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山西皮影戏是如何发展的?详解其发展史

山西皮影戏是如何发展的?详解其发展史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0 更新时间:2024/1/18 19:16:15

众所周知皮影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那么山西皮影戏是如发展的?其实山西皮影兴于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

北路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陕西省皮影流派中东路流派的影响,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作品的形体略显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

简介

山西皮影戏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民间,在农村,是山西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活动形式之一。山西皮影兴于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沃、临汾、运城等地为代表。北路皮影,以广灵、灵丘、代县、浑源等地为代表。南路皮影,受到陕西省皮影流派中东路流派的影响,皮影作品形体小巧玲珑,刻工精细,装饰性强,而且色彩简练明快;北路皮影,受北京西派皮影的影响,作品的形体略显肥大,刻工缜密而且精细,色泽明快艳丽。

南路即晋南皮影,分布在侯马、运城、临汾、新锋、曲沃等地,造型受陕西东路皮影影响,影人高约33厘米,装饰性强;

北路即晋中皮影,分布在孝义、文水、广灵、灵丘、浑源、代县等地,影人造型和演出风格受北京西城派皮影影响,早期用纸糊舞台,后改用纱蒙舞台。

山西皮影制作多用小口齿母牛皮,选料考究,不用病死或老牛皮。唱腔在不同地区采用上党梆子和蒲剧。

历史发展

山西皮影起源很早。从1980年10月,在孝义县西约五十华里许榆树坪村南,金正隆元年七边形砖砌单室墓中出土的皮影头像壁画可知,早在八百多年前的金时期,孝义皮腔纸影戏已然有之,是山西目前发现最早的皮影。

山西皮影戏,主要活动在晋中、晋南以及吕梁、晋东南、晋北部分地区。

晋中一带,皮影戏班社甚多。数百年来,它以孝义为中心,先后在汾阳、文水、交城、太原、榆次、祁县、太谷、平遥、介休、灵石、隰县、交口、沁源等县广为流传,并安家落户。不少大商号、大户人家,出于吉庆之意、喜爱之心,都供起了皮影班。有的供一班,有的供两班,甚至三班。文水县徐家镇商号“元生合”就供有两班影戏,即“吉庆班”、“成庆班”。不少商号的影戏班,是以商号名为班名。介休城南街“增盛昌”赁铺,供有三班皮影戏,两班叫“增盛昌”,一班叫“增盛轩”。

至于有“皮影之乡”盛誉的孝义县境内的皮影班社就更多,据老艺人回忆,清末民初,全县有近四十个皮影戏班。可记班名者二十有,从事其职业者达数百人之多。民国年间,尽管战乱频仍,皮影活动却从未停息。到建国初期,在文化馆备案演出的皮影班还有九个,参与者近百人。1953年,孝义皮影曾参加“山西省首届民间艺术会演大会”。事后,调孝义老艺师那鹏飞领导的第一班皮影回省备案,即太原市月影剧团之前身。

在晋南一带,以曲沃为源头,碗碗腔影戏,先后传播到平阳、蒲州、解州等地。多少年来为群众喜闻乐见,凡遇婚嫁丧葬、得子续后,都肯出钱唱台皮影小戏。有些富裕人家,就连大牲畜下了驹,也要请皮影戏热闹两天,以示祝贺。似乎不这样做,就觉得不喜庆,逐渐成为一种民间习俗。

南北两路的皮影班社,均为半农半艺的临时组织。农忙种地,农闲唱戏。在人员配备上大抵相同,都是“七紧八慢九消停”的班子。意思是,只要有七个人,虽然紧张,但勉强可以开戏,如有八个人正好,九个人就比较消停。但在活动形式上却有所区别。南路皮影班内容单纯,只演皮影戏。而晋中皮影班却是皮、木同台,昼夜不一。白天以晋剧形式演木偶戏,晚上以皮腔或者碗碗腔演皮影戏。

由于南北两路皮影活动形式有别,所以,在演出设施要求上亦有所不同。最早,皮影戏没有固定的场所,都是临时搭台。唱完拆掉,再唱再搭。在晋南一带,素有“七长八短”之说法。即七根长椽、八根短椽就可以搭就一个皮影戏台,非常简便。而在晋中一带,却是皮影,木偶同台演出,戏台太小,难以行动。

所以,不仅要求范围大,而且要有前后台之分,常以芦席为之。在孝义境内,早在清中晚期就有了皮影戏的专用戏台,分皮影戏台和皮、木两用戏台。尤其在县西山区,几乎村村壁壁都有。大者二十平方米,小者仅十平方米左右。至今仍保留有清乾隆道光光绪、民国等不同时期的皮影戏台实体十余座。为山西别处少见之建筑。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化,以及其它种种原因,皮影艺术趋于衰败。南北两路皮影班社,幸存者无几。到五十年代后期及六十年代初期,都改为真人扮演角色,搬上了戏曲舞台。

造型特点

山西皮影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小戏,在表演时,以驴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亦即“皮影戏”。这种形像的造型特点是:戏剧中的人物形像都是正面和侧面的。由于皮影戏表演中的局限性,只能通过正侧面的影像的活动展开戏剧情节。自然,这种美术造型也只能是运用正侧面这种角度才能最为典型地表现出戏剧艺术造型。

由于皮影戏只宜表现高、长度的空间,因而与剪纸的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人物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与戏剧上的脸谱、服装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戏的装饰性,尤其是夸张手法极强,在布景方面,有着殿阁、楼台、庭院、山水、树石等;道具中,有桌、椅、车、剑、戟、刀枪等,造型颇为概括洗练。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邓艾作为灭蜀第一功臣,为何会被押送到洛阳处罚?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邓艾是一代军事奇才,为何死得那么窝囊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邓艾灭蜀后骄傲自大。邓艾灭蜀时,已经是一位67岁的老人了,可是他老当益

  • 煮酒论英雄上,曹操为什么那么看重还未崛起的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刘备没有自己的地盘,为何曹操对他评价那么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认为刘备和他一样是是一个英雄人物。曹操有英雄之志

  • 在薛宝钗心里,她对薛蟠这个哥哥是什么样的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清朝八旗都统的职责是什么?八旗都统职责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八旗都统最初仅指一官名清朝的八旗制度分为京师八旗和驻军八旗,其中规定京师八旗每旗各设都统一人,官阶为从一品。那么清朝八旗都统的职责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吧小编一起看下去。十六年(1695年),皇帝下谕铸给八旗都统印一颗,雍正时期又专门设立了都统衙门,“现今八旗并无公所衙门,尔等将官房内选择八

  • 对于马超从弟马岱,刘备、诸葛亮、刘禅三人是什么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面对马超的“托孤”,刘备诸葛亮刘禅他们三人能做得到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们三人做到了,善待马岱,重用马岱,下面分别从刘备、诸葛亮、

  • 贾母如何直白的说出自己不喜欢薛宝钗的真正内情?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刘备为何将军权交于李严?为了蜀汉政权的稳定罢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临终前为何将兵权交给李严,而不是极为信任的诸葛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原因之一:维持朝廷权力平衡,确保朝政持续稳定作为一位统治者,

  • 王夫人也是奶奶辈了,为何对贾兰一丁点的在意都没有?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究竟为什么会削藩失败?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即皇帝位,改元建文,史称建文帝。在位四年,因实行削藩政策,而被叔叔燕王借机起兵造反,最终落得个下落不明的下场。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究竟为什么会削藩失败?说到建文皇帝朱允炆,我们不得不提两位建文时期

  • 为何马岱适合潜伏在魏延身边,执行诸葛亮的锦囊妙计?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去世前密令马岱斩杀魏延,蜀汉那么多将领,为何选中此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马岱地位比姜维低,可以而更好地接近魏延。马岱是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