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秦国真的杀了150万人吗?

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秦国真的杀了150万人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081 更新时间:2024/1/19 12:34:51

根据历史记载,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非庞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人开战。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战国时期的实际战争规模有多大?秦国真的杀了150万人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的是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度,每次干仗都是全民总动员,战争规模自然很大。乍听这种说法挺有道理,可仔细分析却又不是这么一回事。

大规模战争的前提是国内必须要有足够人数的成年男子。根据一些史料中所提供不太确切的数字,战国中期齐国人口约500万,秦国人口约600至700万,赵国人口将近300万……所有诸侯国加起来总人口约2500万至3000万左右。按照这些数字再结合全民征兵制度,各国拥有数十万人的军队似乎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可问题是,当时这些诸侯国有没有这么多人呢?

以齐国为例,《战国策》中提到齐国国都临淄有七万户,以至于临淄的人们“摩肩接踵”、“挥汗如雨”。按照一户五人的算法,临淄总人口约为35万。这个人数对现代城市来说毫不起眼,可在战国时期却是难以想象的数字。以当时的生产力、运输条件,要长期供养一个拥有35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是一件难度很高的事情。要知道即便到了将近一千年后的唐朝极盛时期,唐长安城人口也只有100余万。而且由于长安人口承载过重,唐朝皇帝不得不在长安洛阳之间来回奔波,以减轻长安的粮食供给压力(也有一部分是出于政治原因)。唐长安城是整个帝国的国都,而战国时期的临淄仅仅是诸侯国的国都,不断面临战争压力的齐国临淄人口规模能达到极盛时期唐长安城的三分之一?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由此可见,战国时期的人口数据存在很大水分,实际人口应远低于2500万至3000万这个数字。

退一步说,即便战国时期人口真有那么多,各国能出动那么庞大的军队吗?答案是也不可能。

以秦国为例。假设秦国总人口为650万,男女比例1:1,男性人数就是325万。如果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男性占当时男性总人数的75%,那符合参军年龄的还有227.5万。宗室、官吏、里正、伍老、特殊工种、残疾人(战争时期残疾人数较多)等群体无需服兵役,扣除掉这些人之后,剩下符合标准的顶多180万。但这些人并非一股脑儿全部要被征召去打仗,古代也没那么不人道。一般情况下,每家每户只需要一名成年男性去服役,其余的在家乡从事生产。因此,这180万人中需服役的最多三分之一,也就是60万。

如果秦国常备军为60万,那么“长平之战”中秦国出动60万人可能吗?所有士兵都派上一线,地方上难道不需要军队镇守吗?更况60万大军在前线对粮食、物资的消耗根本不是区区几百万人能供养起的。所以即便是粗略计算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被严重夸大了。

事实上,夸大人数的情况在当时的历史资料中随处可见。比如根据《史记》中的数据,秦国从公元前364年至公元前234年期间,共参加大型战役15次,其中有14次杀敌数超过2万,有4次超过10万,最多的是“长平之战”坑杀40万赵军。按照这些数字统计,秦国在长达130年的时间里共杀伤敌人将近150万。那么秦国自己在这130年里又该损失多少人呢?“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就算秦军特别能打,伤亡100万怎么都得要。可是越到后期,秦国出动的军队人数就越多,这显然不符合人口规律。

类似情况还有西汉初年的“白登之围”。根据《史记》记载:“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高帝於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这段是说匈奴冒顿单于率40万精兵将汉高祖刘邦围困在白登山。可问题是,以当时北方地区的生产力和生存环境,匈奴可能凑出40万大军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读史可以明智”,但并非史书中所写材料都是金科玉律。受政治环境以及史官个人好恶等因素影响,即便正史也会出现一些偏坡之处,所以我们读历史不是毫无辨别地全盘接受,而是要加以分析辨别。历史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类场景很多时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会重现。从历史事件中寻找答案,“以史为鉴”往往能让我们的人生受益无穷。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秦腔一般是怎么表演的?秦腔的表演特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秦腔一般是怎么表演的?秦腔的表演特点有哪些吗?其实秦腔的表演技艺非常丰富,身段和特技应有尽有,常用的有趟马、拉架子、吐火、扑跌、扫灯花、耍火棍枪背、顶灯、咬牙转椅等。神话戏的表演技艺,更为奇特而多姿。这些技巧的运用是为了烘托舞台气氛,增强戏剧效果。秦腔的演出是以唱、坐、念、打为中心的综合表演。

  • 若是刘备统一天下,他有可能会做出诛杀功臣之事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果刘备统一三国,刘备会杀有功之臣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纵观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其实大规模诛杀功臣的情况并不多见,最为著名者便是刘邦和

  • 为什么说朱厚照同样非常重视和享受皇帝的权力?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了

  • 魏延和姜维都驻守过汉中,但为何两人的结局各不相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时期,魏延镇守汉中十余年无事,为何姜维却连30天都守不住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外部因素,主要便是曹魏对于汉中的态度,以及蜀汉在汉中

  • 清朝时期,侧福晋和庶福晋有哪些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福晋这个称呼是清朝独有对贵妇人的称呼,那么其中侧福晋和庶福晋有哪些区别?哪个权利更大些?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清朝是由满人建立的政权,福晋一词就是源于满语的称呼,在清朝只有亲王、郡王、亲王世子的老婆才能被称之为福晋,其余爵位的老婆只能被称之为夫人,所以其实福晋这

  • 明朝丐帮门派花子门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如何被剿灭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有句诗写得好: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明朝很多人吃不上饭,变成了乞丐,那么丐帮门派花子门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如何被剿灭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吧小编一起看下去。明朝成华年间,由明宪宗朱见深统治管理,总体来说他是一位明君,在位期间平复两广,罢黜西厂,合理管控国家经济,使得国库充裕。然而封建社会的管理方

  • 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风水文化博大精深,那么老古话说的“门口不放三物,院内莫栽三树”是什么意思?其实这句话是说,不要在家门口放置三种物品,也不要在院子里种植三种树木,如果放了就会招来厄运和不祥之事。在农村和郊区,每户人家都有一扇门,这是展示自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再贫穷也要有一个像样的门面。但是,大门不仅仅是家庭

  • 钟粹宫的名字有哪些讲究?是给谁住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钟粹宫的名字有哪些讲究?是给谁住的?钟粹同钟萃,古代是汇集精华、精粹的意思。隆庆五年(1571年)改钟粹宫前殿曰兴龙殿,后殿曰圣哲殿,为皇太子居处,后复称钟粹宫。钟粹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钟粹门,前院正殿即钟粹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前出廊,檐脊安放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跴斗拱

  • 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感宣泄,足以让林黛玉赢了王熙凤?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元曲的衬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那么元曲的衬字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其实衬字就是在曲律规定必需的字之外,增加的字。也有称为垫字。曲可加衬字,是它与词或诗的主要区别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小令所用的衬字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