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摊丁入亩是什么?为什么能让士绅们集体跳脚?

摊丁入亩是什么?为什么能让士绅们集体跳脚?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64 更新时间:2023/12/13 23:25:56

众所周知清朝的雍正帝为康乾盛世作出了非大的贡献,其中摊丁入亩是很重要的一项国策,那么这项政策具体是什么呢?为什么能让士绅们集体跳脚?下面历史吧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为什么要摊丁入亩

说到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就不得不提到明朝了,历史上明朝统治者为了拉拢士绅(在职或已退休的官员、取得功名但尚未做官的读书人都在此列),对其多加拉拢,给予其各种特权,进行税收优免,后来发展到明朝中后期时,士绅们更是通过种种手段达到了“不当差、不纳粮”的程度,这些义务税赋全由百姓们承担。

另外,除了各种杂项外,百姓们还要缴纳“丁银”也就是人头税,这就进一步造成了贫富日益分化,灾荒年月一来,贫民要么贱卖土地,要么借高利贷,最终的结果都是土地兼并。

而因为举人、官员,极其家人们,包括他们的奴仆都是不用纳税不用服徭役的,因此许多百姓为了避税纷纷将自己的土地投献给士绅们,或是干脆卖掉土地,甘心给士绅们当佃户,还有的则干脆逃荒,找地方当起了隐户,以此躲过政府的监管。研究者们认为,在明朝人口巅峰时期,起码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遗漏于政府记录之外,无法收上赋税。

这就导致了国家陷入恶性循环,不加税吧?政府没钱,加税吧?会加剧土地兼并问题,造成大量农民破产,躲起来不交税,国家财政结构进一步破坏,想进行改革吧?又是层层阻力,最终明朝廷却也只能饮鸩止渴。在这种情况下,士绅变得非常肥硕,但很多农民却沦为佃户、奴仆,或成为流民、饥民,并最终埋葬了明朝。

摊丁入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清承明制,一直以来清政府收税的方式很大程度上,还是像明朝那样对百姓征收田赋和丁税(人头税),收人头税的时候,你家里有多少人,就按每个人多少钱乘以人数来交丁税,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缴纳一样的丁银,这看起来公平,但却有很大的弊端。

富人和穷人缴纳一样的丁银,广大的贫民们明显负担更重,而富人却不会有什么感觉,小户人家,家财不丰,又因为人多地少,会逐渐付不起丁税,也就甘愿卖了土地去给地主当佃户,甚至被逼得卖田卖身、溺死婴童。

士绅们不用纳税,又有钱财,自然拼命买地,富人由此兼并土地,到康熙年间时,清朝主要的土地都逐渐集中在了官僚手中,土地兼并问题开始变得严重起来,土地年年兼并,贫富日益不均,农民人口增长,但手中却没有土地,“一邑之中,有田者十一,无田者十九。”

农民承担着繁重的税赋,但因为没有土地,不能生产,所以无力负担,这导致流民增加。封建地主垄断土地却不交税,不断扩大田庄还上瞒报,要缴税的土地逐年减少,清朝廷能够收到的税赋自然也是年年减少,当国家在遇到什么财政难题需要大量款项时,又只能再向贫民加税,这又会导致贫民不堪重负,并爆发新一轮的农民起义。

一些百姓为了避税,开始更大规模的投献、逃荒,或是藏为隐户,让国家彻底收不上税,官僚们为了完成赋税任务,就不断巧立名目,将这部分的丁赋转嫁到其他农民头上,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朝廷财政持续下降。并且,地方官员为了中饱私囊,还会对下征收重税,对上却少报人口,造成吏治腐败,朝廷收入再次锐减。

当年发生在明帝国身上的事情就要在清帝国身上重演了,为了避免这个可怕的现实再次发生,雍正帝开始动手改革了。

为了解决财政困境,雍正帝开始了“摊丁入亩”的改革,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不过摊丁入亩并不是雍正帝的创造,而是完全照搬了明朝中后期条鞭性的摊丁入亩,只是明朝没有坚持下来而已,清人庆云说:

“明嘉靖后行一条鞭法,均摇、里甲与两税为一,丁随地起(摊丁入亩)非权舆于(开始于)今日。”

雍正帝一改往日按人头收税的旧法,改为按地收税,进行大规模检地运动,核田归税,将历代相沿的田赋、差役和丁银等项逐步合一,形成一切出于田赋,实现了真正的一条鞭法,并宣布“永不加赋”,这样就等于将流行中国两千多年的人头税(春秋时代就有了,秦汉时期称之为“口赋”、“算赋”、“口算”)废除了。

雍正帝依照“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原则,废除了士绅们的许多特权,与普通百姓一样承担国家的徭役赋税(不过后来官绅一体当差政策并没有推行下去)。把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徭役银(也称丁银)作为一个固定不变的数额——335万两白银,平均摊入各地方的田赋银中,一体统一征收。由于各省各地的情况不同、赋役比例不同,因此分摊比数也各自有别。其中,直隶省每田税银一两平均摊入丁银0.207两;山东省为0.115两;河南省为0.117~0.207两;陕西省为0.153两;江西省为0.105两;福建省为0.527~0.312两,这就成了后来所谓的清代划一的地丁制度。

此后清朝人有多少地就交多少税,地少得少交,地多得多交,没有土地的就不交,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贫民的负担,家中人口数增加不再是增加纳税负担了,少地或无地的民众压力骤减。

并且人口好隐藏变动很大,按人口征税计算很难,在古代的情况下很难确定一块地方到底有多少人,而土地则不好隐藏相对是不变的,因此只对土地征税是很容易的,税率、税额也都很容易确定,核算起来也更加方便,而且由于土地都集中在官僚和富人手中,他们也有承担赋税的能力,有利于政府收税(相对来说)和保持社会稳定,浙江《嘉兴府志》上评价说:

“田亩起丁(摊丁入亩),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其利一,民间无包赔之苦,其利二,编审之年,照例造册,无须再加稽核,其利三;各完各田之丁,无不能上下其手,其利四。”

无田的乡民、佃户和市民因不再缴纳众多的税赋,使人民在很大程度上不再因负担沉重而逃亡了,这在客观上安定了百姓的生活。但对于地主富人们来说,摊丁入亩则是割在他们的肉,在雍正帝改革之后他们要承担的赋税远远多于之前,因此摊丁入亩的推行阻力很大。

从民间富户到官员士大夫们都愿意执行此项改革,进行各种推脱,甚至是抗争,最后雍正帝用了很大的力气,才将该政策推行到了一些地方,却也被士大夫群体所仇视,因此遭到了既得利益者们的一致抹黑和栽赃,导致雍正帝的名声非常不好。

而摊丁入亩政策实行之后,很快就展现出了威力,极大地增加了清朝国库收入,从雍正初年到末年,其财政增长了近10倍。在雍正登皇帝位之初,为以往各种积弊所累,国库存银只有800万两,然而,至雍正统治末期,仅在十余年间,基于包括摊丁入亩制度在内的善政实施,国库存银已达6000万两,社会人口则从1661年的1913万,增加到了1790年的3亿之多。

摊丁入亩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稍微缓和了大地主的土地兼并活动,因为土地负担有所加重,他们购置田产的热情也就不那么高了(可惜到后来,地主通过转嫁负担于佃户,而继续兼并田产),中国人口得以迅速增长,为清朝的统治注入了强心剂。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马岱的结局究竟是什么?《晋书》中又是如何记载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病逝后,凭一己之力杀死魏延的马岱,结局如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马岱可能看透了世态炎凉,隐居西凉,度过余生。马岱,演义中,

  • 在三国历史上,刘备入川之后有没有再见过关羽?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入川后是不是再也没有见过关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演义中刘备入川之后,确实再也没见过关羽。而历史上,两人是见过面的。刘备拿下益州之

  • 八旗蒙古的主要建制是什么样的?八旗蒙古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八旗蒙古的主要建制是什么样的?八旗蒙古是清朝八旗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指代八旗中的蒙古旗份佐领,与八旗满洲、八旗汉军构成八旗军的整体,皆以兵籍编制。分属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组织机构为八旗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误称“蒙古八旗”。旗色、官制与八旗满洲同,惟地位略低于八旗满洲

  • 四川皮影戏盛行于哪个朝代?有哪些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四川皮影戏盛行于哪个朝代?有哪些特色?清代极盛时分东西两路,东路分布于川东、川北山区,影人形制多以直线造型、刻工精细,形体高约30厘米,以牛皮制成。四川皮影所演剧目除历史、神话、传说外,多为谐剧。影人造型夸张、滑稽,脸谱服饰多仿川剧,因而很有地方特色。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汉代画像砖

  • 樊城的危机是怎么解除的?徐晃一举击破关羽的大营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五子良将中排名最后的徐晃,为何能够击败关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19年7月,关羽北伐襄阳、樊城,把曹仁包围在了樊城、吕常包围在了

  • 刘禅被司马昭迁到洛阳居住后,他是怎么度过余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禅投降曹魏后怎样度过余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来刘禅打开成都城门,投降了曹魏,已经万事大吉。可是邓艾、钟会和姜维这三位大佬偏偏不老

  • 秦汉时期朝廷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榆树?为了对付匈奴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历史上打少数民族最厉害的朝代,当属秦汉两个朝代,那么秦汉时期的朝廷为什么要在边关种那么多榆树?其实这也是为了对付匈奴。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而他们的对手主要是匈奴。匈奴这个民族,属于自古有之了。早期周朝就有记载了。著名的“烽火戏诸侯”故事中,周幽王点燃烽火台,说

  • 如果关羽被华雄秒杀,张飞会上战场与华雄决一雌雄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假设关羽被华雄所杀,十八路诸侯下一步怎么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如果关羽被华雄秒杀,张飞一定会上战场和华雄决一雌雄的。当时,汜水

  • 如果孙权把活的关羽送给曹操,会发生什么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果孙权把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曹操会怎么办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最想得到的几个人才中,关羽能进前三。孙权如果把活的关羽送给曹操,那

  • 如果蒋门神是梁山人,李逵和蒋门神较量的结果会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李逵能打过蒋门神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蒋门神是梁山人,李逵和蒋门神较量,结果肯定是李逵被打的找不着北。如果蒋门神李逵是敌对,蒋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