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姥姥在温暖贾母一事上,出发点究竟是什么?

刘姥姥在温暖贾母一事上,出发点究竟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979 更新时间:2023/12/16 4:54:22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二进贾府的刘姥姥一句自言自语暖了贾母的心,细想太心酸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相比第一回登门贾府的刘姥姥,二进贾府的刘姥姥可谓是挣足了面子。第一回登门贾府明摆着打秋风,二进贾府却是来报恩情的。

刘姥姥把田里地里刚收下了的最新鲜的瓜果蔬菜打包装好,就往荣国府送,而且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赶着出城门,没等到王熙凤在给点什么呢,就着急要回去。

机缘巧合,刘姥姥这个名号被贾母听到耳朵里,她又正想找一个积古的老人唠唠嗑,于是,刘姥姥二进贾府的精彩过程就开始了。

刘姥姥先给贾母等人讲了一个雪下抽柴的故事,没曾想故事还没结束,贾府就走火了,等火情得到控制后,贾母无心再听故事,但还是顺势邀请刘姥姥在贾府住个一两天,才像走亲戚的样。

刘姥姥在贾府的第二天,贾母亲自带着她逛逛大观园。第一站就来到了林黛玉的潇湘馆。

贾母带着刘姥姥到潇湘馆时,紫鹃早早就打起了湘帘,等她们都进屋后,林黛玉亲自捧茶奉于贾母。

王夫人则在这个时候说:"我们不吃茶,姑娘不必倒了。"林黛玉一听,就把平日里自己常坐的椅子搬过来请王夫人坐。

刘姥姥这个时候才四周环顾林黛玉的潇湘馆,看着窗下案上有笔,书架上又是满满当当的书,自言自语说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

贾母笑着给刘姥姥解惑,指着林黛玉说是她外甥女的房间。刘姥姥听后很是感慨,这哪像一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书房还好。

而后,贾母问及贾宝玉,得知他在坐船时,大家伙也就在贾母的带领下走出了林黛玉的潇湘馆。

在潇湘馆里,刘姥姥那一句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的自言自语,早就把贾母的心温暖得如寒冬见阳,又舒服又惬意。

刘姥姥这句自言自语为何能让贾母感受到温暖呢?因为,在那个时刻里,刘姥姥这个外人都能理解到贾母的心境,让贾母有感而发。

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一个细节了,刘姥姥说出这句自言自语时的前提是林黛玉已经亲自给贾母奉茶,而王夫人也明确表态她们不喝茶,林黛玉还亲自给王夫人搬椅子。

从进了潇湘馆后,林黛玉的一系列行为都是一种彰显主人的风范,刘姥姥作为一个积年的老太太,绝对不会没有这么一点眼力见。更不会傻傻的认为,王夫人决绝林黛玉奉茶一事是个单纯的事情。

刘姥姥在发出自言自语时,是在这个林黛玉彰显自己是这个屋子的主人后,她又环顾四周的摆设才有感而发的。

刘姥姥在自言自语前,已经心里清楚林黛玉才是这个潇湘馆的主人,且还是深受贾母喜欢和宠爱的一个孩子。可她偏偏还是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把这个屋子的主人当成贾宝玉,就是她的暖心方式所在了。

刘姥姥二进贾府时,和贾母说到年龄时,她已经把年龄上比贾母大了许多,虽说没有贾母的养尊处优,可刘姥姥在田间地头所经历的人生琐事也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刘姥姥当穷苦人习惯了,可她对富贵人家的那一套其实也是心里有数的。要不然也不会第一回带着板儿来到贾府门前时,对着几个在门口的大爷,一开口就是太爷了。

正因为刘姥姥对富贵人家的一贯做法心里有点谱,才会在王夫人拒绝喝林黛玉的茶后才发出那句自言自语。

刘姥姥看出贾母喜欢林黛玉和贾宝玉,且两人还都未婚配,王夫人不喝林黛玉的茶,就表示她不喜林黛玉。

正因为刘姥姥看出了贾母和王夫人各自的小心思,可在为难纠结下,她还是主动选择了向贾母靠拢,说出那句自言自语,就瞬间把贾母的心给温暖了。

刘姥姥自言自语说潇湘馆是贾宝玉的书房,而林黛玉在贾宝玉的书房里把主人的姿态做得足足的,这不变相肯定和支持贾母。

其实,积年的刘姥姥在说出那句自言自语时,她已经明白,话一出口,会有人笑,有人怨。可她还是按照内心的想法去做了,博得贾母一笑,温暖了贾母。

刘姥姥在温暖贾母一事上,出发点其实非常简单,都是一把年纪的老太太了,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在自己在意的事情和人上,都希望得到圆满的结局。

自己扔下脸面,来贾府打秋风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自己的女儿日子能过得轻松一点,自己的孩子过好了,自己也就好了。

刘姥姥看出了贾母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态度,设身处地的站在贾母的角度去替她考虑,才会用那句自言自语来温暖贾母的心。

刘姥姥的温暖方式很特别,可细想却无比心酸。一个不算亲戚的亲戚,一个常年劳作的老太太,比贾府这一大家子的人都更能体会贾母的心酸,这才是真的让人心酸。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如果华佗真给曹操做了开颅手术,也是必死无疑?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如果曹操当年不杀华佗,而是让他为自己开颅治病,结局会怎样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操和华佗,这两位大人物都是在古代有着十分崇高的地位,他

  • 为何说即使诸葛亮不投靠曹操,曹操也撬不走诸葛亮?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四点原因使得诸葛亮不投曹操,曹操也撬不走诸葛亮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不投靠曹操,曹操也撬不走诸葛亮,原因有四点:一、政治立场不同

  • 同样是被俘,为什么曹操只招降了张辽却斩杀高顺?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高顺和张辽齐名,曹操为何只招降了张辽却杀了高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高顺被杀是因为高顺不符合招降条例。一个俘将能不能招降,需要满足以下

  • 清昭陵的建筑特点是什么?融满汉建筑艺术于一体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的陵墓,那么其建筑特点是什么?它的建筑群融满汉民族建筑艺术于一体,建筑的平面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陵寝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个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两侧对称排列。建筑布局清昭陵,是在平地上建立的,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对称分布于

  • 为何说秦可卿的一场葬礼是预示着贾府颓败的起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清朝贝勒有哪些特权?穿的衣服有什么讲究?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清朝贝勒是什么等级?穿的衣服有哪些讲究?贝勒属于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授予蒙古人),贝勒和亲王世袭罔替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级别是一样,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你把这个分成两个级别,那么亲王加双俸也应该是中间的一个级别满清皇室爵位是这样的: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

  • 端午节各地的习俗有哪些不同?各地习俗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那么各地的习俗有哪些不同?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广东端午节在广东自古就是热闹隆重、喜庆的节日。广东端午节习俗甚多,主要有扒龙舟、食粽、插艾草、睇龙船、龙船饭、龙点睛、拜神祭祖、祈福消灾、打

  • 诸葛亮临终之前,为什么不派人及早铲除魏延?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杀魏延是不是诸葛亮的意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件事情得从两个方面说,演义和史书。在演义中,魏延是杀了旧主韩玄投靠刘备的,虽说有带头投

  • 姜维临死前,为何仰天长啸:"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钟会被射杀,而姜维自知在劫难逃,仰天长啸:我计不成,乃天命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4年,钟会在乱军之中被射杀,而姜维自知在劫难

  • 关于关羽手上的500"校刀手",人们对此有哪两种猜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的五百校刀手是怎样一支部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羽手上的这500“校刀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大多数人都认为的,一种是个人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