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成语"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杯弓蛇影"有什么典故?

成语"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杯弓蛇影"有什么典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38 更新时间:2024/1/21 13:30:26

成语“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杯弓蛇影”有什么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杯弓蛇影】故事的主人公:

杜宣

【杯弓蛇影】是什么意思?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杯弓蛇影】出自哪里?

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

【杯弓蛇影】词语辨析:

【杯弓蛇影读音】:bēigōngshéyǐng

【杯弓蛇影的近义词】: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杯弓蛇影的反义词】:坦然自若、处之泰然

【杯弓蛇影歇后语】:自相惊扰

【杯弓蛇影】典故:

有一年夏天,县令应郴请主簿(办理书事务的官员)杜宣饮酒。酒席设在厅堂里,北墙上悬挂着一红色的弓。由于光线折射,酒杯中映入了弓的影子。杜宣看了,以为是一条蛇在酒杯中蠕动,顿时汗涔涔。但县令是他的上司,又是特地请他来饮酒的,不敢不饮,所以硬着头皮喝了几口。仆人再斟时,他借故推却,起身告辞走了。

回到家里,杜宣越来越疑心刚才饮下的是有蛇的酒,又感到随酒入口的蛇在肚中蠕动,觉得胸腹部疼痛异,难以忍受,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家里人赶紧请大夫来诊治。但他服了许多药,病情还是不见好转。

过了几天,应郴有事到杜宣家中,问他怎么会闹病的。杜宣便讲了那天饮酒时酒杯中有蛇的事。应郴安慰他几句,就回家了。他坐在厅堂里反复回忆和思考,弄不明白杜宣酒杯里怎么会有蛇的。

突然,北墙上的那张红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立即坐在那天杜宣坐的位置上,取来一杯酒,也放在原来的位置上。结果发现,酒杯中有弓的影子,不细细观看,确实像是一条蛇在蠕动。

应郴马上命人用马车把杜宣接来,让他坐在原位上,叫他仔细观看酒杯里的影子,并说:“你说的杯中的蛇,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罢了,没有其他什么怪东西。现在你可以放心了!”杜宣弄清原委后,疑虑立即消失,病也很快痊愈了。

【杯弓蛇影文言文】:

乐广字彦辅,迁河南尹,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杯弓蛇影白话文】:

乐广字彦辅,在河南做官,曾经有一个亲密的朋友,分别很久不见再来,乐广问朋友不来的原因,友人回答说:“前些日子来你家做客,承蒙你给我酒喝,正端起酒杯要喝酒的时候,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心里十分恶心,喝了那杯酒后,就得了重病。”当时,河南厅厅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弓,弓上有一条用漆画的蛇。乐广猜想杯中的蛇就是弓的影子了。他在原来的地方再次请那位朋友饮酒,对朋友说道:“酒杯中是否又看见了什么东西?”朋友回答说:“所看到的跟上次一样。”于是乐广就告诉他其中的原因,朋友心情豁然开朗,疑团突然解开,长久而严重的病顿时治好了。

标签: 成语典故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成语"有脚阳春"?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有脚阳春”?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有脚阳春【拼音】:yǒujiǎoyángchūn【解释】: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成语故事】:唐中宗时,宋景被任命为谏议大夫。不久,他直谏触怒了中宗,被贬为刺史。他在地方上当官,

  • 成语"周公吐哺"有什么典故吗?"周公吐哺"含义详解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周公吐哺”有什么典故吗?成语“周公吐哺”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周公吐哺,成语,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典出《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

  • 成语"下车泣罪"是哪个人物引申出来的?其中有哪些故事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语典故

    【成语】:下车泣罪【拼音】:xiàchēqìzuì【解释】: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成语故事】:传说舜见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就便把部落联盟领袖的位置让给了他。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吩咐把车停下,问:“这人犯了什么罪?”押送的入回

  • 成语"拔苗助长"是什么意思?背后有哪些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拔苗助长”?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拔苗助长【拼音】:bámiáozhùzhǎng【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成语故事】:拔苗助长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

  • 如何理解成语"一丝不苟?成语背后有何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一丝不苟”?有什么典故?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语】:一丝不苟【拼音】:yīsībùgǒu【解释】: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成语故事】: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杀耕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一天,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

  • 历史文化探索:七步之才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成语典故

    七步之才,拼音是qībùzhīcái,意思是形容才思敏捷。出自《世说新语·文学》。那么典故七步之才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1、七步之才的意思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2、七步之才的主人公-曹植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

  • 成语"舍本逐末"该怎么理解?背后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舍本逐末”?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舍本逐末【拼音】:shěběnzhúmò【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成语故事】:战国时代,齐国为了和赵国加

  • 成语"精卫填海"出自于哪里?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精卫填海”的历史典故是什么?“精卫填海”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传说,很久以前,炎帝有个女儿叫女娃,炎帝很喜欢她,经常带她到东海去游泳。女娃非常勇敢,大风大浪从不畏惧。女娃长大后,每天都要自己到东海去游泳。有一天,她不幸被大海淹死了

  • 成语"天真烂漫"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语典故

    如何解释成语“天真烂漫”?有什么典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成语】:天真烂漫【拼音】:tiānzhēnlànmàn【解释】: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成语故事】:南宋末年,有位姓郑的画家曾

  • 成语"不知所云"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成语典故

    还不知道成语“不知所云”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不知所云”是什么意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这个成语来源于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孟获,他七次俘虏孟获,又七次释放,孟获终于心悦诚服地归顺蜀汉。南方平定之后,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