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说贾母保护了林黛玉,但也给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为何说贾母保护了林黛玉,但也给她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4/1/20 1:58:33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贾母做的这个决定为何会最大限度保护林黛玉,但也对她伤害最大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贾母在林黛玉身上做过很多的决定,比如在林黛玉母亲一去世之后,贾母就派人把林黛玉接到贾府。初次之外,贾母还对林黛玉在贾府的生活起居也做了各种决定,她把林黛玉安排在自己身边,和贾宝玉平起平坐,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贾母看似为林黛玉做了很多不错的决定,但也有一些不好的决定。比如说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来信说,身体欠安,想让林黛玉回去后,贾母的决定是定要让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去,务必还要带她回来。

贾母对林黛玉回去看林如海,从人员安排上的选择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个好坏参半的决定,之所以是好坏参半,那都是从对林黛玉的影响来判定。

林黛玉父亲病重,想念亲生女儿,让她回去也是理所当然。但贾母对林黛玉回林家时,指定要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去,还要把她再带回来。贾母对贾琏的这个要求里,其实就隐藏着她暗地里想最大限度保护和林黛玉,可同时也对林黛玉造成了最大的伤害。

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去,首先路途上,人身安全问题就可以让贾母放心,这林黛玉平平安安到贾府,贾府把她送回去必然也要平平安安的送回。

其次,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去,其实代表的就是贾府的门面工程。贾琏在贾府是贾赦一支的嫡子,贾赦当甩手老爷的份,贾政更是不爱参与家务事,贾府的外头上的总负责人就是贾琏。

贾琏陪林黛玉回去,就证明了林黛玉在贾府是非常受到重视的,且把贾琏这样重要的人物指派负责林黛玉回去,其实也是非常给林家面子增光的事。

林黛玉这回回去,并不是单纯的回家,而是林如海病重才叫林黛玉回去的。因此,林黛玉回家之后,可能面对的就是要和林如海天人永隔,成为真正的孤儿。

贾琏的在场,其实就是想给林黛玉起到一个主心骨的作用,不管林黛玉要面对多少自己不曾操心过的事情,通通都有贾琏帮着出面料理。

更主要的一个事就是林如海的资产问题,林如海作为巡盐御史多年,在一个肥水丰厚的职位上,本身的职位福利就是不错,其他的业余收入应该也是不少。林如海在子嗣上只有林黛玉是亲生的,肯定把资产都留给林黛玉。

林如海虽然可以把资产都留给林黛玉,可林家的其他旁支完全可以收养林黛玉,从而霸占林黛玉的财产。要知道史湘云父母不在之后,可是都是投靠叔叔家过活的,每天点灯熬夜的做针线活。

史湘云的遭遇就是因为她是孤儿,而林如海不在人世后,林黛玉也是一个孤儿,林家的本家人完全有理由收养林黛玉,还落个好名声。可贾琏陪着林黛玉回来的,那么事情就不一样了,林黛玉并不是没有去处的,她的外祖母还特意派人一路护送她,陪着她料理各种事情,对于林黛玉,贾府必然还是要接回去的。

贾琏的存在,让林家的其他有想法的人对都不敢对林黛玉有所行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贾琏在林家忙前忙后,最后把林黛玉也一并带回贾府去。

贾母安排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去,其实就有这样一层意思,让林黛玉的负责的人情关系中轻松解围,这样就最大限度的对林黛玉起到保护的作用。

但贾母安排贾琏护送林黛玉的决定,其实也给了林黛玉最大的伤害。贾琏从林家回去之后,就碰上了贾元春当上妃子,还可以回家省亲的大事。

省亲是个非常大的事,大到要每天大把大把的银子花出去,这银子哪里来呢?贾府的经济已经是亏空多时,省亲的巨款哪里来呢?林黛玉继承的林如海的银子就被拿出来用了。

除了这些,贾琏在和王熙凤说悄悄话时也特意提到,哪里再去发个三五万的财呢?贾琏作为外主管,在钱财上的往来都是有数的,能让他发横财的也就护送林黛玉回林家拿回。

林黛玉从林如海那里继承了一大笔的银子,可银子都被贾琏贪了和用在省亲活动,真正到林黛玉的手上的则一毛也没有。林黛玉在贾府的银钱用度都是和其他姑娘的一样的标准,偶尔贾母给点零花钱就这样。

没有大笔资产傍身的林黛玉,本就内心多忧思,又对自己的未来渺茫,各种外忧内患下,其实给了林黛玉非常大的伤害。

因此,贾母定要让贾琏护送林黛玉回去,还务必把她带回的这个决定,其实是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林黛玉,可也给林黛玉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对于秦可卿婚内出轨一事,贾蓉的报复方式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曹操为何饶恕蔡文姬的丈夫董祀,还给予她御寒衣饰?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枭雄曹操,宁可负天下人,为何却唯独不负蔡文姬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一年,枭雄曹操正在府中宴请宾客,就在众人喝得正尽兴之际,侍从慌

  • 张鲁想要归降的是曹操,为何刘备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何张鲁宁愿归降曹操,也不愿归降刘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15年,汉末军阀强人曹操领兵十万攻打汉中之地,割据于汉中之地的张鲁听闻

  • 大足石刻中五山造像特点有哪些?"五山"摩崖造像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想知道大足石刻中五山造像特点有哪些吗?“五山”摩崖造像建成后,除世俗装绚、培修外,直到十九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年,当地民众才在造像区旁增刻观音、山神、天公地母等少数几个小龛。现基本上保持了唐、宋时期造像的规模和风貌。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简称"五山")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

  • 曹丕真是心胸狭隘之人吗?哪两个例子说明他"小心眼"?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丕有多“小心眼”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丕是曹操的次子,曹魏开国皇帝,历来大家对于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较为熟悉,因此对曹丕的印象是刻

  • 秦朝负责制作兵马俑的人是谁?为什么会有这么杰出的工艺?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秦朝负责制作兵马俑的人是谁?为什么会有这么杰出的工艺?其实兵马俑的制作工匠是处于秦帝国社会下层的一批陶工。这些陶工有的来自宫廷的制陶作坊,有的来自地方的制陶作坊。从陶俑身上发现的陶工名有80个,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陶工。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先用陶模做出初胎,再覆盖一

  • 林黛玉每日吃着名贵补药,为何却说她去世是必然的?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王伦作为梁山的创始人,为什么却无法走到最后?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此人本是梁山第一头领,绰号文雅却心胸狭窄,最后被林冲一枪杀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伦是梁山的创始人,是文中的关键人物,也是引出后续剧情

  • 花袭人对王熙凤的好奇主要表现在哪个问题上?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唐三彩马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具有巨大的投资保值潜能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在唐三彩里,马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唐三彩马是唐三彩陶器中最常见的题材。一般作为随葬品,在唐代非常盛行。其实马在唐朝之所以受到重视,与李唐王朝本身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有关。唐朝末年,由于国力日衰,三彩陶器生产开始逐步萎缩,包括三彩马在内的器物质量大不如前。宋辽时期各地仍有三彩作坊存在,但工艺和装饰已与唐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