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糟糠之妻"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成语"糟糠之妻"有哪些故事?又该怎样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1/18 15:40:47

【成语】:糟糠之妻

【拼音】:zāokāngzhīqī

【解释】:糟糠: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食物。借指共过患难的妻子。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有一个叫弘的人。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很得汉光武帝刘秀的赏识,被封为太中大夫。

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了丈夫。刘秀她谈论了满朝的大臣,想看看她爱慕哪一位,以便给她改嫁。湖阳公主说:“满朝大臣,只有宋弘才貌双全。”为此,刘秀召见了宋弘,对他说:“俗话说,一个人地位高了,就要改交一批富朋友;发了财就要停妻另娶,这可是人之情啊!”宋弘回答说:“我听说,一个人在贫贱时交的朋友是不能忘记的;和自己共患难的结发之妻是不能抛弃的。”刘秀见此情形,对湖阳公主说:“看来没有什么希望使宋弘停妻另娶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求甚解”?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求甚解【拼音】:bùqiúshènjiě【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成语故事】:东晋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陶渊明,小时候家里很穷,靠很少的农田

  • 成语"滥竽充数"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滥竽充数”?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滥竽充数【拼音】:lànyúchōngshù【解释】: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成语故事】: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

  • 成语"孺子可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孺子可教"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孺子可教”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孺子可教”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拼音】:rúzǐkějiào【解释】:孺子:小孩子。指年轻人可培养。【成语故事】:“孺子可教”这则成语的孺子是小孩子;教是教诲。这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

  • 成语"扬扬得意"是什么意思?"扬扬得意"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扬扬得意”是什么意思?“扬扬得意”有什么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扬扬得意】故事的主人公:晏婴、晏婴车夫【扬扬得意】是什么意思?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扬扬得意】出自哪里?《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

  • 成语"忠言逆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忠言逆耳"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忠言逆耳”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忠言逆耳”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zhōngyánnìěr【解释】: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成语故事】: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大军到咸

  • 成语"塞翁失马"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塞翁失马"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塞翁失马”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塞翁失马”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拼音】:sàiwēngshīmǎ【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这个成语,与哪位唐朝大诗人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这个成语想必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因为它和我们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关。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生于郑州新郑(今属河南)。幼年

  • 成语"为人作嫁"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为人作嫁【拼音】:wèirénzuòjià【解释】:原意是说穷苦人家的女儿没有钱置备嫁衣,却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线刺绣,给别人做嫁衣。比喻空为别人辛苦。【成语故事】:晚唐诗人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他的命运同他的诗名一样不景气,考了几年进士也未考中,后来随僖宗到川蜀避难,在太监田

  • 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拼音】:bùrùhǔxué,bùdéhǔzǐ【解释】: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成语故事】:公元73年,东汉明帝的高级侍从官窦固奉命征

  • 成语"不遗余力"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不遗余力”?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不遗余力【拼音】:bùyíyúlì【解释】: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成语故事】:战国时,秦国起兵攻打赵国。赵国调集兵力迎战,结果秦军迫使赵国屈从求和。赵国决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