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商的历史

夏商的历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647 更新时间:2024/2/6 4:05:39

商时期中原与长江中游的关系,学者多有论述。代表性观点过去多援引《商颂殷武》“挞彼殷武,奋伐荆楚,……维汝荆楚,居国南乡……”一段字,来形容朝对长江中游的控制。由于湖北黄陂盘龙城的发现,长江中游为商朝疆域的一部分或曰商之“南土”即为学者广泛所接受[2]。夏商时期长江中游是否已纳入中央王朝并形成大一统局面?美国学者贝格立认为虽然《史记》所列商王大多为甲骨文所证实,但“我们很少反省愈来愈多的考古学材料是否是在印证传统认识意义上的商?”[3]虽然殷墟时期“青铜容器的制造业比以前任一个时期的分布都更为广泛,但他们的文化面貌并不一致。”[4]

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文化关系可能的确比我们设想的要复杂得多。但随着今天日益丰富的考古材料,已有可能对夏商时期长江中游的文化格局作出基本的判断。而只有具体该地区各时期文化动态的变化,才能更为客观地揭示两区域之间的关系。

虽然中原与长江中游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不晚于城背溪文化时期即已开始,并在龙山时期王湾三期文化对南方文化加剧,但江汉地区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早期的文化,大多可能仍然是石家河文化的延续[5]。中原文化摧毁南方地区文化体系并取代一些地区土著文化,差不多发生在二里头文化第三期[6]。笔者根据这两处遗址鬲的出现及其形制、平底三角形扁足盆形鼎等遗物特征,以为其年代约在二里头文化第三期。

所知二里头文化在江汉地区的分布极不普遍,所见遗存亦不丰富。除了在一些地点偶见有这一阶段的遗物外,二里头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沿线鄂北地区。分布于长江之北的盘龙城与荆南寺遗址虽然至二里冈文化时期已成为两个重要地点,但在二里头文化时期聚落的规模并不大。盘龙城遗址[7]目前仅在南城垣、王家嘴等地点发现二里头文化阶段遗存。其陶器以夹砂灰、灰黑陶为主,器类中鬲、鼎、深腹罐、豆、大口尊数量略多,至较晚阶段已有鬲、鼎、罐、甑、爵、、杯、簋、盆、豆、壶等。陶器的陶系、器类、纹饰均与二里头文化近似,但也有一些个性特征,如陶系中红陶的数量略多,器形上鬲口沿较平而唇部较尖,鬲裆较平甚至下垂,大口尊的肩部不甚明显,等等。这些个性有的还为本地区二里冈阶段文化所继承。从文化性质来看,盘龙城遗址的二里头文化应是二里头文化直接传播的结果,它应是二里头文化在长江中游的一个地方类型。荆南寺遗址[8]中二里头文化时期遗物性质可能较为复杂,陶器中二里头文化因素有鬲、扁足鼎、大口尊、花边圆腹罐、深腹罐等,其特征与二里头文化陶器极为接近。但该遗址这一时期也可能包含大口红陶缸、米粒纹釜、小平底凸肩罐等地方因素[9]。我们目前还难以判断二里头文化时期荆南寺遗址的性质。总的来看,盘龙城与荆南寺二遗址这一时期文化表现出较多的内在联系,如二者都分布在距长江北岸不远的小水系近旁,都以典型的中原文化因素及其变体为主体,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阶段都开始较多出现以红陶缸为代表的土著文化因素。推测二里头文化应当是由豫东南经大悟、孝感一带[10]传播至盘龙城,而后逆江而上至荆南寺遗址。

鄂北地区二里头文化遗存见于襄阳王树岗、钟祥乱葬岗以及枣阳墓子坡等地点。王树岗遗址[11]陶器以灰褐陶为主,器类中罐、盆、大口尊较多,其他见鼎、簋、豆、杯、高领罐等,某些陶器如大口尊、深腹罐、鼎特征与二里头文化同类器基本一致,是长江中游地区同时期诸遗址中二里头文化因素较典型的一处。该遗址年代的主体仍然在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但上限可能更早一些。乱葬岗遗址[12]出土陶器有主要有鼎、鬲足、大口尊、盆、盘、豆等,各器类几乎在二里头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可比器,但器物特征又与二里头文化存在一定区别,如陶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1,什么是商朝文化兴盛的重要标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甲骨文是商朝文化兴盛的重要标志。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常识文化篇。

  • 司母戊鼎和甲骨文能反映商代历史的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司母戊大方鼎整体通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4厘米,重达832.84千克。大方鼎呈长方形,有两个立耳,腹下连接四个中空的柱足,两耳外侧装饰一对虎嗜人纹,鼎的腹部装饰有饕餮纹等图案。腹的内壁铸有“司母戊”三个字,所以,它的全称是:“司母戊大方鼎”。那么,大方鼎是商代后

  • 传统的商文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是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因而对经济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在我国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通过不断的沉淀、积累,形成了我国的文化传统。我国传统文化及其

  • 为什么说商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商,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当时的文化,技术在世界上已经很先进。比如有完善的文字系统甲骨文,有历法以便于耕作,在天文学领域,当时的人记录了很多日食月食,现在用计算机模拟天体模型,都非常吻合,青铜器制作也非常优良。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统一的大国。

  • 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历程(商朝 周朝 隋唐 宋朝 明清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是大禹创建的夏朝,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当时就有一部分有能力的人,成为奴隶主,贫穷潦倒的人,就去给奴隶主做工,奴隶主给奴隶发工资,但奴隶要听奴隶主的所有旨意。奴隶主就作为商人,在当时,主要出售家里的东西,当时的社会,还是很原始的。接着,夏朝的夏桀昏庸无能,被推翻了,然后,几个朝代都发展重

  • “商代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

  • 关于商丘的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早在一万多年前,三皇之一的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人工取火,人类从此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远古时期商部落曾在此聚居,这里的人们最早开始商业贸易,使商丘成为商人、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商丘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五帝中的颛顼、帝喾起,经商汤的商朝,西周时的宋国,西汉时的梁国,皆把商丘作为国都,宋朝又把商丘

  • 商朝文化兴盛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文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商朝文化兴盛的重要标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有学者认为,商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重视占卜。甲骨文就是商朝王室用于占卜吉凶的,记述的内容主要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文15万片以上,其中发现了4500个字,已经有约2000个字被专家们辨

  •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中国文化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夏的历史可考不多,标志无法确定。勉强算的话,夏历中国阴历的雏形。商的中国文化标志:(1)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青铜器其礼器一直传承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如:盛世铸鼎(2)文字甲骨文和现代汉字是一脉相承的西周是现在我们汉文明的根(1)宗法制度中国人的祭祀三服五服就来自己西周的宗法中华几千年不散的观念宗族观念(2

  • 有位著名考古学家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但有人提出了疑问商周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商代历史的认识.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奴隶社会内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