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虽没能"克复中原",但他北伐的战果有多辉煌?

诸葛亮虽没能"克复中原",但他北伐的战果有多辉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3/12/22 18:36:08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北伐,战果有多辉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公元228年,曹魏痛失陇右三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以闪电战的方式,一举将陇右三郡(天水、南安、安定)收入囊中,这令曹魏“朝野震惊”,乃至于曹睿都迫于形势而御驾亲征,这是为什么呢,陇右三郡有这么重要吗?答案是“非常重要”。从人口来看,陇右地区有充足而彪悍的人口,这正是三国时期各方拼命争夺的关键资源。从马匹来看,陇右地区是最优质的战马产区,西凉军为何天下无敌,靠的就是骑兵的冲击力。从粮食来看,陇右地区小麦高产而又稳定,可以为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供应。从交通来看,陇右地区有大型河流,可以提供漕运,虽然不如荆州那样四通八达,但总比崎岖难行的山路要强百倍。痛失如此重要的陇右三郡后,两国实力此消彼长,无怪乎,曹睿要御驾亲征。

第二,公元231年,卤城之战的“甲首三千”。卤城之战发生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过程中,《汉晋春秋》《资治通鉴》等史书均记载蜀军大获全胜,战果之一是获“甲首三千”,那么,“甲首”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有人说是“军官头目”、有人说是“穿铠甲的士兵”,不管是哪种说法,“甲首”都意味着军中精锐,如果是第一种说法“3000个军官头目”,那魏军要全军覆没了,这不太可能,因此,只能是第二种可能性,即“3000穿铠甲的士兵”。在三国那个生产力严重倒退的时代,并不是每个士兵都可以成为“带甲之士”,官渡之战中,袁绍拥兵10万,却只有1万铠甲,仅有10%的披甲率,诸葛亮北伐时的魏军披甲率无可稽考,但总体上不会有太大改观,按照同样比例计算的话,“甲首三千”对于曹魏来说,的确是一次重创,这样看来,司马懿后来坚持“龟缩战术”,正是惧怕再遭受类似惨败。

第三,公元231年,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战死。蜀汉有“五虎上将”,与之相对应,曹魏有“五子良将”: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张郃。公元218年乐进去世,公元221年于禁去世,公元222年张辽去世,公元227年徐晃去世。也就是说,当时间来到公元231时,曹魏的“五子良将”已经仅剩张郃尚在人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堪称曹魏“军中图腾”的张郃,却在抵御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过程中不幸战死,这对于曹魏而言,无疑是重大损失。更令曹魏无法接受的是,张辽、徐晃、于禁、乐进只是自然死亡,并没有死在战场上,而硕果仅存的张郃,居然在战场上壮烈牺牲,这种打击和恐慌,更是对曹魏的巨大精神打击。

第四,公元234年,司马懿“龟缩”丢失大国尊严。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司马懿与诸葛亮彼此已不陌生,司马懿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吸取以前惨痛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了“龟缩不出”战术,甚至宁可接受“穿女人衣”这样的奇耻大辱,也不敢再出城与诸葛亮野战,至于后人所称道的“千里请战”,貌似体现了司马懿的睿智,实则把曹睿和司马懿的“畏蜀如虎”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样一对君臣,让坐拥九州之地的魏国“大国尊严”全无。很多人可能会说,在战争中采取“坚守不出”策略,这不是常有之事吗?这话不假,但问题在于,这一般是兵力较弱的一方才采取的战术,而司马懿10万兵力VS诸葛亮5万兵力,却采取了“龟缩战术”,这实在是军事史上一道奇葩的风景线。

结语:由此以观之,诸葛亮北伐战果辉煌,曹魏损失惨重,并不是很多哗众取宠者所言“诸葛亮收获寥寥”、“曹魏不痛不痒”,此类观点的本质是“成王败寇”思想,其逻辑是,诸葛亮没能“克复中原”,所以肯定水平不咋地。实际上,这种逻辑是错误的,评价历史人物,还是应该全面、客观、公正地去分析,绝不能简单的“以成败论英雄”。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建文帝失败的原因真是他本身的性格"仁孝软弱"吗?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东吴的灭亡时间为什么要比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灭亡的时间为什么比盟友季汉(蜀汉)晚了将近十七年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景耀六年(263年),曹魏灭亡季汉(蜀汉)。在很多人印象中,

  • 历史上令妃真的住在延禧宫里吗?延禧宫有哪些主人?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延禧宫属于紫禁城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六宫区的东南下角。那么历史上令妃真的住在延禧宫里吗?延禧宫有哪些主人?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发展历史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延禧宫建立,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清代又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 老古话 "男不娶五,娶五命苦,女不嫁六,嫁六福休"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信奉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间是不可以自由恋爱的,那么老古话说的“男不娶五,娶五命苦,女不嫁六,嫁六福休”是什么意思?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吧小编一起看下去。媒婆的形象,最早起源于神话故事中,掌管姻缘的一个神仙——月下老人,即月老。有趣的是,在民间从事这一行业的男性,也叫这

  • 除了牛魔王后来在取经路上出现过,其他五圣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古代的"东床"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的“东床”是什么意思?出自于哪个典故?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吧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晋之时,“王与马,共天下”,王家是可与皇族齐名的大家族,也叫“氏族”。当然,当时的氏族并不只有王家,还有桓家,还有庾家,还有“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谢家,就是谢眺、谢灵运他们

  • 从对褚遂良的遗言来看,唐太宗希望他怎么做?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对褚遂良所留的遗言有什么

  • 刘备一直将张飞的哪件事记在心上,到死都无法原谅?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虽是“结拜兄弟”,但张飞干的这件蠢事,刘备至死都无法原谅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是关羽,在两兄弟中,刘备显然更看重关羽,他在多次战争

  • 贾母为何非得自己大动肝火的亲自主持禁赌活动?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为何"封禅永理"才是刘备的终极追求,而不是匡扶汉室?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其实并不想匡扶汉室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刘备小时候,家里有一颗桑树,长得像极了车轿,刘备跟村里孩子们玩过家家的时候,自己总是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