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米诺斯文化是什么?

米诺斯文化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054 更新时间:2023/12/23 16:17:11

米诺斯明,也译作弥诺斯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出现于古希腊,迈锡尼文明之前的青铜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前1450年。该文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克里特岛。

米诺斯文明(MinoanCivilization/TheMinoans)

米诺斯文明

最早出现于希腊的文明是爱琴海的米诺斯文明,它的存在从大约公元前3000年一直持续到约前1450年。我们对于米诺斯人知之甚少,甚至连这个名字也只一个是现代的称呼,来自传说中克里特岛的国米诺斯。他们似乎属于前印欧民族(pre-Indo-European);他们的语言米诺斯语(Eteocretan)可能使用仍未被解读的线性文字A书写;他们主要是海上的商人。虽然他们式微的原因不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他们最终为希腊大陆的迈锡尼人所入侵和统治。希腊克里特岛的中、晚期文化。又称克里特文化或克里特文明。约始自公元前1900年,至前1450年左右克里特为迈锡尼人占领而结束。“米诺斯文明”一名,来自古希腊神话中之克里特贤王米诺斯。它是欧洲最早的古代文明,也是希腊古典文明的前驱。以精美的王宫建筑、壁画及陶器、工艺品等著称于世。

编辑本段名称由来

“米诺斯”这个名字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克里特国王米诺斯。在古希腊时代,米诺斯王已是传说人物,直至近代,学术界都认为有关米诺斯王的事迹纯属虚构。19世纪70年代初,德国考古学家先后发掘、迈锡尼城址(见)等,证实古希腊传说确有其历史背景。1878年,希腊考古学家卡洛凯里诺斯在克里特岛发现的一部分──陶瓶储藏库房,开始称此为米诺斯王宫。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阿瑟爱文斯(SirArthurEvans)在希腊诺索斯(Knossos)挖掘出古代的王宫遗址(就是现在的诺索斯王宫博物馆)后,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米诺斯的迷宫。出土的大量、遗物表明,克里特青铜文化确实是世界古代文明重要中心之一。在克里特岛还发现多处王宫和城市遗址,重要者有马利亚王宫遗址、古尔尼亚遗址等。因此

诺索斯王宫遗址博物馆

,爱文斯将此遗址所代表的文明称为“米诺斯文明”。但人们并未确定传说中的米诺斯即是一位真实的米诺斯统治者。米诺斯人自己如称呼自己的文明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不过,古埃及人所称的“Keftiu”和闪米特人的“Kaftor”或“Caphtor”都指米诺斯时期的克里特岛,也许是一种发。

编辑本段米诺斯人

米诺斯人主要以从事海外贸易为主。他们的文化在约前1700年之前显现出高度的组织性,与继后以军事贵族统治为特点的文化相迥。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相信米诺斯人在青铜时期重要的锡交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锡与产自塞浦路斯的铜的合金被用来制造青铜。而随后青铜工具逐渐由性能更优的铁器所取代的过程,似乎与米诺斯文明的衰落相吻合。此外,米诺斯人还进行番红花的贸易,这是一种产自爱琴地区的自然基因变种。很难找到这种贸易的实物证据,不过在圣托里尼有一幅著名的壁画“番红花采集者”。这种贸易形式可能在米诺斯文明之前就存在,作为对乳香,或更晚地,对辣椒的交换。考古学家倾于强调更耐用的交易品:陶、铜、锡,以及大量的金银奢侈品。

各地发现的米诺斯制造的物品显示,它有一个与希腊本土(迈锡尼文明)、塞浦路斯、叙利亚、安纳托利亚、埃及、西班牙及美索不达米亚通商的网络。

编辑本段文明发祥地

克里特岛是一个多山的地中海岛屿,有自然的港口,属地中海式气候。有迹象表明米诺斯遗址受过地震侵袭。

荷马记录说克里特岛有90个城市,诺索斯原址是最重要的一

番红花采集者,圣托里尼壁画

个。此外,考古学家在法伊斯托斯(Phaistos)和马里亚(Malia)也发现了宫殿。岛屿可能被划分为四个政治区域,北面的从诺索斯管理,南面的从法伊斯托斯管理,中东部的从马里亚,最东端由下扎克罗斯(KátoZákros)管理。在别处还发现了更小的宫殿。值得注意的是,没有一个米诺斯城市拥有城墙,并且很少有武器被发掘。

编辑本段文明编年史

米诺斯历史的各阶段:

前7000定居

前3100-前2100米诺斯文明前期(EMI,II,III)

前2100-前1700米诺斯文明中期(MMI,II,III)=OldPalaceAge

前1700-前1420米诺斯文明晚期(LMI,II,III)=YoungPalaceAge

前1420-前1050迈锡尼时期

最早有人类居住的迹象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是现在测定为约前7000年的陶瓷制品。也有发现旧石器时代遗迹的宣称,不过都缺乏有力的证据。最早的定居者引进了牛、羊、猪和狗,以及一些种植谷类和蔬菜。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繁荣表现了人口的增加。

在青铜时代初期,大约前3100年,是克里特作为文明起源地的开始。

大约前1700年,在克里特岛出现了一场动乱,可能是一次地震,也有学者认为是安纳托利亚的入侵。在此之后,人口再次增加,宫殿修建得比从前更大,但基础稍稍不同。

在前1650年或前1628年、前1500年、前1450年(仍在争议),距离克里特岛约70公里的火山岛锡拉(Thera),圣托里尼火山群岛最大的岛屿喷发了。这可能是人类有记录的历史上最大的火山喷发,超过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这次喷发可以从降落到东克里特、埃及、爱琴海和东地中海的火山灰辨认出来。散发出的二氧化硫和尘云可能摧毁了数个人类定居点,引起了大气降温(火山冬天)和接连几年的坏收成。根据古气象学家从格陵兰的冰层包含的硫酸雨粒、以及北美洲树木化石的年轮距离研究显示,这段降温期有可能长达十年。剧烈的喷发还导致了火山的坍塌,继而引起了巨大的海啸,将沿岸的居民点一扫而光。一些考古学家认为米诺斯人因此丧失了对宗教,对祭司影响自然的能力的信任,从而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在大约前1450年,宫殿再一次被扰乱。不久之后,前1420年左右,岛屿被迈锡尼人征服。他们采用了米诺斯人的文字来书写他们的原始希腊语。在这之后,大多数克里特城市走向了衰亡,而诺索斯保留其行政中心地位,直到前1200年。

编辑本段文艺及生活艺术

由于木头和织物无法抵御岁月的侵袭,米诺斯文明最重要的艺术遗存为米诺斯陶器、宫殿建筑与壁画、石雕以及印章。艺术和物质文化的遗迹,特别是陶瓷风格的序列,帮助在考古学中界定了米诺斯文化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其自有的特征。(详见米诺斯陶器)

米诺斯早期的陶瓷制品以线状的螺旋、三角、曲线、十字、鱼骨纹等为特征。到中期,自然主义的设计,如鱼、乌贼、鸟和百合的图案则变得普遍。到米诺斯晚期,花和动物依然是主要的特征,但是增强了变化性。在诺索斯周围的地区通体现出“宫殿风格”,特征为对自然形状的几何抽象以及单色的绘画。非常值得注意的是迈锡尼艺术与后期米诺斯艺术十分相似。

在克里特北岸的伊拉克里翁(Ηρκλειο)博物馆藏有许多米诺斯艺术珍品。

女性

米诺斯文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他们对女性神祀的崇拜,而非男神。“埃文思已经发现米诺斯人的主神是一个强大的自然女神,而这一论断从未被挑战过。”

出土的壁画和女祭司雕塑显示了男人和妇女参与同一个体育项目(通常是跳牛),因而一些考古学家相信米诺斯社会中男人和女人有着相同的地位。甚至继承权有可能是母系的。

壁画有很多是描绘人群的,而性别由颜色来区分:男人的皮肤是红褐色,而女人的则是白色。

服装

米诺斯的男人穿褶皱短裙和缠腰带,妇女穿敞开至肚脐的长袍,配以短袖和镶边的裙子。服装上的花纹多为对称几何形状。

语言文字

对他们的语言,人们所知甚少,一般称之为Eteocretan(“原克里特文”?),它可能是用仍未被的线性文字A书写。后期文化中,由于迈锡尼文明的入侵,他们转用线性文字B,一种早期希腊语字母来记事。线性文字B在1950年代被,不过线性文字A至今仍然无人可以解读,使得我们仍无法对这个灿烂的文明进行深入的了解。

【克里特象形文字系】字意:战士

【克里特象形文字系】字意:牦牛

【克里特象形文字系】字意:蜂

克里特象形文字系】字意:战车

【克里特象形文字系】字意:战车、蜂、牦牛、战士

编辑本段文明与宗教

米诺斯人崇拜女神。虽然也提到过一些男神,但是米诺斯宗教中对于女神的描写大大超过了前者,比如掌管生育的母神,一个女性的动物主宰,一个城市、家庭、收获、冥界的女性保护者,等等。有些人认为这些是同一个女神的不同表现,她们通常显现为蛇、鸟、罂粟,或一个头为某种动物的形象。一些人认为这个女神联系着“撼地者”(Earthshaker),一个由牛和太阳代表的男性形象,他每个秋天死去,在下个春天复生。虽然著名的牛头人身的米诺陶纯粹是希腊人的描写,一些印章表现了鸟头或带鸟面具的神祗。

WalterBurkert提醒道“在哪种程度上人们可以和应该区分米诺斯和迈锡尼宗教,这是个仍未有答案的问题。“(Burkert1985p21),并认为这个问题终将在埃特鲁里亚与古希腊(或者罗马和希腊)的宗教、文化间的关系上找到有用的类比。米诺斯宗教并未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传承,并且后世希腊文人对于经过数百年口耳相传而存世的克里特神话主题的发挥,也革洗了这涓涓细源:比如忒修斯的传说。一些克里特名字被希腊神话所保留,但是我们已无法将这些名字对应于发现的米诺斯神像,如著名的蛇女神。

在一些确认的宗教遗址内发现了金属和粘土制的崇拜物:双面斧(希腊文πλεκυ,英语labrys)、船只小雕塑、人造品的模型、动物、人形等。这些遗址,包括克里特岛上的无数小神灶、山的峰顶及为数众多的神圣洞穴已经发现了300多个被确认为一些信仰的中心,然而还未发现像希腊人所建的神庙。在复杂的宫殿里没有识别出主要用于宗教活动的中心房间,而中心院落则用于给年轻的男女进行跳牛祭祀活动。

米诺斯神圣的符号包括公牛和献祭的角、双面斧、立柱、蛇、太阳圆盘和树。

编辑本段战争与和平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米诺斯人是一个非暴力的和平的民族。然而最近,考古学家所发现的一些新的证据对这一论断提出了挑战。晚近的发现,比如在一个宫殿附近发现的一个寺庙结构,被一些人认为揭示了米诺斯人进行人殉的事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这个结论,比如倍受尊崇的考古学家NannoMarinatos声称那个被认为是牺牲的人其实是在地震中死亡,而两个被认为执行祭祀的人也在这场地震中,连同屋内的所有人一起死亡。这个解释并未被广泛接受,因为那个年轻人当时被捆绑住,就如AgiaTriadha棺材上所雕的牺牲之用的公牛一样。此外,在他的骨骼中间发现了一把短剑,并且一侧骨头的变色表明他可能因失血而死。这不是人殉的唯一例证。例如,在FournouKorifi遗址的一个复杂墓葬里发现了一个人类头骨,同炉灶、烹饪用具等同处一间。在诺索斯,至少四个健康孩子的骨骼被发现带有痕迹提示“他们以和山羊同样的方式被屠宰,证明他们被牺牲和食用。资深克里特考古学家NicolasPlaton并没有被这个解释所吓倒,坚持认为这些骨骼是猿,而非人的。”

在克里特岛上很少存在有希腊本土所见的要塞,一般论证为岛上很少有内部武装斗争。然而这个结论也并非无懈可击。S.Alexiou在Kretologia8中指出,不少遗址,特别是米诺斯早期和中期的遗址,通常建立在高地上或者加筑防御工事。ChesterStarr在MinoanFlowerLovers中指出中国商朝和玛雅都有不设工事的中心,然而他们同时也参与边界斗争。因此这一事实本身无法证明米诺斯人是史上无双的热爱和平的民族;但,也没有一项事实证明他们是好战的。认为他们不生产武器的声称是武断的,事实上,发现于马里亚和扎克罗斯的A型米诺斯剑是爱琴海地区最好的。

1988年,一次题为“青铜时代的战争”的考古学会议在比利时召开。会上虽然很多人试图对米诺斯的战争下定论,会议结束时却什么共识也没有达成。一个考古学家总结:“青铜时代早期(对应于米诺斯早期)的战争是个人化或者(在克里特)仪式化的……或者(在塞克拉迪斯和阿提卡)……只是小规模的……”另一位觉得米诺斯“8”字型的“盾”不可能用来作战甚至狩猎,因为它们太累赘了。另外有一些人认为,米诺斯人频繁地在艺术作品里展现“武器”,只是出于仪式化的语境。

就像米诺斯的克里特的许多方面,人们总是很难从事实中得到明显的结论。这整个文明就像一个罗夏墨迹测验:相较于被解释者,所有的阐释更能注解的是解释者。

编辑本段文明与科技农业

米诺斯人饲养牛、羊、猪、山羊,种植小麦、大麦、野豌豆、鹰嘴豆,培育葡萄、无花果、橄榄,以及罂粟,可能用于制造鸦片。米诺斯人知道驯养蜜蜂,从近东接受了石榴和温柏。

农民使用皮革包住把手的木犁,由一对驴或者阉牛拉犁。

建筑

米诺斯的城市由石子铺成的路连接,石子是用铜锯切成。道路有排水系统,上层社会享受粘土制成的下水道设施。

米诺斯的建筑通常为平的瓦片顶,以及灰泥、木质或是大石板地面,两三层楼高。他们可能是用石块和碎砾建造矮墙,挑高使用泥砖。天花板上的横木用来支撑屋顶。

编辑本段文明的衰落

火山是怎样摧毁米诺斯文明的

有证据表明贸易网络的失败导致米诺斯的城镇为饥荒所毁:米诺斯的麦子供应据信来自于黑海海岸的农场。许多学者相信古代的贸易王朝通常因为不经济的贸易而崩塌,因为缺乏会计手段,食品和粮食通常未被适当地重视,而奢侈品则被不当地过高估价。结果导致饥荒和人口的减小。而同时,日臻成熟的铁器渐渐取代铜器,米诺斯商人的贸易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当饥荒无法为贸易所缓解的时候,文明的衰落就不可避免了。

另一个理论指出,米诺斯的航海能力因为锡拉火山的喷发而遭到重创。这可能间接导致了迈锡尼的入侵,而后者的管理技能无法维持一个贸易王国。锡拉火山的喷发对米诺斯文明的影响仍旧在争议中。既然锡拉火山的喷发可能是近10000年间最猛烈的一次,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质问为何在根据碳同位素测定出的喷发的时间(根据狐尾松测定为前1628年,根据格陵兰冰层为前1645年)和米诺斯文明灭亡的时间(约前1450年)间有如此大的间隔。这个间隔激起了全世界许多学者的兴趣,而越来越多的证据和理论被提出,试图解释米诺斯文明衰落这个谜团。

这些理论都围绕着锡拉火山的爆发展开。作为贸易中心的克里特的稳定与它的航海能力息息相关。这次喷发如今被定级为VEI-7,如此大的能量足以引发巨大的海啸,吞噬周围岛屿的一切港口和船只,从而给克里特经济带来重创。而另一大理论认为爆发引发的火山灰遮蔽了太阳,导致持续数年的饥荒。而迈锡尼人利用这个时机进攻并征服了克里特岛。

古希腊文明的高度发达在发掘的米诺斯遗址得到了验证。传说米诺斯王建造了王宫,其中千门百室,曲折相通,被古希腊神话称为“迷宫”。从建筑的壮美、绘画的传神及线形文字等发现均已表明,公元前2000年的米诺斯出现了阶级社会和高度的青铜器文化。

曾经辉煌的米诺斯文明,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正当鼎盛时期突然瞬间消逝得无影无踪,是什么力量造成的呢?伊文思曾推断,王宫遭到破坏是由于地震造成的。

1967年,美国考古学家揭开了这个谜。在克诺索斯以北约130千米,有一座桑托林火山岛。桑托林火山海拔高度仅566米,20世纪曾有过3次小规模的喷发,其威力远不能与维苏威火山相比,它的宁静使岛上祖祖辈辈的居民感到安全。但当美国人在岛上60多米厚的火山灰下挖出了一座古代商业城市时,世人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研究证明,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猛烈的火山爆发,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直冲天际的火山灰弥漫在空中,覆盖了整个地中海东部地区,喷出的火山灰渣多达62.5平方千米,几乎在一瞬间,岛上的城市就被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下。

由于地壳内极大的压力,迫使火山发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然后火山自行崩塌陷落,形成一个圆周足有60公里的火山口。炽热的岩浆喷薄而出,火山灰散落最远达到700千米处。克里特岛因火山爆发而遭遇到灭顶之灾,全岛很快被火山灰掩埋,由于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再次袭击克里特岛,终于使辉煌的米诺斯文明毁于一旦。

据史料记载,埃及的上空当时曾出现3天漆黑一片的情景。火山爆发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浪头的高度达数米,滔天的巨浪滚滚南下,很快便来到克里特岛,它摧毁了岛上的城市、村庄和沃土良田,船只被狂涛击碎,米诺斯无敌的舰队顷刻间化为乌有。

少数生还的人,渡海来到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的迈锡尼,将米诺斯的文字、艺术、先进的技术带到这里,逐渐发展起灿烂的迈锡尼文明。在大约公元前12~前11世纪时,多利安人南下,迈锡尼文明被毁。随着后来漫长的历史岁月流逝,人们逐渐淡忘了当时这一处于欧洲领先地位的灿烂的古代文明。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有哪些吉兽,有哪些恶兽?怎么讲?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吉兽龙、凤、龟、麒麟中国古代五大瑞兽:东方青龙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印度本身是在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著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

  • 太监是怎么形成的?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的太监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古代的一些奴隶主和君王、贵族,为了使自己的妻妾们对他保持贞节,不准她们和一般男子接触,但后宫又需要男子服役,所以就大量地使用阉人,即中国所称的太监。英文中的“太监”一词是由希腊语“守护床铺的人”而来的,由此也可知太监的作用。关于太监起源的时代,无法准确确定,但据传是亚述的一

  • 求上古凶兽,瑞兽的名字,介绍一些资料吧,写小说需要用到.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上古四凶兽:穷奇、杌、浑沌、饕餮1.穷奇:《史记五帝本纪》道:“少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少又作少、少昊,详见本文少昊目,《史记集解》注:“金天氏帝号。”;《史记集解》道此穷奇即共工氏。《史记正义》注引《神异经》道:“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

  • 姓张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张挥。张姓的诞生很古老,约有五千年历史。在人文初祖黄帝时代,黄帝有一子叫少昊清阳氏,少昊之子挥自幼聪明过人,爱动脑筋。一次,他观看夜空,从星星的组合中得到启发,经过研究,发明了弓。在当时人类基本以狩猎为生,弓的发明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于是黄帝封挥为专门制造弓的官叫“弓正”,也称“弓长”,又将官名合

  • 鼎在夏商周三代象征着什么???????? 求啊 !!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鼎原为【古代的烹饪之器】代表【传国重器】【国家】【权力】象征【显赫】【尊贵】【盛大】鼎是代表__【和平、发展、昌盛】__的吉祥物鼎的象征意义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

  • 商朝为什么灭亡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关于商朝灭亡的原因,按照历史的说法是商纣王荒淫无道、残暴苛政导致的,是正义战胜了邪恶;按照周公的说法则是“德不配天”。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按照太史公《史记》中的记载,商纣王的罪行中有一条是“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可这条罪行根本就经不起推敲,以酒为池并不是存储酒的好办法,很容易就变酸;至于悬肉为林的话

  • 为什么商朝人信奉鬼神的力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夏、商、周三代都有鬼神崇拜,只有商朝最重视,不论事情大小,都要问神占人。但是殷人所崇拜的鬼神,实际上是自己的祖先,也就是说,殷人相信其祖先死后会成为鬼神,而且能降福祸于子孙。例如盘庚迁殷之前的讲话,都是以祖先神的威灵来规劝或者威胁其臣子听从他的意见。盘庚说,我古代的祖先老过你们的祖先,而今你们又是我

  • 商朝疆域的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继夏朝兴起的是商朝,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商族相传是东方的古老部落,始祖是契。传十四世至汤,才灭了夏朝。现除殷已经考古证实为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外,其余4处均未定论。不过从商代遗址发现的地域分布来看,上述河北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即为其统治的中心区。盘庚(第二十商王)迁殷后,国势强大。武丁(第二十三商王

  • 商朝疆域的范围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达陕西省西部,东北达到辽宁省,南至江南一带(不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大国,但主要治理区域还是中原一带。建都亳(今山东省曹县以南地区),曾多次迁移,后盘庚迁都殷(今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因而商也被称为殷。具体疆域北至蒙古,东北至辽宁朝鲜半岛,南至湖北湖南

  • 中国商朝以前的朝代有出现过文字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没有,至少到现在没有任何准确的证据来证明哪些文字是出自商朝之前的。商朝之前的朝代就是夏朝了,据说在夏朝之前还有一个朝代,可是至今我们就连夏朝的存在也只能是通过历史记载来证明,而无法拿出确确实实的证据来证明,所以就更加无法对夏朝之前的朝代进行确认了。西方国家普遍认为,要承认一个朝代的存在,必须满足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