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与商王朝最能体现有传承关系的是甲骨文,其他许多的方面,都有诸多的差异。
1、从继承法来看,商王朝和周王朝区别甚大。
商王朝的时候传位一般是兄终弟及,偶尔父死子继,但是周王朝都是父死子继,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嫡长子继承制”开始确立,并一直为后世沿用。
2、青铜器制作冶炼水平上面也存在差异。
周王朝虽然在商王朝之后,但是奇怪的是,青铜的制造水平反而不如商王朝。
个人觉得可能相较于商王朝来说,周王朝的先民在崛起时依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社会生产水平,而在灭商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继承商王朝的青铜冶炼制造技术。
另外,青铜器的造型风格也各有特点。
商王朝的青铜器造型更加鬼魅大胆,充满着奔放的想象力,而周王朝的青铜器相较来说,更加端方中庸。
从下面两张图就可以看出来,前面一张是商王朝的象尊,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后面一张是周王朝青铜器散氏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3、两个王朝治下的民众性格也有很大不同。
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商人喜欢喝酒,社会生活充满了活力,喜欢征战,经常对周围的小部落和族群进行征伐。
而周人则从周公开始就建了一整套的比较融洽的社会体系和理念,他们分封诸侯,并且用宗法把王族、诸侯以及其下的臣民联系起来,建立了一种更亲密的关系。
4、商王朝和周王朝的社会生活也不同。
商王朝时期农业和渔猎并举,到了周王朝时期农业渐渐占据了社会生产的主流,渔猎渐渐退出了中原王朝的历史。
5、在宗教信仰方面,周王朝和商王朝差异最大。
商人尚鬼,巫觋和祭祀信仰充斥社会生活,举凡一切事物,大到战争小到牙痛都归之于鬼神,因此,祭祀和丧葬就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事。
杀人以祭祀鬼神成为了商人的日常活动。
甲骨文中留下了许多的人祭描述。从已经出土的商王朝的遗迹,墓葬都非常复杂,多有陪葬品和人殉。
而周王朝时期,从对鬼神的崇拜慢慢转变成了对祖先的崇拜。这也是后来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精神的由来。
6、女性地位的差异。
商王朝时期还有母系氏族的残留,它们的贵族妇女在社会生活领域享有极大的权力,这和后世女性逐渐退出社会领域的情况截然不同。
这个最好的例证就是妇好。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这两方面的参与度直接体现地位差异。
甲骨文中有清晰的记载,妇好多次受王命征集军队,征战沙场,指挥战役,并且还取得了不少战役的胜利,比如对羌方、土方等周边族群的战争。
她还经常主持祭祀活动,也担任过占卜的官员。
有关周王朝的记载中没有再出现类似地位和作为的女性。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闲话和你一起说有意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