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退避三舍"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成语"退避三舍"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435 更新时间:2024/1/16 14:17:16

解释成语“退避三舍”?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退避三舍

【拼音】:tuìbìsānshè

【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成语"旁观者清"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来源于哪个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旁观者清”?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旁观者清【拼音】:pángguānzhěqīng【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成语故事】:“旁观者清”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对同一事物,旁观者比当事人看得更清楚更

  • 成语"约法三章"历史出处是哪里?该如何解释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约法三章【拼音】:yuèfǎsānzhāng【解释】: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成语故事】: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过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而刘邦和项羽就是归属于楚怀王的军队中。有一天,楚怀王对刘邦

  • 历史文化探索:百川归海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百川归海,拼音是bǎichuānguīhǎi,意思是所有大小江河最后都会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出自《淮南子·汜论训》。那么典故百川归海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百川归海出处《淮南子·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

  • 成语"狡兔三窟"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狡兔三窟”?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狡兔三窟【拼音】:jiǎotùsānkū【解释】:窟:洞穴。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成语故事】: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

  • 如何理解成语"一言九鼎"?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言九鼎”?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言九鼎【拼音】:yīyánjiǔdǐng【解释】: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成语故事】: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

  • 成语"天经地义"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经地义”?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经地义【拼音】:tiānjīngdìyì【解释】:经:规范,原则;义:正理。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成语故事】: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按习俗

  • 成语"无妄之灾"出自于哪个典故?"无妄之灾"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无妄之灾”出自于哪个典故?“无妄之灾”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汉元帝皇后的侄子王莽用阴谋手段篡夺皇位,建立了新朝;王莽称帝后,任意改变西汉王朝的边境政策,将句叮王亡邯诱骗到郡城处死。益州郡许多少数民族首领纷纷起兵反对朝廷。

  • 成语"从善如流"是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从善如流”?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从善如流【拼音】:cóngshànrúliú【解释】: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成语故事】:郑国是春秋时的小国。它为了防御楚国,和晋

  • 成语"平步青云"出自于哪个典故?"平步青云"含义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平步青云”出自于哪个典故?“平步青云”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魏国有一个叫范睢的人,他想说服魏王重用他,可惜却没有适当的机会。有一次,范睢随须贾到齐国去,齐王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便送了许多金钱和礼物给他,这让须贾十分嫉妒,回

  • 成语"声名狼藉"该如何解释?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声名狼藉”?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声名狼藉【拼音】:shēngmínglángjí【解释】:声名:名誉;狼藉:杂乱不堪。名声败坏到了极点。【成语故事】:蒙恬是秦朝著名的将领,秦王朝建立以后,秦始皇就派他带领三十万人马去搞击北方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