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何说林之孝夫妻是王熙凤身边隐藏得最深的白眼狼?

为何说林之孝夫妻是王熙凤身边隐藏得最深的白眼狼?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935 更新时间:2024/1/15 18:10:51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熙凤身边隐藏得最好的白眼狼,当众和贾琏眉来眼去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王熙凤做为荣国府的管家太太,在人际关系上的处理通常都是完美结尾,很少出现漏洞。偏偏在这个人的身上,就出现了一次。

王熙凤在大观园里有事要吩咐平儿,身边又没丫头跟着,恰好小红和坠儿等在一起,小红看见了,立马来王熙凤身边听令行事。

王熙凤给小红下达了任务,小红也给王熙凤交了一份完美答卷。王熙凤当场给了小红很高的评价,想要认她做干女儿,调到自己身边好好教导。

小红则笑着打趣王熙凤认错了,她的妈妈已经是王熙凤的干女儿了,自己再认王熙凤为干妈,这辈分就乱套了。原来,小红是林之孝的女儿。

林之孝夫妻都是荣国府的家奴,在荣国府来说,也是有头有脸的管事,可到了王熙凤这里,却是一对天聋地哑的夫妻组合。

因着这对天聋地哑的夫妻组合,培养出了一个口齿伶俐,思维敏捷的小红,恰好小红在王熙凤面前展示了一回,才刷新了我们对这对天聋地哑的夫妻组合的新观点。

林之孝夫妻两个人在荣国府的存在感不弱,却始终保持低调行事,甚至低调到让人去忽略他们。

可发生在王熙凤身上的一件尴尬事情中,我们却发现了,这对低调的夫妻其实非常不低调。

王熙凤过生日,贾母给了王熙凤很大的面子,自己出头出钱,也让大家伙凑钱,给王熙凤过一场很有面的生日会。

贾母给的面子是足够大的,可贾琏却一点也不给王熙凤面子。王熙凤在贾母面前服侍伺候有面子,他就把鲍二媳妇往屋里领,不仅如此,两个人还把王熙凤数落得一文不值。

王熙凤生日会上酒喝多了,就想回去稍微躺会,就碰上了这糟心事。当然,既然王熙凤已经撞见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夫妻两彻底闹了一场,最后还是贾母出来说和,这闹剧就翻篇了。这火药味刚散了散,就有媳妇来报说,鲍二媳妇上吊了。

王熙凤还没消化这个消息呢,林之孝家的就悄悄的来到王熙凤耳边汇报,鲍二媳妇上吊了,她娘家的亲戚要来告呢!

王熙凤则无所谓的说道,自己正想要打官司呢。林之孝家的则继续悄声汇报,自己刚才和众人劝了一回,又吓了他们一番,又许了点银钱,这才同意不告。

王熙凤则是火了,挑明自己没钱,就是有钱也不会给,让林之孝家的不用劝,也不用吓,让他们告去。

如此一来,林之孝家的彻底为难了,正不知怎么办好呢,看到贾琏对她使眼色,心下就明白了,就出去等着。

贾琏从屋里出来后就让林之孝的商议了,拿两百两银子去发送才算了这事。又让林之孝的把这二百两银子入在流年账上,分别添补开销过去。

林之孝夫妻肯定是按照贾琏的说法执行任务,帮贾琏把这个当务之急给完美处理了。

在王熙凤这场尴尬的生日会上,林之孝夫妻起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是林之孝家的,在给王熙凤汇报鲍二媳妇上吊一事时,是悄声的在王熙凤身边说的。

鲍二媳妇这个名字是王熙凤此时此刻最不乐意听的事,可这件事又不得不报给王熙凤知情,谁让王熙凤是管家呢。可为了要给王熙凤面子,林之孝家的很有眼色的选择了悄声汇报。

除了汇报鲍二媳妇上吊一事外,林之孝家的还给了王熙凤一个处理结果,先是劝,后是吓,最后再给点银子,这事了了。

如果这事不是鲍二媳妇,换其他人,林之孝家的处理很符合王熙凤的做事风格。遇到事了,而且以最快最好的方案处理了,肯定会得到王熙凤的认可。

可偏偏事关鲍二媳妇,王熙凤心里不高兴,林之孝家的才会如此为难。贾琏就给林之孝家的使眼色,林之孝家的一看贾琏的颜色,心里就有底了,也就安静的走出来等信。

林之孝家的收到了贾琏的使眼色,退出来后很快就让把事情告知林之孝,贾琏在和林之孝商议处理方式上,也是配合得非常默契。林之孝也按照贾琏要求,把这二百两银子入在了流年账上。

到了这里,我们不难发现,林之孝这对低调夫妻看似事事为王熙凤着想,听命于王熙凤,可结果却是暗度陈仓,帮着贾琏。而且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第一次帮贾琏如此暗箱操作。

王熙凤自认对林之孝夫妻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就是天聋地哑的一对夫妻,殊不知这对夫妻就是她身边隐藏得最深的白眼狼,享受着她的肯定,却暗地里帮着贾琏。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考据学是怎么产生的?对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考据学是怎么产生的?对我国的文学发展产生过什么影响?其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对于考据学,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发展概况在中国学术史上,考据学同所谓汉学是密切联系的,是汉学家所使用的治学主要方法。汉学是对宋学的一种反动,滥觞于明末清初,大盛于乾嘉时代

  • 尤二姐除了美色之外,身上的哪个特征更吸引贾琏?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明朝文臣朱升为防后宫干政败坏朝政做了什么事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说到朱元璋身边的谋士,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李善长与刘伯温二人,但其实还有第三位谋士同样也为朱元璋立下过汗马功劳,最著名的就是为朱元璋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使得朱元璋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明朝文臣朱升为防后宫干政败坏朝政做了什么事情?朱升本是元朝乡贡进士,授池州

  • 以周瑜的军事能力,为何直到刘表病危才擒获黄祖?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黄祖到底有多么厉害,周瑜用了近九年的时间才灭了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黄祖是江夏土皇帝,兵精粮足,战斗力强。黄祖,江夏安陆黄氏族

  • 贾珠如何用自己短暂的一生,让贾元春对他铭记一生?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红楼梦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林黛玉一直性格怪诞?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对于紫鹃挑起的憋屈窝火经历,为何王夫人只能隐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三国乱世时代,两个没有弱点的人究竟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三国时代,每个英雄都有弱点,但有两个人除外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曾经的北方霸主袁绍,一度占据青幽并冀四州,拥兵百万,良将千员,但袁绍有

  • 戏曲在明朝发展的怎么样?详解明朝戏曲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戏曲很多人都爱看,那么戏曲在明朝发展的怎么样?明清传奇是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成的戏曲形式。它在产生于元末,在明初流传,到了明嘉靖年间兴盛,至万历而极盛,并延至明末清初,作品之多号称“词山曲海”。由于明代社会各阶层对戏曲的普遍爱好,昆山腔和弋阳诸腔流行于广大的城镇与乡村。皇室宫廷、贵族与士大夫的府邸以及民

  • 皮影制作的缀结过程具体是什么样的?难度大吗?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皮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那么皮影制作的缀结过程具体是什么样的?难度大吗?下面历史吧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