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杂剧是如何发展的?详解元杂剧的发展史

元杂剧是如何发展的?详解元杂剧的发展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19 更新时间:2023/12/26 1:34:45

想知道元杂剧是如何发展的吗?它的最初出现大致是在金末元初,其间它经历了从不完备到完备的发展过程。杂剧体制的完备、成熟并开始兴盛起来是在蒙古王朝称元以后。到了成宗元贞、大德年间,杂剧的创作和演出进入鼎盛时期。

杂剧最初流行于北方,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遍布河南、河北。受方言的影响,它有不同的声腔流派,魏良辅《南词引正》说杂剧声腔有中州调、冀州调和小冀州调。这种北方声腔的剧种,很快流行于全国。

元人夏庭芝撰著的《青楼集》记述了元代140多个著名戏曲演员(其中男演员30多人)的活动事。《青楼集》成书于至正十五年(1355),后又有增订,其时距元亡不远。它的记述说明元代的杂剧演出由北方发展到南方,遍布各地。

后杂剧开始南移,当时在江南溧阳作官的元淮就有诗咏及马致远《汉宫秋》和白朴《梧桐雨》等剧本,这时距元贞元年只有四、五年,而到元贞、大德年间,杂剧已是“举世行”,关汉卿、白朴等人的作品也已是“天下流行”了。

元杂剧繁荣的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作家和作品。在元代的各类文学作品中,杂剧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最为广泛。在元代各类文学作品中,也只有杂剧作品取得的成就最高。

元代杂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文学较广泛而深入,尤其突出的是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普通人民普遍地被写入作品,乃至成为主要的正面人物形象,扩充和提高了宋代话本在这方面开拓的新领域。

元杂剧的很多作品抨击封建统治阶级的官僚、豪绅以及他们的帮凶、爪牙对普通人民的迫害和剥削,同时歌颂普通人民对封建统治集团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反抗。

其中杰出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通过受冤屈的窦娥形象控诉被认为是世界的主宰——皇天后土:“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更是表达了十分强烈的反抗精神。

元杂剧是一种包含有“唱”、“念”、“做”......的戏剧样式,它的剧本描写人物故事则主要通过歌唱和念白。一些优秀剧本的唱词都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诗剧的色彩。

念白部分由于受唐、宋以来的戏剧传统的影响,常有插科打诨,颇富幽默趣味。

元杂剧也经历了自盛而衰的过程,大体同这个过程相当,杂剧作家的创作活动,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约为元世祖至元初至成宗大德末年。这是人才辈出、作品争奇斗妍、各竞异彩的繁荣时期。

除了关汉卿、王实甫和白朴、马致远这几位著名作家外,还有高文秀、纪君祥、杨显之、石君宝、尚仲贤、李好古、李文蔚等。其中活动年代较早的作家是关汉卿、白朴、石君宝、李文蔚、杨显之等。

后期约自武宗至大年间至元末。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作家虽还不断出现,作品也产生不少,并且其中郑光祖、宫天挺等人的作品还有一些特色,但总的成就远不及前期。

大致从英宗正统年间以后,就明显地呈现衰微状况。这一时期还有一个特点是创作中心由大都移向临安(今杭州)。

到了明代中叶以后,杂剧的演唱逐渐失传,顾起元《客座赘语》中说:“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宴会、小集多用散乐,或三四人或多人唱大套北曲”;“若大席,则用教坊打院本(即演杂剧),乃北曲大四套者”;“后乃变为南唱……大会则用南戏。”

据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在万历以前杂剧演唱已经罕见,他于嘉靖末年聘请当时唯一精通北曲的老艺人顿仁教授女伶唱元杂剧;还记顿仁说:“此等词(指杂剧)并无人问及。”

到了清代乾隆末年,叶堂《纳书楹曲谱》所收的可唱的元人杂剧(包括元明之际的作品)计有15种。

这15种杂剧大抵每种只能唱一、二折,能够演出的更少。在能演出的折数中,以关汉卿的《单刀会》第三折(“训子”)和第四折(“单刀”)最为流行。

但戏曲史家认为《纳书楹曲谱》所记乐谱(工尺谱)已非元杂剧原来唱法,而是所谓“元曲昆唱”。在元杂剧演唱方法失传或基本失传的同时,剧本也大量地散佚了,但流传下来的仍有不少。

有关杂剧作家、作品的著录,自元末就开始。钟嗣成《录鬼簿》著录作家152人,作品450余种。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补充著录元明之际的作家71人,作品156种。

到了明初,杂剧剧本还保留很多,李开先《闲居集?张小山小令后序》记载:“洪武初年,亲王之国,必以词曲一千七百本赐之”。从现存元杂剧中不少来自明代“御戏监本”和“内府本”这一迹象来看,李开先说法或许有所根据,而“一千七百本”中当有大量杂剧剧本。

洪武时候的一位“亲王”,朱元璋的儿子朱权著《太和正音谱》,就著录了元代以及元明之际杂剧作家191人,作品560余种。李开先还说他藏有杂剧千余种。自那时以来,大量散佚,今存作品约计只有李开先所藏的四分之一。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清朝妃子为什么都要带着长长的指甲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妃子为什么都要带着长长的指甲套?其实这些甲套除了好看和保护指甲之外,更多的是为了方便皇帝。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长指甲套的功效最直接是保护指甲论起满清王朝时期后宫妃嫔们人均佩戴长指甲套的原因,首当其冲的一点即是保护指甲;长长的指甲套除去上面所镶嵌的各色宝石之外,其本身

  • 刘备控制徐州的时候,为何被吕布非常轻易地抢走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寄人篱下的吕布为什么能非常轻易地抢占刘备控制的徐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兴平二年(195年),陶谦将徐州让给了刘备。刘备控制徐州的时候

  • 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是什么?跨域了多少省市?京九铁路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京九铁路,这条连接北京、上海、香港、澳门等9个省市的铁路干线,被誉为“中国跨省市最多的铁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条神奇的线路,了解它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作用。一、京九铁路的地理位置与特点京九铁路北起北京西站,南至香港红磡站,途经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广东、香港等9个省市,全长约

  • 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在哪?是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这里既有美丽的海滨风光,也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神秘的海域,探寻北仑河口的魅力。一、北仑河口地理位置与特点北仑河口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地处东海沿岸,东临台湾海峡,西濒杭州湾。这里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南点,距

  • "李氏当有天下"的谶纬出现时,隋炀帝为何没怀疑李渊?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隋朝(581年~618年)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享国三十七年。公元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繁荣局面。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氏当有天下”的预言出现后,隋炀帝为什么没有先怀疑

  • 孙悟空在真假美猴王事件之后,为何不找观音菩萨了?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老古话说的"竹子开花,马上搬家"是什么意思?有何可怕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竹子开花,马上搬家”是什么意思?竹子开花到底有何可怕之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吧小编一起看下去。竹子应当算作是草的一种,可以很好的适应当下的环境,而且这种植物是喜欢成片生长的,郁郁葱葱的竹林具有非常强的观景性。就比如说我们在电视剧当中,经常看

  • 狄仁杰有着再造大唐之功,但为何他没能进入凌烟阁?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作为唐朝知名度最高的宰相之一,狄仁杰为什么

  • 唐朝武周时期,武则天对小女儿太平公主有多宠爱?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旧唐书·武攸暨传》:“太平公主者,高宗少女也。以则天所生,特承恩宠。二十余年,天下独有太平一公主,父为帝,母为后,夫为亲王,子为郡王,贵盛无比。永淳已前朝制,亲王食实封八百户,有至一千户;公主出降三百户,公主加五十户。太平食汤沐之邑一千二百户,圣历初加至三千户。”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唐朝武周时

  • 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在哪?是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这里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领略鸭绿江口的魅力。一、鸭绿江口地理位置与特点鸭绿江口位于中国东北部,东临朝鲜半岛,西濒中国东北三省,南界黄海,北靠鸭绿江。这里是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北点,距离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