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寻章摘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成语"寻章摘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历史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550 更新时间:2024/1/20 11:22:46

解释成语“寻章摘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寻章摘句

【拼音】:xúnzhāngzhāijù

【解释】: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成语故事】:

赵咨是吴孙权手下有名的官员。他去魏国办事,见到了魏曹丕。曹丕很有才能,他用轻蔑的口气问赵咨说:“你们吴王有学问吗?”

赵咨回答说:“我们吴王胸中有雄才大略。空闲时,他阅读各种书籍,研究历史经验,可不像那些书生只知抄抄写写、摘记一些词句(原文是‘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曹丕又问道:“你看,我可以征服你们东吴吗?”赵咨回答说:“大国有进攻的力量,小国也有防御的装备啊!”

曹丕接着问道:“你们东吴害怕我们魏国吗?”赵咨又答道:“我们有雄兵百万,又有长江、汉水的天险作屏障,有什么可怕的呢!”。

曹丕心想:这人真是能言善辩、对答如流。于是又问道:“你们东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有几个呀?”

赵咨说:“特别聪明、很有才能的大约有八九十人。至于像我这样的人,那真要用车子来装,要用斗来量,简直是数不清啊(原文是‘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由这个故事后来来演化成两句成语。一个是“寻章摘句”。“寻”是寻找;“摘”是摘录。指读书时只去寻求摘取现成的漂亮词句,不做研究。一般用来形容写作时堆砌、套用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另一个成语是“车载斗量”。“载”,即装运;“斗”是量粮食的器具;“量”,是计算。这个成语形容数量很多。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七步之才"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七步之才”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七步之才”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有非凡的文学才华。曹操曾几次打算把他立为魏世子,继承自己的事业。曹操第二个儿子曹丕一心想当魏世子,

  • 成语"始作俑者"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始作俑者”?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始作俑者【拼音】:shǐzuòyǒngzhě【解释】: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成语故事】: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

  • 费祎驾鹤登仙的典故是怎么回事?讲述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成语典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传奇人物和典故,其中费祎(?-253年)驾鹤登仙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费祎是蜀汉时期的一位重要将领,他的忠诚和高尚品德成为了后世传颂的典范。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费祎驾鹤登仙的典故。费祎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先后担任了丞相府掾属、征西将军等职务。在蜀汉建立后,他被任

  • 历史文化探索:一丘之貉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成语典故

    一丘之貉,拼音yīqiūzhīhé,意思是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同样低劣,并无差异。出自《汉书·杨恽传》。那么典故一丘之貉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一丘之貉成语典故: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恽,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文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

  • 成语"画饼充饥"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画饼充饥”?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画饼充饥【拼音】:huàbǐngchōngjī【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成语故事】:卢毓是三国时魏国很有名气的一位大臣,在魏文帝一朝很受文帝的赏识和重用。他小时候家庭贫苦

  • 成语"波澜老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波澜老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波澜老成【拼音】:bōlánlǎochéng【解释】: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成语故事】:“波澜老成”这个成语,原出自《杜工部集·敬赠郑谏议十

  • "廉颇老矣"是褒义还是贬义?如何理解这句话?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廉颇老矣是褒义还是贬义,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评价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廉颇是一个备受尊敬的人物。他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将领,曾经在战场上立下汗马功劳。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逐渐衰弱,战斗能力也逐渐下降。最终,他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俘虏,被

  • 成语"焚书坑儒"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焚书坑儒”?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焚书坑儒【拼音】:fénshūkēngrú【解释】: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成语故事】:秦始皇憎恶儒生引用诗书来反对秦的法律,于是焚毁诗书,坑杀儒生,对中国文化带来

  • 成语"寸木岑楼"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寸木岑楼”的历史典故是什么?“寸木岑楼”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寸木岑楼”成语由“方寸之木可高于岑楼”变化来,出自《孟子·告子下》。有一位任国的人向孟子的学生屋庐子问礼与食哪个重要的问题,屋庐子随口答道“礼重要”。任人又问道:“娶

  • 王朗卧冰求鲤的故事是怎样的?有何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成语典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勇气、毅力和信念的故事。其中,王朗卧冰求鲤的故事是最为著名的一个。这个故事传承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那么,王朗卧冰求鲤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王朗的背景和经历。王朗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官员,他曾经担任过太守和太尉等重要职位。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