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濒临失传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濒临失传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63 更新时间:2024/1/14 20:26:18

缂丝全聚德苏绣歌评弹中韶乐川剧变脸滩头年画江永女书南京云锦西安古乐南音青浦田歌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侗族大歌山西“耍孩儿”纳西古乐唐三彩紫砂壶木版年画川江号古琴皮影戏剪纸艺术傩戏和傩戏面具柳青年画木卡姆祝少林功夫昆曲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出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一个口头传承的传说故事,故事叙述梁山伯与祝英台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2003年将梁祝传说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天一阁的详细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26000平方米。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

  • 三星堆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1、相关故事偶然发现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

  • 谁有风筝魏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1、风筝魏创始人的故事:天津人魏元泰生于清同治十一年,16岁到扎采铺当学徒,学做风筝,学徒期满开设了一个扎彩铺,以制作风筝为业。魏元泰师法前人,并在传统风筝工艺基础上进行改革,形成了造型多变、彩绘生动的艺术风格,当时在天津风筝制作工艺方面独领风骚,人们称其为“风筝魏”。1912年,魏元泰的11件作品

  • 非遗之旅怎么写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非遗之旅作文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成都举行了?这次,我跟爸爸也去养养眼。一路上,我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什么时候到?”这句话是我问的最多的了。终于到了。但是,这里太大了,我们有没有地图,怎么办?没法子,只好跟着爸爸乱走。一路上,树木成荫,连成一片绿海;路边的花儿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

  • 以 我的记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题的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题记当玛雅文明隐没于未知的空间,当古巴比伦王朝终结于漫漫硝烟,当古罗马斗兽场成为永久的遥想,当古埃及金字塔化身为玄妙的谜团……惟有你,依旧昂首挺胸,屹

  • 柳州的文化遗产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那些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这个就很难列个清单了,因为太多了。很多遗迹、旧址、建筑工程、宝贵文件(历史资料)等都属于物质文化遗产。白莲洞遗址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鲤鱼嘴遗址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侯祠碑刻宋至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昆仑关战役旧

  •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五年级。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题记当玛雅文明隐没于未知的空间,当古巴比伦王朝终结于漫漫硝烟,当古罗马斗兽场成为永久的遥想,当古埃及金字塔化身为玄妙的谜团……惟有你,依旧昂首挺胸,屹

  •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第七,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据上海越剧院消息,10月24日12时18分,越剧表演艺术家、傅派创始人傅全香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去世,享年94岁。她是“越剧十姐妹”中最后一位离世的。傅全香,原名孙泉香,192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bai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du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zhi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dao“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版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