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夏朝帝王世系谱

夏朝帝王世系谱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99 更新时间:2024/1/3 17:03:53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在位29年。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五百年(一说四百七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五百余年。

1、禹

2、启

3、太康

4、仲康

5、相

6、少康

7、杼

8、槐(芬)

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胤甲)

14、孔甲

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

17、履癸(桀)

禹(文命,前2070年~前2061年)

在位10年。姓姒,名文命,的儿子。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夏朝的爵命等级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夏代的爵命等级一般说法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因无实据,难以窥其详。商代也有公、侯、伯、子、男,而分为三等。一等为公、侯,他们是商族或亲族,直属于商王朝。二等为伯,是商远方的首领,周族曾为商的西伯,统辖210个小国。三等为子、男,在侯、伯之下,并分别隶属于各侯、伯,也有一些是直属于商王朝的。商代虽

  • 吴国开国皇帝:孙权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百科

    吴大帝孙权(182-252)字仲谋,汉族,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公元229-252年在位。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200年孙策早逝,孙权继位为江东之主。208年,孙权与刘备联盟,并于赤壁击败曹操,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2

  • “曲有误 周郎顾”东吴大都督:周瑜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百科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美姿容,精音律,东汉末年东吴集团著名将领,自幼与孙坚之子孙策交好,妻小乔,有两子一女。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后图进中原,不幸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病故于巴丘(今湖南省岳阳市),英年早逝,年仅

  • 夏朝的政权结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百科

    有关夏朝国家政权的资料甚少,虽属管中窥豹,但据此仍可知夏朝已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国王是夏朝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其下属的军队、官吏和监狱等,是维系国家政权的支柱。夏朝军队的组织形式,在启讨伐有扈氏时,于甘地誓师所作的誓词中,可略见端倪。《史记·夏本纪》云:“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

  • 吴国的奠基者“小霸王":孙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百科

    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江东。后因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

  • 夏朝文化的探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代文献对夏朝的论述虽仍系传说,但是从《史记·殷本纪》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已被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证实为信史的情况推断,《史记·夏本纪》关于夏代历史的记载,亦当有所依据。因为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类似甲骨文那样的有关夏代文化的确凿的实物资料,夏文化的遗物也难以辨识,所以

  • 夏王朝的建立和奴隶制度的巩固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百科

    据文献记载,禹去世后,传位于益。但益的声望不及禹子启。于是,诸侯拥戴启即帝位。《史记·夏本纪》云:“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益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

  • 千古忠义 义薄云天:武圣关羽,关云长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百科

    关羽(?-220)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汉族,并州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一直是历来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 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缔造者:魏武帝曹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曹操(155-220),字孟德,魏国政权的实际建立者。二十岁初举孝廉,在讨伐黄巾的战斗中初露锋芒。黄巾之乱后任汉朝骁骑校尉。公元189年,董卓入京任相国,十分赏识年轻有为的曹操,但曹操鄙其为人,不愿与董卓为伍,便离开了洛阳。曹操一走,董卓立即四处捉拿曹操。行至中牟县,曹操被捉。经过努力,曹操终于逃了

  • 夏代的阶级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夏王朝是奴隶制国家。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夏王朝的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争中的俘虏。某些部族被夏王朝讨灭之后,组织形式依然保留,其成员整体均沦为奴隶,例如,据《楚辞天问》注,启讨灭有扈氏,将其部族成员罚作“牧竖”,即放牧牲畜的奴隶。夏王朝的贵族拥有大量土地和众多奴隶。据《左传·哀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