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是青铜器时代。青铜时代(或称青铜器时代或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青铜时代必须具备这样一个特点: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代不能认定为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为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性能良好。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青铜器对中国的发展的影响
首先是提高生产力,铜是人类最早掌握其冶炼锻造技术的金属,金属较以往的石木材料更坚硬耐磨,更具可塑性,使生产力大大提高,主要表现在农业。其次是用铜制作祭祀礼器,因为青铜祭祀器具的产生,祭祀活动更加广泛,伴随着祭祀活动的政治行为愈加积极,令人们更好地协同工作,礼仪行为推动外交的开展,避免了各个集团不必要的战争。最后,新的材料的应用,也就是金属铜,给脱离体力劳动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全新的表达艺术的形式,也为人类历史进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