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文化探索:临难不惧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历史文化探索:临难不惧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10 更新时间:2024/1/17 16:11:45

临难不惧,汉语成语,拼音是línnànbùjǔ,意思是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出自《韩非子·说疑》。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时路过卫国的匡(现河南长垣县附近)地,过去鲁国的阳虎侵犯这里的时侯孔子的学生颜尅也跟随着他。颜尅此番驾车跟随孔子旧地重游,他一路上得意洋洋地跟老师和同学们介绍阳虎过去是怎样侵略这里的。匡人对阳虎是深恶痛绝的,而孔子的长相跟阳虎很相像,再加上颜尅添油加醋的表述,匡人见到后马上集合武装将孔子一行包围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被冲散了,过了很久才赶回来,子路担心老师受到惊吓心急火燎地冲进了人群中。没想到孔子这时侯却谈笑风生,表情自如,子路迷茫地问孔子:“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如有这样高的兴致呢?”孔子镇定自若地回答子路道:“在水里不怕蛟龙的是渔夫之勇;在野外不怕虎豹的是猎人之勇;在战场上面对你死我活仍然前冲的是战士之勇;而能够根据形势掌控自已命运,临大难而不惧者才是圣人之勇啊!”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揠苗助长"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揠苗助长”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揠苗助长的意思】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典故】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

  • 如何解释成语"伤风败俗"?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伤风败俗”?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伤风败俗【拼音】:shāngfēngbàisú【解释】: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成语故事】:唐宪宗时,佛教盛行,连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宪宗把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

  • 历史文化探索:罚不当罪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罚不当罪,拼音是fábùdāngzuì,相当,抵挡。指处罚和罪行不相当。出自《荀子·正论》。那么成语罚不当罪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罚不当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处罚过宽或过严,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这个成语来源于《苟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

  • 历史文化探索:一饭千金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一饭千金,汉语成语,拼音是yīfànqiānjīn,意思是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历史典故】韩信,汉初一位叱咤风云的统帅。他本是淮一陰一人,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而且一性一格放纵,不拘礼节。他家里没有什么财产,既不可

  • 成语"重蹈覆辙"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何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重蹈覆辙”?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重蹈覆辙【拼音】:chóngdǎofùzhé【解释】: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成语故事】:东汉时,桓帝宠幸宦官,导致宦官

  • 儒林外史是如何刻画鲍文卿这个人物的?他的性格如何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这段情节见于原著第24、25、26三回。作者在这段情节中,详细描述了鲍文卿与向鼎、倪霜峰等人的交往经过,满腔热忱地塑造了鲍文卿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热心助人、知分守礼的下层人物形象。作者对自己所看重的人物,总是精心设计其出场。对鲍文卿的出场,作者是这样安排的:崔按察司已决定参处向鼎,便“叫幕客叙了揭帖稿

  • 成语"大器晚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大器晚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大器晚成【拼音】:dàqìwǎnchéng【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成语故事】:东汉末年,有个叫崔琰的人,从小就

  • 成语"橘化为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橘化为枳”?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橘化为枳【拼音】:júhuàwéizhǐ【解释】: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成语故事】:春秋时齐景公的宰相晏婴,是齐国有名的政治家。他善于言辞,生活十分朴素,食不重肉,妻不衣帛,在各国都很出名

  • 成语"任人唯贤"出自于哪里?"任人唯贤"的出处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任人唯贤”出自于哪里?成语“任人唯贤”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任人唯贤】故事的主人公: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

  • 历史文化探索:安贫乐道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安贫乐道,汉语成语,拼音是ānpínlèdào,意思是指即便身处逆境,内心也会因为坚守志向而不会感到害怕,并乐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准则。出自古文《论语》(皇侃《论语义疏》)。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德高望重的孔子有三千余学生,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门生之一。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