照办了,果然,等诸侯来的时候,周幽王却说没事了~这个场景让包姒觉得好笑,周幽王终于看到美人的一笑,便屡次用这样的行为来让美人开心,但后来很多诸侯都不相

  •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1.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1)先秦: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

  • 谁能列出商周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发展与演表及其纹势分析装饰匠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了具有各个时代特征的生活制品及装饰品,这些制品不仅造型优美,而且与其构成一体的装饰图案也风格迥异,变化多样,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不同时代的各自风格。这些作品大多是集体智慧和创作的结晶,它们与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特质深刻联系着,被视为中国文化象征的一部分。

  • 中华文化经历了怎样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大纲:1.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2.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殷商神本文化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未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特色。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儒家,墨家,老家,道家,法家。4.秦汉:一

  • 四大文明古国文化(文明)发展历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这四个人类文明最早诞生的地区[1]。这主要是汉语文化圈中流行的一个概念,并不一定获得普遍认可。比如某研究古代饮食的历史书刊[1]把文明古国的范围限定在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凯尔特。西方历史学也有类似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比如“文明的摇篮”(Cr

  • 中国的发展史?要从古代到现代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秦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原始社会到战国时期。原始社会时间很长,但无文字记载,其间经过原始的群居生活到氏族公社的出现。原始群居生活的标志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以及山顶洞人,这几种文化的历史跨度从距今170万年前到1万8千多年前之间。而氏族公社时期,有代表性的文化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