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巾帼英雄"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成语"巾帼英雄"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558 更新时间:2024/1/10 1:57:02

如何解释成语“巾帼英雄”?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巾帼英雄

【拼音】:jīnguóyīngxióng

【解释】: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指女子中的英雄。

【成语故事】:

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出祁山,攻打魏国。魏军统领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于渭南。由于诸葛亮远道而来,利于急战,司马懿采取了相持战术。诸葛亮深知,这样相持下去,对蜀军是极为不利的,而发动强攻,魏军深沟高垒,很难取胜,可是又怎能甘心退兵?于是诸葛亮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办法:派人大张旗鼓地前往魏营给司马懿送了一份“厚礼”:一大堆妇女用的头巾和发饰,还写了一封信,说司马懿太胆小了,一个大英雄,掌握那么多兵将,竟不敢来战。如果他领兵出战就是大英雄;如果不敢来战,干脆就用妇女的头巾包上头,再用脂粉化妆,证明他是个一般妇女!司马懿非常生气,却依然没有中计。

所以后世说司马懿不怕被人称为巾帼,不失其英雄本色。司马懿篡权司马懿,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初为曹操主簿,善于谋略,后任太子中庶子,为曹丕所信任。曹丕死,遗命司马懿辅政太子。司马懿善用兵,屡次率兵抗击蜀军北伐,致使诸葛亮始终未能取胜。魏明帝死后,司马懿又以太尉奉遗诏与曹爽共同辅政。曹爽欲夺其权,司马懿机警应变,诛杀曹爽,史称“高平陵事件”。嘉平元年任丞相,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独专朝政。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李代桃僵"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李代桃僵”?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李代桃僵【拼音】:lǐdàitáojiāng【解释】: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成语故事】:“李代桃僵”这句成语,出自南宋乐府诗。诗

  • 历史文化探索:子产放生的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子产放生,产:春秋时,郑国人,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形容人心地善良。出自《孟子·万章上》。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典故】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个贤大夫公孙侨,字子产,心地仁厚。他常济贫并救人于危难,喜欢行善,特别是从不杀生。一天,一个朋友送给子

  • 成语"煮豆燃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煮豆燃萁”?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煮豆燃萁【拼音】:zhǔdòuránqí【解释】:燃:烧;萁:豆茎。用豆萁作燃料煮豆子。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成语故事】:魏武帝曹操的第四个儿子曹植,和曹丕是同母兄弟,从小聪明,深受得曹操

  • 成语"不知所云"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知所云”?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知所云【拼音】:bùzhīsuǒyún【解释】: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成语故事】:不知所云”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言语紊乱、空泛。这个成语来源于诸葛亮《前出师表》,

  • 历史文化探索:万死不辞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万死不辞,拼音是wànsǐbùcí,甘愿冒生命危险,死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那么成语万死不辞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出处:《三国演义》第八回蝉曰:“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兴叹,不

  • 目不见睫是什么释义?这个历史典故又有怎样的成长心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出自《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目不见睫的历史典故,一起来看看吧!【

  • 成语"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三顾茅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三顾茅庐【拼音】:sāngùmáolú【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诸葛亮居住在隆中的茅庐里。谋士徐庶向刘备推荐说:

  • 成语"不逞之徒"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逞之徒”?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逞之徒【拼音】:bùchěngzhītú【解释】: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成语故事】:“不逞之徒”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故意为非作歹,犯法作乱,专干坏事的

  • 如何理解成语"为虎作伥"?有什么相关历史典故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为虎作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为虎作伥【拼音】:wèihǔzuòchāng【解释】: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替老虎做伥鬼。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成语故事】:唐穆宗长庆年间,

  • 成语"百丈竿头"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百丈竿头”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百丈竿头”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曰:百丈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