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三马同槽"是什么意思?"​三马同槽"出自于哪里?

成语"​三马同槽"是什么意思?"​三马同槽"出自于哪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4/1/18 23:47:54

成语“三马同槽”是什么意思?“三马同槽”出自于哪里?这个成语意思就是指阴谋篡权,出自《晋书·宣帝纪》,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三马指的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这父子三人。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三国时期最具智慧的代表,有两位一个是诸葛亮神机妙算,三分天下,一个是司马懿卧薪尝胆,得到果实。而司马懿伴君如伴虎,曹操想杀司马懿多次,而最著名的就是三马同槽案,司马懿最危险的时候。

话说曹操一日在梦中看到三头马同槽而食,于是心中大惊是不是预料着什么,于是开始觉得自己时日无多,自己要为自己后代谋出路,而就怕自己死后无法镇压司马懿,于是召来司马懿进宫,对司马懿说:爱卿,我梦中见到,三头马同槽而食,是不是,预料我曹氏天下,败于名中有马之人。司马懿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于是道:丞相这马腾马超马岱正好是三马,证明这马氏一族不得不防啊!而马超虽投降刘备,但昔年丞相也见识过马超的战力,所以对蜀汉要加以重兵防守。

而这个时候曹操面无表情的看着司马懿,司马懿一看混不过去啊,于是跪地大呼:恭喜丞相,贺喜丞相。曹操这个时候一看,什么情况,你这是干嘛?但我不能松了这严肃的表情。司马懿心想既然损曹操这样混不过去,那就夸曹操。“丞相,此乃大吉之兆。丞相可知,这马代表着什么?这马代表着天马,也是是福禄寿中的禄马,三马同槽而食,可以理解为三头禄马尽归曹氏。此乃大吉之兆。”

司马懿看着曹操沉默不语也是心惊胆颤,曹操已经不止一次想杀自己了,而这次为什么这么艰险。也揣摩不了曹操的心思,于是乎,就安安静静的跪在地上。

曹操看着下面跪的司马懿,张嘴到“这司马也是马啊,爱卿为何不说呢?”司马懿心里咯噔一下,这挑明了,这一关不好过,曹操最喜欢英雄这个时候求饶压根不可能,估计会给司马家族带来灭顶之灾,于是大脑飞快的转动起来道“臣只是一教书先生(曹操曾安排司马懿管教育,而后让司马懿当曹丕的老师。)怎么有撼动曹家天下的能力呢?我只想安安稳稳带着一家人有吃有喝就行,昔年身处乱世,随丞相征战天下,虽豪气干云,却没能陪伴家人,如今已平定乱世,臣也只想教育教育孩子。”

曹操一听,司马懿有这想法也是真的,而下面司马懿又道“臣已老,而起后辈欣欣向荣,能教育出得意子弟辅佐曹氏大业,不求青史留名,只求此生安稳,后辈丰衣足食,必将为曹氏鞠躬尽瘁,只保后代荣华富贵,也要死而后已。”这一席话可谓彻底戳中曹操心窝。

曹操想,设身处地的想想自己如果如果是司马懿,必定也是这样的想法,便让他回去了。

曹操对曹丕讲“司马懿此人为你之师,其学识通达,但其是有野心者,不可不防,而后你与司马懿可以商事,但不可让司马懿掌握兵权,防好司马氏可保安稳。他虽是你师,你是其君,但不要腐朽只记师从之道,可对其以师之礼,切忌不能让其接触权力。”曹丕心中记住了曹操的话,但却未想到自己回死在司马懿前面。

而司马懿因为曹操这句话开始忍耐生涯,不过问朝堂之事,怕在引起曹操的疑心,而司马懿也知道曹操必定有防范自己之心,以司马懿的才智自然知道曹操肯定告诫后辈,不能为自己所迷惑,但为了保全性命自己不得不忍耐,不然一个不好就会丢了自己的性命,而今这司马府中不知道有多少曹氏眼线,或明或暗隐藏在角落,自己一个异动就会引起曹操的怀疑,这次自己能逃脱升天,全靠运气,下回不知道还有有没有这么好的运气。

而这次三马同槽案,曹操并未杀了司马懿,这也是为曹氏后来被司马昭所灭埋下隐患,司马懿之所以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有人说是司马懿活的时间长,其实其根本还是司马懿的智慧使然,外加一点点运气。

出处

《晋书·宣帝纪》:“三国魏正始后,司马懿与其子师昭执军政大权,屏除异己,时有‘三马同槽’之目。三马,隐指懿父子三人。”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历史文化探索:蓬生麻中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蓬生麻中,汉语成语,拼音péngshēngmázhōng,意思是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成为好人。出自《荀子·劝学》。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传位给8岁的刘弗陵,即汉昭帝,由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辅政。汉武帝的五儿子刘胥虽然没有真才实学但野心不小,见昭

  • 成语"害群之马"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害群之马”?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害群之马【拼音】:hàiqúnzhīmǎ【解释】: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成语故事】:传说黄帝要到具茨山去拜见一位叫大隗的神。他遇到一个牧马儿童,就问:你知道具茨山往哪走吗?牧童

  • 成语"投鼠忌器"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投鼠忌器”?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投鼠忌器【拼音】:tóushǔjìqì【解释】: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成语故事】: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

  • 成语"风声鹤唳"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风声鹤唳”?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风声鹤唳【拼音】:fēngshēnghèlì【解释】: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成语故事】:西晋末年发生内乱,因为长期的动荡不安,最后西晋不幸灭亡,琅琊王司马睿就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当

  • 成语"破釜沉舟"有什么历史典故吗?"破釜沉舟"是什么意思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破釜沉舟”有什么历史典故吗?成语“破釜沉舟”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哲理故事,其中最能代表中华文明历史的是成语故事,它是文字里的精华,高度概括了其历史文明的发展。在这众多的成语故事里,在我看来最喜

  • 成语"吴越同舟"该如何理解呢?有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吴越同舟【拼音】:wúyuètóngzhōu【解释】:吴越:指吴国人和越国人。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成语故事】: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经常交战。一天,在吴越交界处河面的一艘渡船上,乘坐着十几个吴人和越人,双方谁也不搭理谁,气氛显得十分沉闷。船离北岸后,一直向南岸驶去。刚到江心,突

  • 历史文化探索:别有天地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语典故

    别有天地,汉语成语,拼音是biéyǒutiāndì,天地:境界。意思是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出自《山中问答》。那么成语XXX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成语故事】:“别有天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另有一种境界。也形容风景引人入胜。这个成

  • 成语"本末倒置"出自于何处?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本末倒置”出自于何处?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意思是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本末倒置的出处《礼记.大学》里有一句话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在说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终始、先后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为一般人往往会有误本为末、倒末为本的疏失,所

  • 成语"为渊驱鱼"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为渊驱鱼【拼音】:wèiyuānqūyú【解释】: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成语故事】:某一日,孟子的几个学生针对夏、商两朝灭亡的原因展开了激烈地辩论。天命派认为桀和纣的灭亡是天意,人的力量没法与天意抗衡。有

  • 如何理解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拼音】:yīréndédào,jīquǎnshēngtiān【解释】: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