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孙悟空第一次借到的芭蕉扇,为什么能欺骗到他的眼睛?

孙悟空第一次借到的芭蕉扇,为什么能欺骗到他的眼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01 更新时间:2023/12/11 19:26:11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铁扇公主为何能用假扇子骗过孙悟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铁扇公主有把扇子确实是来自太上老君的兜率宫,想知道铁扇公主和太上老君是什么关系还得从五百年前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说起。

当年孙悟空逃出八卦炉一脚蹬翻了炉子,一块炉砖落在了凡间形成了八百里火焰山。因为这件事,兜率宫一个看守炉火的道人也被贬下界,做了火焰山的土地。

这个土地和其他的土地不一样,别的土地都是孙悟空召唤才肯出来,而且只提供情报不提供行动上的帮助。这个土地是主动出来的,不但提供情报,还帮助孙悟空、猪八戒打妖怪,说他好斗也不为过,显得非常的另类。

而且这个土地出现的时机非常的蹊跷。他是在孙悟空借来假的芭蕉扇之后才出现的。我们的注意力往往只注意到孙悟空第一次借到的扇子是假的,却忽略假扇子也是一件宝贝。

行者果举扇,径至火边,尽力一扇,那山上火光烘烘腾起,再一扇,更着百倍,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渐渐烧着身体。行者急回,已将两股毫毛烧净,径跑至唐僧面前叫:“快回去,快回去!火来了,火来了!”

这把扇子一扇下去,山火就起来了,再扇更旺,三扇,火有千丈之高。这段文字很容易让我们理解成火焰山本就微熄的山火,在这扇子扇出风的助力下的死灰复燃。

但如果不是山火复燃,是扇子扇出了此效果呢?用扇子扇出火,在几年前曾经发生过一次:

那魔慌了,将左手擎着宝剑,右手伸于项后,取出芭蕉扇子,望东南丙丁火,正对离宫,唿喇的一扇子,搧将下来,只见那就地上,火光焰焰。原来这般宝贝,平白地搧出火来。那怪物着实无情:一连搧了七八扇子,熯天炽地,烈火飞腾。

以上这段是平顶山莲花洞金角大王用芭蕉扇扇出的效果,和孙悟空扇出的这把火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有火焰山打底,孙悟空扇出的这把火更厉害。

这两个相同的效果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极有可能,铁扇公主的这把“假”扇子就是来自兜率宫,扇子落到铁扇公主的手上,很可能就是当年守卫八卦炉的道人在孙悟空蹬翻八卦炉的时候把扇子弄掉了,和炉砖一起掉在了火焰山,恰恰被前来救火的铁扇公主捡到。

而看守八卦炉的道人因丢失了兜率宫的宝物,不得不下界来寻找,由于原土地被烧死,他就顶替了这个位置(别人熬不住高温,守炉的道人常年守炉,能耐高温)。扇子的下落是找到了,但这种兜率宫流出的宝物岂能说要就能要回去的,(一个扇起火焰,一个扇灭火焰,正好控制火焰山的供奉)所以炉火道人悲剧了!这也能说明一个火焰山的土地为啥对几千里的铁扇公主和牛魔王的情报了如指掌。

强行要回扇子他是没这个本事的,就在自暴自弃要放弃的时候,孙悟空借来了这把假扇子。土地(炉火道人)趁机以献斋为由,拿走了扇子。

说了半天“假”扇子,那真扇子又是来自何方呢?芭蕉扇其实是个物品特性的泛称,就跟玉净瓶一样,观音菩萨有个玉净瓶,太上老君也有一个,大家都可以叫玉净瓶,同样的,同是出自芭蕉树(树不是同一颗树),大家都可以叫芭蕉扇。

这个扇子和老君的扇子功能相反,并不能帮助老君炼丹,铁扇公主灭火的扇子不可能出自兜率宫,所以扇子是人家铁扇公主自家的。

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罗刹是佛教的一股重要势力,是指佛教中的恶鬼。这样的一个佛教势力有个宝贝传承也很正常。有人可能会说,这个并不算强大的势力能有这么强大的法宝?其实作为战斗法宝,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是有巨大缺陷的,那就是怕定风珠。而这种珠子并非独一的物品,西游记中灵吉菩萨有,唐僧的锦斓袈裟上也有,所以这并不算厉害的法宝。

牛魔王和铁扇公主之所以霸着“假”的扇子不还,跟他们的孩子红孩儿修炼三昧真火有着莫大的关系。有了这把扇子,完全可以控制火势的大小,红孩儿修炼起来就会事半功倍。等到红孩儿练成三昧真火,这把扇子用处也就没那么大了,最后拿来忽悠孙悟空了正合适。如果“假”扇子只是普通物件,没有灵气的宝物那是骗不了孙悟空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明十三陵裕陵的规模有多大?只花了4个月就建设完毕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明十三陵中的裕陵就是“叫门天子”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朱祁镇的“功绩”大家都懂的,他的陵墓也建设的比较小,4个月就造好了,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英宗朱祁镇,宣宗长子。宣德二年(1427年)十一月十一日生,三年(1428年)二月六日立为皇太子,十年(14

  • 让刘姥姥好奇的东西是什么?它如何预示王熙凤的下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贾琏为何会对平儿调情?为何又是王熙凤人生悲剧的开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晴雯会被定义为狐狸精,主因在于她的哪个大缺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除了秦可卿之外,贾珍为何会为尤三姐的死伤心流泪?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如果刘备从汉中出兵,能与关羽一同夹击并斩杀曹军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已威震华夏,刘备为何没有趁机灭掉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刘备让关羽发动战争,只是局部战争,为了配合争夺汉中。主战场在汉中,

  • 贾母究竟有没有偏心?为何她不愿为贾迎春出这个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端午节为什么要驱五毒?所谓五毒到底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毒月”、“恶月”。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驱五毒?所谓五毒到底是什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为这时候天气越来越热,雨水渐渐增多,人们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许多昆虫也都出来活动。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驱赶瘟疫毒虫的日子。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

  • 王振如何从一个小太监成长为权倾朝野的宦官?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二》记载:明太祖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置宦者不及百人。尝镌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朱元璋将宦官不得干政定为了祖训,是后来的皇帝们不可更改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王振如何从一个小太监成长为权倾朝野的宦官?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鉴于前朝宦官干政的后果,就

  •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其实这个习俗古时候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