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理解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如何理解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93 更新时间:2023/12/12 9:17:00

解释成语“顾左右而言他”?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王顾左右而言他

【拼音】:wánggùzuǒyòuéryántā

【解释】: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成语故事】:

孟子(即孟轲,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次对齐宣王说:“有一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你说这该怎么办?”

齐宣王答道:“和他绝交!”孟子又说:“有一个执行法纪、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说:“撤他的职!”最后,孟子说:“全国之内,政事败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你说这又该怎么办?”王顾左右而言他——齐宣王望着两旁站立的随从,把话故意扯到别处去了。

上面这段对话,载《孟子·梁惠王》篇,原是: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返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对于别人当面提出的问题,避而不答,装作没有听见,眼睛望着别处,把话头扯开。形容这类情况,后来就常常引用“王顾左右而言他”这句话,或者说作“顾左右而言他”。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纸醉金迷"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纸醉金迷”?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纸醉金迷【拼音】:zhǐzuìjīnmí【解释】:原意是让闪光的金纸把人弄迷糊了。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环境。【成语故事】:唐朝时有一个高明的医生叫孟斧。当时他住在国都长安,经常被请到宫中

  • 成语"管鲍之交"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管鲍之交”?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管鲍之交【拼音】:guǎnbàozhījiāo【解释】: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成语故事】:从前,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管仲,另外一个叫鲍叔牙。年轻的时

  • 如何理解成语"以身试法"?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以身试法”?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以身试法【拼音】:yǐshēnshìfǎ【解释】: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成语故事】:王尊,西汉高阳人,从小丧父,依靠伯父为生。他很爱读书,每天出

  • 成语"安步当车"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安步当车”?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安步当车【拼音】:ānbùdàngchē【解释】: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成语故事】:有一天,齐宣王要召见贤士颜斶,就对他说:“颜斶,你过来。”没想到颜斶竟然回了

  • 成语"千里鹅毛"有何历史典故?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千里鹅毛”?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千里鹅毛【拼音】:qiānlǐémáo【解释】: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成语故事】: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

  • 成语"只重衣衫不重人"背后有什么成语故事?该如何解释?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只重衣衫不重人”?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只重衣衫不重人【拼音】:zhǐzhòngyīshānbùzhòngrén【解释】:指人势力,看人只重衣着。【成语故事】:清干嘉年间洛阳孟习欧,字庐陵,工诗善书画,不修边幅,被当时的人

  • 成语"不欺暗室"是什么意思?"不欺暗室"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不欺暗室”是什么意思?成语“不欺暗室”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不欺暗室】故事的主人公:蘧伯玉,字伯玉,谥成子。春秋时期卫国(现河南卫辉)大夫。封”先贤“,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一位。【不欺暗室】是什么意思?欺:欺骗自己;暗室:人家

  • 关于门可罗雀有何历史典故?这个典故给予了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门可罗雀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有志者事竟成"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该如何理解呢?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有志者事竟成【拼音】:yǒuzhìzhěshìjìngchéng【解释】: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成语故事】:有一次,刘秀派耿合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班兵强马壮,是耿合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合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准备迎击。耿合先

  • 历史文化探索:结草衔环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结草衔环,汉语词汇,读音为jiécǎoxiánhuán,结草:把草结在一起,绊倒敌人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后世用结草衔环代指报恩。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典故】“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有个一爱一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