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尤三姐为什么会和姐姐唱反调,不愿被男人包养?

尤三姐为什么会和姐姐唱反调,不愿被男人包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952 更新时间:2023/12/12 22:13:35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尤三姐为什么不愿被包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包养这个词儿,大家都非常的不陌生。

古时候都把包养叫做“置外室”,现在都流行叫“包二奶”。

被包养的女子会被称为“金屋藏娇”的美人儿,或者现在的流行词——小三专业户。

不管是哪个称呼,对于女性都是一种自我堕落的标志。

很多女性嗤之以鼻,也很多女性趋之若鹜。

红楼梦中尤二姐就被贾琏包养了,买房添人,置办各种家私,美人在侧,美酒当前,潇洒快活当属贾琏无疑。

被包养的尤二姐也是高兴指数满分,一个权,财,貌集合一体的男人给她安家立户,成了她永久的靠山,何乐而不为呢?

在尤二姐的思想领域里,能被包养就是一种幸福。

可尤二姐的亲妹妹——尤三姐,却是个和姐姐唱反调的主。

尤氏姐妹是宁国府贾珍的“名不符实”的小姨子,老丈人去世后,就老太太领着两个年轻漂亮的闺女过活,平常过的都是艰辛日子,常靠着贾珍接济过活。

两姐妹都是貌美如花,只是尤二姐是一朵被拔了刺儿的粉玫瑰,尤三姐则是一朵带刺儿的红玫瑰,各有各色,但相同的都是同样吸引男人的眼球。

在尤二姐成功被贾琏采花成功后,也曾有意自己的亲妹妹尤三姐也和自己一样,被男人包养起来。

却不知,尤三姐不乐意,不乐意的同时,还好好消遣了一把那些想包养她的臭男人。

尤三姐为什么不愿被包养呢?

尤三姐是有资格被包养的,天生的风流气质就是她被包养强有力的硬件设施,且又不同深闺宅院里的姑娘们,尤三姐的一个媚眼就会让男人无条件的顺从。

被包养对尤三姐来说并不是一条没有前景的路,想包养尤三姐的第一号人物就是贾珍,贾珍一直就是尤氏娘三个的经济支柱,而贾珍的正房太太是尤三姐异父异母的姐姐,比不得尤三姐风流有味道。

有资格且有男人等着包养的尤三姐为啥不愿被包养呢?

只因这是个穷苦人家出来的烈货,看惯了男人的风华雪月都是敷衍,看清了社会女性地位的低下,看懂了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尤三姐在家的日子不好过,这点就她的亲娘都直言不讳,都是靠着贾珍的经济救济,她们娘三才能度日。

比不得贾府的穿金戴银,比不得贾府的奢华浪费,比不得贾府的雍容华贵,可正是明白苦日子过来的,往好日子奔不容易,才不想走自己亲姐姐的道路。

她对自己亲姐姐的所谓的“飞上枝头变凤凰”并不热衷,更是清楚自己姐姐将来要面对的困境,敌人太强大,自己太渺小。

经历了苦日子熬的滋味,看到姐姐所谓的别院“二奶奶,”尤三姐清楚的知道,姐姐并不是真正的开始享受荣华富贵,所有的美好可能一朝一夕就可以结束梦境。

生活的阅历告诉尤三姐,不要做男人的玩物,当男人对你玩够了,你的人生也就够了。

不想服从男人,不想为男人服务,那就需要抗衡。

卸下头饰,脱了大衣服,大红小袄儿身上穿,媚眼如丝,频频放电,把贾珍贾链迷得骨头都酥了,而后自己大口喝酒,大声发言,一言不合把人一赶,姐姐我不伺候了。

至此以后,更是开始各种作,贾珍等愿意承受,她也就不喊停,竟是被她掌握了游戏的主动权。

男人,对她而言,更似乎是她嫖了他们。

想嫖尤三姐的男人,她一个也不稀罕,直白白的把意思表明了:本姑娘不愿被包养。

更是在尤二姐把聘嫁的意思透露出来后,尤三姐想到,原来自己还是可以换条出路的,找个自己喜欢的男人,相夫教子的生活也是很美好的。

脑海中想到一个一直徘徊的身影,那个一表人才的柳湘莲

为什么柳湘莲被尤三姐命中为目标呢?

柳湘莲是五年前尤三姐偶遇的好人家的子弟,装的小三是活灵活现。本就长得是英俊非凡,一表人才。

好人家有才有貌的公子哥,完胜贾珍贾链这等豪门公子哥。

好人家出来的男子,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没有豪门贵公子的骄奢淫会,更主要的是,好人家出来的男子家里没有那么多的莺莺燕燕。

独一无二的好人选,尤三姐好眼光。

不管最后聘嫁与否,柳湘莲的标准就是尤三姐的择婿标准。

虽最后尤三姐以“揉碎桃花花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告别了这个还有美丽幻想的世界,但至死,尤三姐都在用生命捍卫自己不愿被包养,不愿做小三的心意。

不做豪门贵公子的玩物,做一个集思想和美貌为一体的好女子是尤三姐的最终追求。

被包养的人生,滚出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为何说正史上的张飞做事并不粗鲁,反而还特别有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张飞在自家大寨里饮酒作乐,并借着酒劲殴打兵士,事后才知真高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三年,曹操击败吕布之后,率领大军班师回朝,与他一

  • 李嬷嬷本是最有体面的人,为何最后却颜面尽失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在刘备和曹操心中,为什么都认为吕布是不能留的?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吕布有归降之心,曹操最后为何听了刘备建议杀了吕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和曹操都有杀吕布之心,曹操因其他一些原因不能做这个坏人,只能

  • 龙门二十品是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艺术价值?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吧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龙门二十品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魏碑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内容一般是表达造像者祈福消灾的。它的书

  • 薛宝钗为什么会如此直白地用言语打压贾宝玉?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川北皮影戏的造型有哪些要求?川北皮影戏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川北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那么川北皮影戏可以追溯到哪个年代?其实早在宋代,关于皮影演出,典籍中多有记载。川北皮影活跃于南充、西充、南部、阆中、仪陇等县农村,以其生动的造型,精巧的雕工,细腻的表演,优美的唱腔,风趣的剧情和乐曲倍受山乡人民的青睐。溯源皮影戏演变于中国古代秦、汉、魏、晋、

  • 孙悟空被镇压时为何不是变小,反而是利用力大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龙门石窟"特窟"之一的看经寺里面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龙门石窟“特窟”之一的看经寺里面有什么?此石窟位于龙门东山万佛沟北侧,是唐武则天至玄宗时期开凿的一座皇家洞窟。窟作平顶方形,进深13.9米,宽11.2米,高8.3米,内有大量文物,十分精美。地点介绍看经寺位于东山万佛沟北侧,洛阳香山。为东山最大的洞窟。洞的正面有一座建于清代的砖瓦结构二层楼,门额上刻

  • 明献陵是哪位皇帝的陵寝?有什么特色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明献陵是哪位皇帝的陵寝?有什么特色之处?其实明献陵就是中国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墓,陪葬恭肃贵妃郭氏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是明十三陵之一。陵寝制度确实比较俭朴。其神道从长陵神道北五空桥北分出,长约1公里。途中建有单空石桥一座。路面为中铺城砖,两

  • 在猪八戒被贬下凡间之前,他为什么能当上天蓬元帅?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