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国鼎立的时代,为什么没人尊东吴为正统?

三国鼎立的时代,为什么没人尊东吴为正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01 更新时间:2023/12/24 2:27:11

东汉末年,只有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笑到了最后,建立了魏、蜀、吴三国。既然是三国鼎立的时代,为什么没人尊东吴为正统??今天历史吧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说说。

三代禅让

在古代的改朝换代之际,一个政权如果想被称为正统的话,那就只能走两条路,一条就是禅让,通过和平手段让前任皇帝主动让出皇权,另一条就是造反,通过暴力方式从前任统治者手中争夺政权。

无论是走哪一条路,新兴政权都必须有足够的舆论基础。在这一方面,曹魏做得就十分出色,早在魏国还没有建立的时候,曹操就牢牢抓住了东汉末年的一个预言:“汉家九百二十岁后,以蒙孙亡,授以承相。代汉者,当涂高也。”

也就是说,取代汉朝的应该是“涂高”,那什么是“涂高”呢?曹魏集团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涂者途也;象魏者,两观阙是也;当道而高大者为魏,魏当代汉。”

总而言之,“涂高”就是魏,也就是说,魏国应该代替汉朝,成为新的天下之主,曹操将自己称为魏王,曹丕将国号定为魏国,这什么意思够明显了吧!

做好了舆论铺垫之后,曹家父子就开始了长期的创维准备工作,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了大义名分,随后南征北战收复中原,牢牢占据了北方的大片地盘。

自古以来,各个朝代都定都北方,百姓天生对北方的政权抱有信任,曹魏因此得到了民心。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曹丕就以“三代禅让”的名义,强迫当时在位的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他。

汉献帝多年以来一直处于曹家父子的压迫之下手中,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权利,曹丕让他让位,他哪里能够拒绝?

不过曹丕为了后世的史书评论,做这事儿也没有做的太绝,强迫汉献帝让位的事都是让群臣露面的,他自己表现的反而十分谦逊,老老实实的走完了三请三让的过程之后,才宣布以魏代汉,登上了皇位。

从继位手续来讲,曹丕的所作所为毫无破绽,完全符合禅让的条件,魏国也成为了最名正言顺的正统政权,至于汉献帝让位是否被强迫的?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历史上就没有几个皇帝的禅位是心甘情愿的。

讨伐不臣

曹魏集团将自己包装得如此正统,死对头蜀汉自然也不甘示弱,蜀国虽然没有汉献帝这么个金字招牌,但是蜀国的国君刘备也是汉室承认的宗室成员,拥有匡扶天下甚至是继承汉朝皇位的权力。

从这个方面来讲,蜀汉的正统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不同于曹魏、东吴这两个新兴势力,承袭了汉朝国号的蜀汉是个真假参半的老牌势力,汉朝天下八百年,无论是士族还是百姓都早已将其当成了唯一的正统。

蜀汉打出了“延续汉朝,匡扶正统”的名义之后,天下之人无不踊跃,蜀汉因此拥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

在汉献帝禅位之后,汉朝宣布灭亡,蜀汉随之就成为了天下眼中的正统,占据了道德高地和舆论基础,刘备和诸葛亮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

他们对曹魏和东吴大加批判,斥其为乱臣贼子,尤其是接受禅让的曹魏,那更是犯上作乱窃居正统。针对曹魏篡位所凭借的“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言论,蜀汉这边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对。

汉朝天下延续了八百多年,连王莽作乱也没能将其结束,理应是气数绵长,永享天下,曹魏今如只不过是“窃居神器”,迟早要遭受天谴。

至于替天行道讨伐不臣的,自然是承袭了汉朝正统的蜀汉了,这个观点得到了当时大多数人的支持,所以蜀汉的正统性一直为许多人所承认,直到今天也有人将其作为正统。

非是正统

说完了曹魏两国为何被称为正统之后,再来说说东吴为什么一直没被尊为正统,这个问题的答案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东吴的创建者小霸王孙策的名声不怎么好,他和父亲孙坚原本都是逆贼袁术的部下,在汉朝灭亡之时,孙坚不思报国,还私藏了无意中找到的传国玉玺,结果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也让孙策不得不远赴江东组建势力。

孙坚的所作所为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忘恩负义,这自然也影响到了东吴在百姓们心中的形象,孙策建立东吴之后,主动向汉朝称臣,这才挽回了东吴一部分口碑。

然而这也让东吴和汉朝组成了板上钉钉的君臣关系,东吴日后立国就是犯上作乱。除此之外,孙权的反复无常也是东吴为人所诟病的一大原因。

在曹操发兵攻打东吴时,他联合蜀汉的刘备一起发动了赤壁之战,这才保住了东吴江山,可后来他为了夺取荆州,公然背弃了孙刘联盟,转而和曹魏结盟,还击杀了素有忠义之名的关羽,这让天下人对其大失所望。

如果东吴之后跟着曹魏一条路走到黑的话也就算了,可孙权前脚才向曹魏称臣,后脚就登基为帝,这无疑是在叛离了旧主汉朝之后又叛离了新主曹魏,典型的二五仔操作,如此反复无常之国,怎能让天下人敬佩?

三国之中,曹魏打的是三代禅让的幌子,虽然汉献帝禅位给曹丕是受了威胁,但从名分上来讲,他的政权就是正统;

蜀国刘备是汉朝宗室,天生占据着大义,从这个角度来讲,他的政权也是正统,只有东吴既无名分又无手续,怎怪后世之人不尊其为正统?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共有十三位丞相,这些人是什么结局?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也有认为汉始于公元前206年一说),史书又称为“前汉”“先汉”,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什么说汉武帝时期的丞相是“高危职业”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一共有十三位

  • 真假美猴王一难中,猪八戒为什么表现得如此沉默?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李承乾已经身居太子之位了,为何还要暗中准备谋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太宗李世民是不是真的想废掉太子李承乾的详

  • 陈达这个小人物着墨不多,为何却排在梁山第七十二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在水浒传中,他是名副其实的小角色,但他是有情有义的真汉子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施耐庵老先生对陈达这个小人物着墨不多,他的人生经历比较简单

  • 刘备只"借"了南郡,为何给了孙权长沙、江夏、桂阳三郡?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只“借”了一个南郡的刘备为什么后来要还给孙权三个郡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末三国的蜀汉可以说是“成也荆州,败也荆州”,刘备以荆州为基础

  • 夏侯惇究竟有多厉害?为何关羽面对他时会"认怂"?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果张辽不来劝架,夏侯惇能否拿下关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实上,要想知道夏侯惇能否击败关羽,我们只需要看看曹操、张辽、关羽三人对此战

  • 在水浒传中,黑旋风李逵为何是最称不上英雄好汉的?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水浒传中这十位称不上英雄好汉,王英榜上有名,排名首位的是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第十位:神行太保戴宗。戴宗在没有上梁山之前,是江州两院押

  • 三国演义一书中,为什么却有诸葛亮三气周瑜之说?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演义》中,蜀汉和东吴乃是联盟关系,诸葛亮为何要三气周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赤壁之战时,在发现诸葛亮才能在自己之上后,周瑜便不顾

  • 在刘备得到徐州几个月之后,袁术为何出兵进攻刘备?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刘备得到徐州后,第一个跳出来发难的军阀为什么是袁术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兴平元年(194年),陶谦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也因此一跃成为一

  • 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为什么会对贾母积怨已久?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