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是()A石器时代B.史前时代C.氏族公社D.早期智人2.以下不属于中国境内发现的早期智人阶段的遗址的是()A.北京人B.马坝人C.长阳人D.丁村人3.以下不属于中国境内发现的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的是()A.山顶洞人B.柳江人C.河套人D.大荔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堪称中华文明的两大摇篮,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据所学知识回答4~6题:4.以下文化遗存不属于黄河流域的是()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红山文化D.大汶口文化5.以下文化遗存不属于长江流域的是(A.良渚文化B.马家窑文化C.河姆渡文化D.青莲岗文化6.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是()A.玉器B.磨制骨器C.人工取火D.干栏式建筑7.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发明是当时手工韭的巨大成就,是人类第一次改变了自然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达到为人所用的目的A.陶器B石器C.玉器D.弓箭820世纪20年代初,以()为旗帜的疑古思潮兴起,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反思A.古史辩B.回向三代C.近代科学D大同小康9.以下关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是一个缓慢的过程B.婚姻形态相应转变C财产继承制度改变D.这一转变是由经济关系变化引起的10.在我国远古社会的传说中,相传()品尝百草,救民疾苦,发明了原始医药;“耕而作陶”,发明了原始制陶业;教人耕种,出现原始农业和原始文化A.黄帝B.伏羲C.炎帝D.唐尧211.《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恶臭,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居民相当于()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1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或评价是()①世袭成为一种札制②奴隶制度确立③原始社会终结④是历史的进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3.为研究我国5000多年前的建筑史及其宗教意义,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数据的文化遗址是()A.屈家岭文化B.良渚文化C.红山文化D半坡文化二、名词解释1.北京人2.山顶洞人3.良渚文化4.仰韶文化5.氏族公社6.禅让7.河姆渡文化8.红山文化答案解析1.B【解析】此题在于考查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选项A,人类以石器为主要的劳动工具,在考古学上称为石器时代。选项B,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是史前时代,为正确答案。选项C,氏族,公社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以生产数据公有制为基础、以血缘纽带和血统世系相联结的社会组织形式。选项D,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学称之为早期智人阶段。2.A【解析】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学称之为早期智人阶段。选项A,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不属于这个范围。其它三个遗址皆在旧石器时代中期,是早期智人阶段。3.D【解析】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学称之为晚期智人阶段。选项D,大荔人属于早期智人阶段,不属于这个范围。4.C【解析】C项红山文化主要发现于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辽河上游流域,不在黄河流域之列。5.B【解析】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因最先发现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6.D【解析】河姆渡文化最具特色的是一种栽桩架板高于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另外应注意在遗址中发现水井遗迹,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水井遗迹。7.A【解析】选项A,发明陶器符合题意。陶器的发明在当时意义重大,当时发明陶器与过定居生活有直接的关系,不仅满足了人们的使用,有的还画上了各种图案与纹饰,还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符号,引起吏学界关注。8.A【解析】从清朝末期起,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顾颉刚先生挺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开创“古史辩”派。9D10.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于远古传说中的人物的记忆。炎帝,姜姓。因以火德王,敌称炙帝。教人耕种,制定历日,又被尊称为神农氏。佚羲作八卦,教氏结网捕鱼、打猎。黄帝,号轩辕氏,图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考生一定要仔细地分清各个人物的主要事迹,这样才不容易失分。11.D【解析】本题首先旨在考查考生的文言文的基本功,即考生要概括出哪个年代是人工3取火的年代,这是回答本题的前提,然后再对照选项即可得知选项D符合题意,应选。12.A【解析】这句话出自孔子的《礼记》礼运篇,说的是;现在的道义已经不再施行了,天下成为家天下,各自亲近自己的亲人.各自抚养自己的子女,食物物资归自己所有,贵族的世袭制成为社会规范。其意思就是:在当时社会,世袭制已经取代禅让制成为一种礼制,氏族制瓦解,私有制出现,原始社会终结,奴隶制度确立,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这是历史的进步。13.C一、选择题l夏启取得了对有扈氏的胜利,意味着夏王朝稳定了政权,站稳了脚跟的战役是()A.鸣条之战B.甘之战C.牧野之战D泓之战二里头文化是我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4题:2.二里头文化以及相关考古遗址的发现和研究,是几年来史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二里头文化的年代断限是()A晚于河南龙山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B.晚于二里岗期商文化而早于河南龙山文化C.晚于洛达庙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期商文化D.晚于洛达庙文化而早于河南龙山文化3.二里头文化在类型上可以分为()A.二里岗、二里头B.二里岗、东下冯C.二里头、东下冯D.二里头、洛达庙4对于二里头文化的发现的意义,下列选项表述最准确的是()A.确立了三皇五帝的信史地位和年代B.确立了商王朝以及其之前的信史地位C.确立夏王朝的信史地位以及使夏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明确起来D.丰富了研究夏王朝的甲骨文材料5.商王为最高统治者,自称()7A.余一人B.朕C.寡人D孤6.文献记载()曾因协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命为司徒,以子为姓,反映出商部族很早就加人中原的华夏部落联盟A.简B.契C.古父D.汤7.成汤灭夏是从讨伐()开始的,它是夏朝的盟国,在汤都毫地附近。它的首领因不祭祀,授人以口实,成汤遂灭之A.桀B.有扈氏C.葛D扶风氏8.武丁继位提拔()为相,对内“修政行德”,对外四周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并取得了胜利。此时商朝达到了鼎盛A.傅说B.伊尹C.比干D.费仲9.武王灭商以后将商王畿分成(),把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都分别分封于此,对武庚和商人进行监视A墉、卫、邶B卫、邶、墉5C.卫、墉、邶D邶、墉、卫西周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是西周的重要政治制度,也是西周历史的一个显著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0~13题;10.西周建立之后,派遣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及归顺的异族首领到各地区,建立国家以藩屏护卫周室,()分封诸侯的规模最大A.周文王B.周武王C.周成王D.周宣王11.西周建立之后,派遣同姓贵族和异姓贵族及归顺的异族首领到各地区,建立国家以藩屏护卫周室,分别分在卫、鲁、唐、燕的贵族是()A.康叔、伯禽、召公、叔虞B.伯禽、叔虞、康叔、召公C.召公、叔虞、康叔、伯禽D.康叔、伯禽、叔虞、召公12.在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的过程中立有大功,或与周有世代同盟关系的异姓贵族也被分封去建立诸侯国家,继续为周王室效力,下列国家:①齐②鲁③燕④宋,属于异姓诸侯国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13.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一类是古代帝王的后代,下列国家:①焦②蓟③陈④祝,属于此类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⑦④D.①②③14.关于周幽王成为亡国之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西周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结果B.自然灾难的影响C.破坏了姬姜联盟D.任用荣夷公专利,卫巫监谤,激化矛盾15.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那么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A.分封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级立宗制D.大小宗子制16.西周的官僚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官僚机构庞杂,职官名目繁多。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分别是()A.事务官、史官B.尹、臣C.卿事寮、太史寮D.事务官、武官17.西周的军事力量远比商代强大,周王室的常备军队有两支,即西周金文中经常提到的(),作为维护“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坚强后盾,是周天子行使王权的重要工具A.西六师和成周八师B.西八师和成周六师C.成周八师和殷八师D西六师和成周六师18.关于商周农业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植粮食作物“五谷”B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8C.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D.主要劳动工具为青铜器19.商朝号称青铜时代,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A.商朝青铜器已广泛用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B商朝青铜业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准C.商朝青铜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D.商朝青铜制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20.下列符合西周时期社会经济现象的是()①大量使用青铜农具②出现刺绣品③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④以贝作为货币⑤用漆工艺装饰车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21.到商朝,青铜器铸造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技术水准,成为当时手工业中最为重要的行业,下列哪一项不是商代的青铜器?()A.司母戊大方鼎B.四羊方尊C.兽面纹方鼎D.大盂鼎22.周人重视婚姻,对婚礼尤为讲究。周代的婚礼有六项程序,即:①纳征②问名③纳采④请期⑤亲迎⑥纳吉,下列哪一选项顺序排列准确?()A.①③⑤②④⑥B.②④⑥①③⑤C.③②⑥①④⑤D.③①④⑤②⑥23.基于人事决定天命的认识,周初统治者提出的治国思想是()A.博爱、笃学、慎思B.爱民、大公、无私C.明德、慎罚、保民D.大同、小康、足民24.()概括了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义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A.《周易》B.《易经》C.《议礼》D.《洪范》25.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历法相传是()A.《殷历》B.《夏小正》C.《周历》D.《太阳历》甲骨文的发现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为重新认识三代的历史与文化奠定了基础,开辟了坦途,可称之为中国文化史的里程碑。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6~30题:26.甲骨文的发现带有一些偶然性,()最先发现了甲骨文,这也成为了甲骨学史的开端A.王国维B.刘鹗C.王懿荣D.罗振玉27.()选拓龟板,印成(),这成为甲骨文的第一部著录之作,此后,甲骨学逐渐成为了新兴起的国际性显学A.刘鹗《铁云藏龟》B.张光直《商代文明》C.王宇信《甲骨学通论》D.郭沫若《甲骨文合集》28.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在“殷墟”发现的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B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C.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社会情况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29.金文是指()A.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B铸刻在金属器上的文字C.铸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D.铸刻在黄金上的文字930.在甲骨文的研究流域,对甲骨文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后人称为“甲骨四堂”的四位学者是()A.王懿荣、刘鹗、董作宾、郭沫若B.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C.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王懿荣D.刘鹗、罗振玉、郭沫若、王国维31.关于井田,最具权威性的最早的追述者是()A.孔子B.孟子C.苟子D.曾子32.在商周时期,特别是西周时期,国野制是当时非常重要的制度,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A.国野之分在商朝可能只有粗略的萌芽,形成较为普遍的制度是在周初分封以后B.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落成员,属于周代社会的统治阶层C.野人是被统治阶层的主体,亦称庶人,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D国、野区分在战国时期开始出现破坏的迹象,逐渐演变为新兴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33.传说中商的祖先是()A.契B禹C.季历D古公父34.明确提出“地图”的概念是在()A.夏B.商C.周D.春秋答案解析1.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基本历史史实的掌握。有扈氏起兵反抗夏,与启的军队大战于甘,《尚书甘誓》是中国最早的一篇可靠文献,记栽甘之战开始前夏启的誓师词。选项A,鸣条之战是商灭夏的战役;选项C,牧野之战是周灭商的战役;选项D,是公元前638年宋伐郑,楚救郑攻宋,发生泓之战。2.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二里头文化的时代断限。一方面,考查考生对于基本史实的掌握,另一方面,还是考查考生的历史时间概念。3.C【解析】本题考查对于二里头文化的类型的划分。二里头文化分为两个类型,一个是以二里头遗址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一个是以东下冯遗址为代表的“东下冯类型”。4.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二里头文化发现意义的准确表述。二里头文化以及相关考古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不仅使夏王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地明确起来,还确定了它的起始和终止年代。至此,可以说,夏王朝的信史地位不可动摇。5.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基拳内容。6.B【解析】本题旨在对于商的起源的考查,也是基础知识。有娥氏之女简狄吞玄鸟而生契,契曾协助禹治水,符合题意,故选。汤建立商王朝,并未协助大禹治水,古公童父是周族先祖。7.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的基本史实掌握能力。商汤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树立了讨有罪、为民除害的形象,汤伐葛是为“匹夫匹妇复仇”,首先伐葛。8.A9.D【解析】三监在西周历史上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与其后的三监之乱、周公东征联系密切。对于三人封地的考查,也是对于基本史实掌握能力的考查。10.C【解析】周代的分封诸侯始于武王,在周公东征之后开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分封的地区遍及周朝的全部疆土。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西周末年。周公旦东征正是成王刚继住之时,符合题意,敌选。11.D【解析】武王幼弟康叔封于卫,都朝歌;周公之子伯禽封于鲁,都奄;成王之弟叔虞封于唐,都翼;同姓责旋召公封于燕,都蓟。1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基本的历史概括能力。世代与姬姓周族通婚的姜姓部族首领吕尚被封于齐,都营丘;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以承商祀,都商丘。鲁国是周公之子伯禽封于此,都奄,这是同姓贵族;召公封于燕,都蓟,也是同姓贵族。13.A【解析】本题是对周初诸侯国分封形式的考查。武王为了追思先圣王,乃封神农氏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这类封国一般都比较小,有的只是象征性的,在西周政治生活中作用不大。14.D【解析】本题是对西周灭亡原因的考查。选项D是周厉王而不是用幽王统治时期的11事件,故选。15.B【解析】本题旨在对先秦时期各项基本制度的考查,理解这几项制度的内涵即可得出答案。16.C【解析】本题是对西周官制的考查。它的两大系统分别是卿事寮和太史寮,卿事寮即是卿士寮,主管三事和四方,太史寮掌管册命、制禄、图籍、祭祀、占卜、礼制、时令、天文、历法等。故正确选项是C。17.A【解析】本题是对西周军制的考查。两支常备军分别是“成周八师”和“西六师”,西六师驻扎在都城镐京宿卫宗周,成周八师也称“殷八师”,驻扎在成周洛邑,以震慑被强行迁移到洛邑的殷移民。18.D【解析】本题是对商周农业的考查。商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石器最多,骨器和蚌器比较常见,木器偶有发现,而青铜农器已开始使用,故选项D不正确,青铜农器并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19.A【解析】本题是对商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考查。商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石器最多,骨器和蚌器比较常见,木器偶有发现,而青铜农器已开始使用。题干中的“商代号称青铜时代”起到了干扰考生的作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分析题干,排除干扰。20A21.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商代的青铜器制造。1939年在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顶峰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就目前所知在古代世界上也是仅有的;善面纹方鼎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墓;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大孟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22.C【解析】周代的婚礼有六项程序:纳采、问名、纳吉、蚋征、请期、亲迎,称为“六礼”,包括从议婚到完婚的完整程序,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以后的2000多年里婚礼仪式基本上都是按照“六礼”的程序框架进行的,只是繁简程度不尽相同而已。23.C【解析】本题考查周初的天命转移思想对于周初统治者的影响。周初统治者把现实的人间政治当做天命转移的根据,强调的还是人事。基于人事决定天命的认识,周初统治者提出了“明德”、“慎罚”、“保民”的治国思想。24.D【解析】《洪范》是《尚书》中的一篇。据说是殷遗臣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洪范》的内容概括为“洪范九畴”,就是治理天下的尢类大法。25.B【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天文历法。我国传世的第一部历法是出于夏代的《夏小正》,它记录了每个月的气候、物候,以及人们在该月中所应从事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自然历的历法。26.C27.A【解析】刘鹗字铁云,王懿荣的好友,参与了甲骨文的判识工作。1903年,刘鹗选拓1058片龟板,印成《铁云藏龟》一书,这是甲骨文的第一部著录之作,此后甲骨学逐渐成为了新兴起的国际性显学。28.D【解析】本题是对甲骨文的表述的考查。选项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有了确切纪年,表述不正确,我国历史上有了确切纪年的开始,公认的是公元前841年“共和行政“。29.A【解析】本题是对全文的考查。全文是铸造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人们往往以青铜礼器中的钟鼎来概括整个青铜器,所以它也被称为“钟鼎文”。30.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甲骨文领域的著名学者的了解,这也是把握学术动态的基本能力。甲骨四堂是指对甲骨学作出重大贡献的四位中国学者,因为他们的名号中都包含了堂字。他们是: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晚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号鼎堂。人称“甲骨四堂”,罗董郭王。31.B【解析】对于井田制的了解天多来自于《孟子滕文公上》的记载或延伸。1232.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商用时期国野制的掌握。选项A、B、C均表述正确国、野之分在春秋时开始出现破坏的迹象,选项D表述不正确,故选之。33.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先秦时期各朝代有关其始祖起源。34.C【解析】周代不仅提出了明确的“地理”的概念,而且已经开始使用地图。
更多文章
河首中河“五千年的古文化从你源”,有什史依?出一些在河流域的早期人文化址、代王朝建都位置等实,明河中民族史文化的深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建都史实为: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周朝定都于镐京(今陕西西安),秦朝定都于咸阳,西汉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东汉定都于洛阳,魏晋均定都于洛阳,隋唐均定都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宋朝定都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
有句名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你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那么民族的文化就是建立在这些基本特征之上的。而世界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民族与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个体于集体的关系,互相依存。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或者不如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与商朝同一时期的其它文明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的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古埃及文明在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古巴比伦文明中居
商朝的时候奴隶的生活十分悲惨,为什么商朝还能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当时所记录下来的都是上层社会的东西。也要有基础才行,奴隶的悲惨生活就是那段灿烂的文明的基石。你看看,人类历史上,哪个时期没有一部份是‘悲惨’的活着的??相对来说的,其文化丰富程度与高度与后世没法比,只不过年代太久远了,留下一些东西就珍贵了,特别是同时期世界其他很多地方文化还很落后,这一相对的比就灿烂
商朝的经济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成为商代文明的象征。而且商朝人已经发明了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了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千纹绉纱的,已经掌握了提花技术。商代农业
有人说,商超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也有人说,在商朝奴隶社会里,奴隶可以像动物一样被买卖,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个人赞同第一种看法。商朝文化是一种灿烂的文明,它的青铜器享誉古今,商业气息日渐浓厚,是文明社会的两大标识。虽然是奴隶社会,会进行奴隶交易,但是与原始社会的采猎文明相比,其实是一种进步,人类向现代文明过度的进程就是文明进步的进程,而奴隶社会是人类进程中无可避免的,这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商业意识和财产意义
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最重要的是以什么为代表的青铜礼器?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我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具,不单是盛物用的容器,同时也是宗庙中的礼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就是鼎。远古的青铜器可以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大类。食器中包括鼎、鬲等等。其中鼎是最重要的礼器。西周中晚期我国形成了列鼎制度,
“青铜器铭文”对我们认识历史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1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金属铸造技术2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学3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4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礼法制度希望可以帮助你!我们可以通过青铜器上的铭文来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一些历史事件,更是对中国古汉字的研究有重大贡献.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出当时的人铸造青铜的技法.
青铜器商周时期工艺高超代表是商朝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A、半坡彩陶印证的是原始农耕时期陶器的使用情况;B、大汶口黑陶反映的是原始农耕时期大汶口文化陶器的发展水平;C、司母戊鼎是商代青铜器的代表,反映了商朝青铜器高超的生产工艺;D、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的代表,反映了西周青铜器的工艺和社会生活.故选C.
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灿烂文化,其主要社会意义和代表作品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青铜文化的变迁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变迁及文化内涵的变迁。郭沫若曾用铜器形象学的考古方法研究了西周彝器,确定了判断时代的标准。他把中国青铜器时代划分为五个时期。他以殷、周、春秋、战国的朝代为经,以铜器的形态、纹饰、铭辞为纬,就青铜器进化过程寻找其时代的共同特征,考察其演变之迹。用这种方法分期如下:滥觞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