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江西、湖南这些地方也发掘出商代青铜器?

为什么江西、湖南这些地方也发掘出商代青铜器?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472 更新时间:2024/2/24 21:54:15

1989年在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发现的大洋洲商代大墓举世罕见,震惊中外,商墓共出土青铜器486件,玉器100件,陶器300余件(均由江西省博物馆收藏)。其中国宝级物5件,国家一级文物23件。这批出土文物中,以青铜器最引人注目。据专家们评论,其数量之多,品类之全,造型之奇特,纹锦之精美,铸工之精巧,堪称江南之冠,在全国也罕见。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超过了河南殷墟妇好墓,名列全国第一,许多品种也为国内绝无仅有。其中青铜瓒,国内仅此一件;提梁方卣,据悉故宫也只珍藏一件;20多公分高的青铜豆,遍布纹饰,是举世无双的无价之宝;被称为“中华钺“的国内第一大钺,宽达39.5公分;大批青铜工具、农具与礼器、兵器同时出土,在国内也是闻所未闻。青铜器中有许多为江西本地铸造,充分表明南方地区在商代同样存在着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被评为中国二十世纪百年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新干因而被誉为“江南青铜王国”。

1.湖南石门县皂市发现商殷遗址

皂市遗址位于石门县皂市镇十坪村第1大组,面积约70000平方米,遗址分布区的东、西两头包含有早期新石器遗存、商代青铜文化遗存、东周楚文化遗存三个时期的文化堆积。是澧阳平原武陵山区过渡区域的一个代表性遗址,1983年皂市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与墓葬

炭河里遗址位于宁乡县黄材镇,占地2.3万平方米,保护范围60万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500万平方米,重点规划区域3.72平方公里。据了解,该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为独立于西周王朝之外的某个地方王国的都城所在地,是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也是已经发现的全国唯一一座西周城址,还是全国如今发现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商周古文化遗址,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初期国家社会的形成的一处重要界标。

炭河里古城遗址位于宁乡县黄材镇寨子村(现栗山村),现存主要部分为原有城址的西北部一部分,1963年被确认为西周遗址,1973、2001年进行了小规模试掘,2003年到2004年上半年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现、解剖并确认了西周时期的城墙,揭露2座大型人工黄土台建筑基址,清理出2座可能为宫殿建筑的大型房屋遗迹。在城内外均发现了与城墙同时的壕沟线索,并对壕沟的走向、形成原因、沟内堆积情况及时代等进行了发掘。在城外台地上发现清理了西周时期小型贵族墓葬7座,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和玉器

西周时期古城址是首次在湖南发现,在整个南方地区也不多见。炭河里西周方国都城遗址的发现,对研究湖南地方史、地方青铜文化和早期国家社会的形成等具有重大意义。找到了备受学术界关注的“宁乡铜器群”所属的考古学文化,为湘江流域乃至整个南方地区商周青铜文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素材。20世纪30年代以来,湖南宁乡炭河里遗址和周围邻近地区陆续出土了多批商周青铜器,达300余件,其中大部分出在以遗址为中心直径不到2公里的范围内。如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人面方鼎、兽面纹瓿(内贮224件铜斧)、“癸”卣(内有环、、管等玉器320余件)、“戈”卣(内有珠、管等玉器1170余件)、云纹铙(伴出环、、虎、鱼等精美玉器)、象纹大铙(重221.5公斤)等无一不是中国商周青铜器中的上品,被考古界称为“宁乡青铜器群”。宁乡籍此以青铜器之乡享誉海内外。1963年,湖南省考古所确认炭河里遗址为一处西周遗址。2001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炭河里遗址进行试掘,发现这里有大型土台建筑遗迹。2003年11月初至2004年12月底,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两次共发掘了近3000平方米的面积3.湖南宁乡黄材发现商代铜器和遗址

炭河里遗址位于长沙市宁乡县黄材镇,本体面积2.3万平方米,时代为西周,因出土了以四羊方尊为代表的3000余件商周青铜器而被誉为“南中国青铜文化中心”。2001年至2005年,国家文物局、湖南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等先后对遗址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发掘,发现并解剖城墙、城壕和一批同时期的贵族墓葬,出土铜器3000多件,被评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炭河里古城遗址发现于1963年,2001年至200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确认该处是一处西周时期的古城址。这一重大发现,为研究黄材炭河里古文化的内涵,提供了重要的考古依据,从而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但炭河里遗址发掘已过去多年,炭河里古文化研究进展不大,它的主人依然是一个谜团。

在炭河里遗址外2公里范围内出土了许多商周青铜器,总数达300多件。多数精品和有铭文的铜器都出土于此,如“大禾”人面纹方鼎、“父乙”窝纹、“癸”卣、“戈”卣、巨型瓿、寨子山兽面纹瓿、三亩地“云纹铙”等。黄材地理位置偏僻,在这里同时出现年代相近的城和大批青铜重器,让人难以否认两者间地密切关系,所以炭河里古城的主人应当也是这些青铜器的主人。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在湖南宁乡黄材及其周围一带发现了一大批具有造型独特、纹饰精美和铸造工艺精湛的商周青铜器(以下简称“宁乡青铜器”),因不知其文化内涵而蒙下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尽管以前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研究,但围绕宁乡青铜器的一系列谜团仍未彻底解开

宁乡青铜器的发现主要集中在黄材及其周边。黄材位于湖南省宁乡县城西四十多公里的湘江下游支流沩水河畔。其集镇所在地就是黄材盆地,地处雪峰山脉东北麓。黄材盆地是沩水上游一个面积近千万平方米的山间盆地,中央地势平坦,三面高山环抱。沩水主源黄材河自西向东从盆地中间流过,2001年至2005年考古发掘确认的炭河里西周古城遗址即坐落在盆地西部的黄材河北岸,隶属黄材镇栗山村。以黄材为中心的周边一带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其总数达300余件。而其中出土的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虎食人卣、象纹大铜铙、兽面纹提梁卣、兽面纹大铜瓿等均体现了我国商代青铜文化高度发展水平。这批青铜器具有如下特点:一.在形制上非独特。如各种纹饰的大铜铙,在宁乡境内出土三十多件,其中老粮仓一次出土五件、一次出土十件。这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发现。它们形体非常厚重,一般高80厘米左右,重约80公斤,其中月山铺出土的大铜铙,重达221.5公斤。如四羊方尊,造型非常奇巧,它以四只羊身组成器身,尊的肩部四角以立体羊首装饰。又如虎食人卣以一立虎为造型,口内衔一人。这些青铜器的造型,非常生动,而且也很写实,与中原地区出土的同类青铜器所表现的庄严古朴具有明显不同,更显得清新秀丽。二.在纹饰上具有别样风格。如人面纹方鼎运用写实手法,以四个浮雕的人面作为主要器身装饰,在其他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中见所未见。大铜铙上的纹饰除个别饰以云纹装饰外,其它都以断面作半圆形的粗线条组成饕餮纹,这种纹饰风格在中原商周青铜器中也未见过。三.在冶铸上显得特别精致。如四羊方尊、虎食人卣、人面纹方鼎等,在铜、锡、锌的含量比例上与中原地区青铜器有所不同。其冶铸技术非常精湛,体现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宁乡青铜器引起了考古界和史学界的高度关注。它们是人何地铸造?原材料从何而来?铸造工艺技术从何而来?冶炼遗址在哪?这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商朝高度发达的文明体现在哪些方面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从文化性格而言,它呈现出强烈的幼稚性格:1、天真无邪,信神为真。2、活泼好动,迁徙不定。3、政治禁忌较少,经济全面发展。高度发达则体现在了东渡大洋,走出中国即商族人曾东渡太平洋在中美洲创建了玛雅文明。

  • 公元前十五世纪商朝的文学现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夏商文学是指中国先秦时期夏、商两代的文学。具体时期指中国脱离原始社会,建立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开始到商朝结束这一段时间。夏商文学是中国文化发生和初创的时期,属于中国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夏商文学尚未从当时浑沌一体的文化形态中分离出来,文学的特征与这时特殊的文化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一直

  • 商代文物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

  • 殷墟的文化内涵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殷墟代表了中原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大宗。同时,也是证经补史的重要发现。具体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的殷墟词条。

  • 商代的文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商代的文字是主要是甲骨文和金文。此外还有陶文、玉石文字等。其中,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为研究商代文字的构造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一般认为,商代金文是郑重场合使用的正体字;甲骨文是在频繁的占卜活动中使用的比较简便的俗体字。

  • 简述商朝甲骨文和青铜文化在历史上的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现代汉字的初型,也是目前可见的最早成系统的汉字材料。作为历史学、汉字学、考古研究的珍贵资料,甲骨文的价值已被海内外所公认,它形象表意文字的属性决定了其字形与字意的关系,即以形表意。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甲骨文的出现不仅对中国历史有重

  • 红山文化为什么出土的石器多?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概述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

  • 红山文化遗址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位于辽宁省西部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距机场130公里,距码头250公里,距朝阳市115公里,遗址占地50平方公里。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距今已有5500年的历史。早在5000多年以前,这里就曾经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文明社会,它的发现将中华民族文明史又推前了1000多年,被誉为“

  • 求助中国古代史夏商周历史作业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1、在我国,玉最主要的产地是().(4.00分)A.台湾地区B.江浙地区C.中原地区D.新疆和田2、由于我国目前对远古时期的历史无法提供出相对准确的时间数据,因此进行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工程进行的时间是:()(4.00分)A.1995年-1999年B.1996年-2000年C.1999年-2000

  • 赤峰市的红山文化到底是什么东西啊?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