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昆曲的"四功五法"是什么意思?很难做到吗?

昆曲的"四功五法"是什么意思?很难做到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06 更新时间:2024/1/19 11:20:54

昆曲的“四功五法”是什么意思?很难做到吗?其实“四功”是指演员的“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基本功,而“五法”则是指“手、眼、身、法、步”五种技艺方法的合称。

具体来说,“四功”中的“唱”是指唱功,“念”指念白,“做”指做功,强调的是演员的表演才能,而“打”则是指武功,如武打、毯子功等。

五法中的“手”指手势,“眼”指眼神,“身”指身段,“步”指台步,“法”是指以上几种技艺的规格和法度,比如女演员的台步不能迈得过大,男演员的身段不能过于扭捏等等。

在昆剧艺术里,每个演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四功”入门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学习、掌握“五法”,融会贯通,使所学技艺炉火纯青,才有可能成为技压群芳的优秀演员。戏曲界有一句谚语:“学艺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练功不学艺,身上没了戏。”这句话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四功五法”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和戏曲演员学练“四功五法”的重要性。

总体上来说,昆曲源于明代的江苏昆山,因地得名为“昆山腔”,简称“昆腔”,是一种载歌载舞、唱做并重的一门综合艺术。它将一连串的音乐与舞蹈融合到一起,堪称中国化里的“兰花”。

昆曲是“百戏之祖,百戏之师”,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较大的一些声腔剧种,如:晋剧、蒲剧、上党戏、湘剧、川剧、赣剧、桂剧、邕剧、越剧和广东粤剧,以及闽剧、婺剧、滇剧等,在发展、形成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影响,其中的许多剧种甚至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昆曲还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明清之际,昆曲独霸中国舞台两百多年,这不能不说不是世界文化领域的一大奇迹。

昆曲的形成与发展,离不了“魏良辅”。魏良辅,字尚泉,江西南昌人,被尊称为“昆曲始祖”。他是明嘉靖年间杰出的戏曲音乐家、戏曲革新家,因流寓于江苏太仓,对昆山腔的艺术发展有突出贡献,被后人奉为“昆曲之祖”,在曲艺界更有“曲圣”之称。

昆剧的水袖动作十分唯美,舞蹈伴着丝竹,吴侬软语的美与爱都蕴藏在昆曲里。在青春版的昆曲《牡丹亭》中,苏绣服饰全是手工活,美到了极致。而缓认为,昆曲有四美,即:虚拟的舞台空间之美,灵动的音乐空间之美,轻盈的诗性时间之美,写意的书画距离之美。看完青春版的昆曲《牡丹亭》后,温加宝总理称之具有:舞美、曲美、词美、人美。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剧行腔,以缠绵婉转、悠远柔缓见长。在演唱技巧上非注重声音的控制,和节奏速度的调节,讲究咬字吐音的徐疾、顿挫。“水磨腔”代表了昆曲演唱的特色,表演者经常会在表演过程中放慢拍子、延缓节奏,以便在旋律进行中运用较多的装饰性花腔,可以是“一板三眼”、“一板一眼”,还可以是“赠板曲”,即将4/4拍的曲调放慢成8/4,声调清柔委婉,并对字音严格要求,平、上、去、入逐一考究,每唱一字,注意咬字的头、腹、尾,即吐字、过腔和收音,使音乐布局的空间增大,变化增多,于是,昆曲的缠绵婉转、柔曼悠远的特点也就更加突出。

昆曲的伴奏乐器也独具江南水乡特色,以曲笛为主,加上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乐器,昆曲总能用吴、楚一带特有的民间音乐,将听众、观众带进江南水乡特有的情境当中。昆曲的表演,有其独特的体系与风格,动作细腻,抒情性极强,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是惟妙惟肖。

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昆曲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目,其中,影响较大的剧目包括世贞的《鸣凤记》,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沈璟的《义侠记》,高濂的《玉簪记》,渔的《风筝误》,朱素臣的《十五贯》,孔尚任的《桃花扇》,洪升的《长生殿》等,此外,还有一些著名的折子戏,如:《游园惊梦》、《阳关》、《三醉》、《思凡》、《断桥》等。

而安庆黄梅戏“36大戏”、“72小戏”中的《蔡鸣凤开店》、《十五贯》、《天仙配》等的形成,都是受了昆曲的影响。

中国戏曲是讲究“道”、讲究“阴”、“阳”的。昆曲是中国戏剧中的“阴”,秦腔是中国戏剧里的“阳”,京剧集徽剧、汉调、昆曲、秦腔、晋剧等剧种之精华于一身,阴阳合体,成就了中国戏曲艺术。中国戏曲是集中国文化之大成,这种多种文化的统一、契合与交融,恰恰证明了中国文化从来就是道教的文化,它可以有昆曲的阴,可以有秦腔的阳。

不同的是,昆曲将阴柔的美发展到了一个极致,而秦腔则将阳刚的美升华到了一个顶峰。基于昆曲在中国文化领域的特殊作用,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将包括中国昆曲在内的19个项目,批准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鲁智深的人设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他的兵器是水磨禅杖?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兵器为什么是禅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要说明的是,现在很多水浒题材的影视剧、游戏乃至连环画都将鲁智深的禅杖复原

  •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只有一字之差,却有何不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

  • 李显为何要想办法彻底消灭那些"神龙政变"的功臣?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中宗李显为什么不感激帮助他登基的“神龙政

  • 孙权之所以肯借给刘备荆州,主要是有着什么回报?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孙权为什么会答应刘备借荆州的无理要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没有人愿意做赔本的买卖?尤其是搞政治的。孙权肯借给刘备荆州那是有大回报的。赤

  • 为何在平儿身上能找到的感动,在唐长老身上也能找到?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太子之争时,房玄龄和杜如晦为何扮成道士潜入秦王府?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玄武门之变”前,房玄龄和杜如晦为什么要扮

  • 司马懿为什么不敢在曹睿活着的时候发动兵变?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睿活着时,司马懿为啥不发动兵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杰纷纷起兵,相互兼并,发展到后期,真正能够在天下立足的

  • 为何林黛玉一句"哑巴物件",无形中看了薛宝钗的笑话?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为何说李建成才是在"太子之争"中占据优势的一方?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玄武门之变”前,李建成为什么能在“太子之

  • 面对曹操的诏令,华佗为什么却迟迟不肯返回?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操到底为何要杀神医华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传佗专视后。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