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宋濂: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晚年被流放

宋濂: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晚年被流放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188 更新时间:2023/12/16 14:08:38

宋濂: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晚年被流放,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2]

),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作为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宋濂与高、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宋濂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不过,尽管获得了极高的荣誉,甚至还成为太子朱标的老师,可是,晚年的宋濂却落下了流放的下场。

具体来说,宋濂生于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因与其祖父同日生,故名为寿,后改名濂。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宋濂为人聪明、记忆力强,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精通《五经》。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当然,宋濂年少的情况,已经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得到了自述。《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在这篇赠序里,作者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至正十六年(1356年)十月四日,宋濂入小龙门山著书。因为元朝末年的战乱,宋濂暂时没有步入仕途的打算。至正十八年(1358年)三月,朱元璋大军攻取睦州,宋濂遣家人入诸暨勾无山,但他自己留下未同行。十一月,郡守王显宗以“五经”师聘,宋濂推辞。

至正二十年(1360年),在李善长的推荐下,宋濂与刘基、章溢、叶琛被朱元璋召至应天府。自此之后,宋濂开始为朱元璋效力。不过,宋濂不能说是朱元璋身边的谋士。同年十月,宋濂奉命为朱元璋子朱标教授“五经”,后又参与修撰起居注。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朱元璋下诏撰修《元史》,命宋濂及王袆为总裁官。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元史》书成,宋濂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

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宋濂升任奉议大夫、国子司业,却因祭祀孔子未按时呈上奏章,于八月被贬为安远知县。而这,堪称宋濂仕途的一个低谷。不过,宋濂很可能就东山再起了。洪武五年(1372年)二月,宋濂被召还任礼部主事。十二月,升任太子赞善大夫。

洪武六年(1373年)二月,朱元璋召四方儒士张唯、王辉等数十人,将他们都任命为翰林编修,以宋濂为其师。同年七月三十日,升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仍兼赞善大夫。八月十六日,与詹同同任总裁,奉命修《大明日历》,九月开馆,至次年五月修成。对于才华横溢的宋濂,不管是修《元史》还是修《大明日历》,都能非常高效地完成任务,这无疑是他被朱元璋称赞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原因之一。

洪武七年(1374年)十一月一日,朱元璋命宋濂等考定丧礼服制。洪武九年(1376年)正月十日,朱元璋命宋濂与朱右等定王国所用礼。六月,除任翰林学士承旨,其余兼官如故。对此,在笔者看来,明朝建立后,宋濂参加了礼仪制定等工作。而这,自然是他对明朝做出的重要贡献。不过,因为被牵扯到胡惟庸案,这导致宋濂的结局比较凄凉。

洪武十年(1377年),已经接近70岁的宋濂选择告老还乡,对此,朱元璋亲自饯行,并命宋濂之孙宋慎送其回家,宋濂以头叩地辞谢。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这意味着胡惟庸案的正式爆发。同年,宋濂的长孙宋慎被牵扯进胡惟庸案中,并被朱元璋下令诛杀。

宋慎被杀后,宋濂一家也遭到了祸患,彼时,朱元璋想要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朱标力保,才得免一死,徙至四川茂州安置。对此,在笔者看来,马皇后和朱标在世的时候,还能劝阻朱元璋。但是,等到这两人病逝后,朱元璋则是不留情面了,比如之后的蓝玉案中,众多文臣武将就遭到了株连。根据《明史》等史料的记载,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

最后,洪武十四年(1381年)五月二十日(6月12日),宋濂病逝于夔州(今重庆奉节),享年七十二岁。因为年龄较大,又遭到了流放的惩罚,这导致宋濂在胡惟庸案的次年就去世了。宋濂病逝后,知事叶以从将宋濂葬于莲花山下。蜀王朱椿仰慕宋濂,又将宋濂转葬在华阳城东。明宪宗成化(1465-1487年)年间,蜀王朱申凿曾至宋濂墓前祭拜。

此外,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因四川巡抚马俊为宋濂上奏申诉,明孝宗经礼部商议后下诏恢复宋濂的官职,每年春秋两季在其所葬之地举行祭祀。由此,到了明朝中期,宋濂总算得到了平反。

明朝武宗正德年间(1491年-1521年),宋濂获追谥为“文宪”,

“文宪”这个规格较高的谥号,在古代历史上不缺高官重臣,除了宋濂之外,还有唐朝的宰相李敬玄苏颋,宋朝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章得象,元朝的翰林学士承旨程钜夫,明朝翰林学士承旨、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彭时等。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四帝之母”克烈·唆鲁禾帖尼,一生比武则天还传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四帝之母”克烈·唆鲁禾帖尼,一生比武则天还传奇,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我国古代,关于皇位之争向来都是最惨烈的,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不惜残害手足,谋害父亲,最终能登上皇位的只有一个人。但是有一位女子,她生下的4个儿子都当上了皇帝,她还被称为“四帝之母”,一生的经历远比武则

  • 长孙无忌的“毒舌”弟弟,长孙无逸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百科

    长孙无忌的“毒舌”弟弟,长孙无逸是个怎样的人?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隋朝名将长孙晟儿女很多,其中的第四子(一说五子)长孙无忌、幺女长孙观音婢比较有名,长孙无忌在唐朝初年任职宰相,而长孙观音婢则嫁给了李世民,后被册立为皇后。长孙晟另外四个儿子可谓乏善可陈,长子长孙无乃曾追随

  • “女中才子”的皇后,萧观音为何惨遭赐死?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百科

    “女中才子”的皇后,萧观音为何惨遭赐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常人的印象中,契丹人逐水草而居,性格质朴少文,无论男女都很少读书,吟诗作赋根不是他们的强项。然而凡事都有例外,道宗的皇后萧观音便是个集美貌与才情与一身的奇女子,不仅长得漂亮,还写的一手好词赋,常被皇帝夸赞为“女中才子”。然

  • 她是“华妃”的原型,历史上的年氏有多受宠?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百科

    她是“华妃”的原型,历史上的年氏有多受宠?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这个女人的哥哥是有名的将军年羹尧,是皇帝争夺皇位时非常重要的助力,皇帝对有勇有谋的他十分的重视。在康熙年间,他的才华便大放异彩,担任着委任重要的职位。在康熙50年,康熙帝将年羹尧的妹妹年氏指给了四阿哥胤禛,让她成为了侧福晋

  • 汉武帝为何能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他有哪些功绩?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刘彻,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他的历史地位不一般,与国历史上第一位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并称为“秦皇汉武”。那么刘彻为何能有如此高的地位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西汉王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统的封建朝代,在其统治的二百余年中涌现了不少的明君圣主,汉武帝刘彻就是其中之一。刘彻

  • 爹妈都不靠谱多可怕?“仁弱”皇帝23岁抑郁而终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百科

    爹妈都不靠谱多可怕?汉惠帝刘盈就深受不靠谱老爹的影响,也受到强势老妈的毒害,最后导致他直接抑郁而亡,享年23岁,真可谓是英年早逝,悲惨至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他爹是刘邦,却屡次抛弃他其实刘盈的出生还是挺不错的,甚至可以说赢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他爹成了创一代,自己打天下,

  • “战神”白起70多岁了,已经毫无威胁为什么被赐死?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秦国“战神”白起70多岁了,已经毫无威胁为什么被赐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五十年,有“战神”之称的白起,被秦王赐了一把剑,令他自杀。白起拿起剑,抹脖子前仰天长叹道:“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之后过了会儿,又道:“我固当

  • 爱新觉罗·福全:康熙帝的兄长,一生战功赫赫得善终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百科

    他是顺治帝次子,也是康熙帝的兄长,一生战功赫赫、得康熙重用,此人就是爱新觉罗·福全,今天小编来说说他的历史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爱新觉罗·福全,生于顺治十年,他是顺治帝的次子,康熙帝的异母兄弟,母亲是宁悫妃(庶妃董鄂氏)。说起顺治,想必大家会想到他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顺治一生钟情于董鄂妃

  • 传世之孙,永世之昌,详解注定当皇帝的“蟋蟀天子”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百科

    众所周知,历史上大多数天子都是靠自己爹当皇帝,偏偏有这样一位奇人,他的出生让爹靠他当皇帝,他就是大明天子朱瞻基,因为最大的兴趣爱好是斗蟋蟀也被叫做“蟋蟀天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武31年二月初九,朱瞻基出生在北平的燕王府。他这一出生不得了,先给自己的爷爷朱棣托了个梦,那

  • “奋六世之余烈”分别是哪六世?他们为秦国做出哪些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汉代名士贾谊在《过秦论》中曾这样写道:“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在贾谊看来,秦始皇通过秦国六代君主的积累,在此基础上进行更长远的发展,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那么,秦始皇之前的“六世”分别是谁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