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扼臂啮指"是什么意思?"扼臂啮指"有什么典故?

成语"扼臂啮指"是什么意思?"扼臂啮指"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019 更新时间:2024/1/19 14:20:27

还不知道:成语“扼臂啮指”是什么意思?“扼臂啮指”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扼臂啮指】故事的主人公:

曾子(公元前505年—公元前435年),名参(shēn),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同师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扼臂啮指】是什么意思?

扼:用力掐;啮: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灵相互感应。

【扼臂啮指】出自哪里?

东汉·充《论衡·感虚》: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

【扼臂啮指】词语辨析:

【扼臂啮指读音】:èbìnièzhǐ

【扼臂啮指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

【扼臂啮指】典故:

战国时期,曾子一个人他外出打柴,家里来了客人找他,曾母左等右盼不见他回来,客人急着要回去。曾母就使劲扼住自己的手臂直到疼痛难忍为止,曾子立即感到手臂痛,立即丢掉柴禾跑回家问母亲有什么事,母亲告诉他有客人在找他。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刮骨疗毒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刮骨疗毒,拼音是guāgǔliáodú,意思是指彻底治疗,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那么成语刮骨疗毒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三国时代,魏蜀吴恶战连常有一次,关羽挥军攻打曹兵时,右臂中了敌人的毒箭。众将刮骨疗毒请关公班师回荆州调治,关公不允

  • 成语"水深火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水深火热”?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水深火热【拼音】:shuǐshēnhuǒrè【解释】: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水那样越来越深,象火那样越来越热。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成语故事】:齐国出兵攻打燕国。战场上一片混乱,老百姓家破人亡。齐

  • "廉颇老矣"这句话在暗喻什么?有何深层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廉颇老矣,是一句出自《史记》的名言。这句话中的“廉颇”指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将领,而“老矣”则表示他年迈衰老。然而,这句名言不仅仅是描述一个人物的衰老和衰落,它还暗含着更深层次的意义。首先,廉颇老矣暗喻着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转性。无论一个人多么英勇、强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和精神都会逐渐衰退。这种

  •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背后有何典故?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个典故大家都知道,它源于唐朝时期的故事。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个典故的背景和故事情节。一、背景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靖的将军,他率领大军征战四方,屡立战功。但是在一次战斗中,他的部队被敌军包围,陷入了危机之中。这时,一位名叫程咬金的将领出现了,他在战斗中表现出色,为李靖解围。从此以

  • 成语"临难不惧"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临难不惧”?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临难不惧【拼音】:línnànbùjǔ【解释】:临:到;难:灾难;惧: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时路过卫国的.匡(现河南长垣县附近)地,过去鲁国的阳

  • 成语"博而不精"是什么意思?"博而不精"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成语“博而不精”是什么意思?“不改其乐”出自于哪里?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博而不精】故事的主人公:郑众(?—83年),字仲师。河南开封人。东汉经学家、官员。后世习称先郑(以区别于汉末经学家郑玄)、郑司农(以区别于宦官郑众)。马融(79年—166年

  • 成语"买椟还珠"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买椟还珠”?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买椟还珠【拼音】:mǎidúhuánzhū【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成语故事】: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

  • 成语"名不虚传"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名不虚传"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名不虚传”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名不虚传”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薛道衡是北朝时代的人,他的诗作得很好,闻名于当世;因此,常常有慕名的人前来求教于他。有一次,齐国邀请他前去观光,因为当地的人民过于热情,他不忍拂逆他们的好意

  • 成语"千万买邻"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千万买邻”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千万买邻”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梁武帝很欣赏吕僧珍的才干。有一次,吕憎珍请求梁武帝让他回乡扫墓。梁武帝不但同意,而且任命他关南衰州.让他光耀一下门庭。吕憎珍到任后,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因公会客时,连他

  • "卧冰求鲤"是什么意思?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寓言和典故以深刻的方式传达了道德和价值观念。其中,“卧冰求鲤”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极好的例子。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对孝道的理解和尊重,也向我们传递了一种坚定不移、无私奉献的精神。“卧冰求鲤”的典故发生在魏晋时期,讲述了一个孝顺的儿子为了满足生病的母亲的需求,不惜在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