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牢骚文人”应该怎么对付?宋仁宗有妙招

“牢骚文人”应该怎么对付?宋仁宗有妙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345 更新时间:2024/1/19 11:18:32

中国人自古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影响,都有个“通病”,那就是热心政治。即便“在野”,对政治的热情亦丝毫不减。那么仁宗是如对付这些文人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看待在野文人的“政治言论”?

在不开明的皇帝看来,那是“妖言惑众”,而在开明的皇帝看来,那不就是“发牢骚”。

文人为什么喜欢发牢骚?发牢骚的文人到底都是些什么人?

众所周知,宋朝是处理“朝廷与文人”关系最好年代,除了“重文轻武”的“既定国策”,这还与赵氏皇帝“懂文人心”相关。尤其宋仁宗赵祯,对付牢骚文人很有心得。他知道文人为何牢骚,也知道如何“不动刀枪”摆平牢骚文人。

下面这个历史故事很是有名:

宋仁宗年间,四川有个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中,为泄胸中郁闷,献诗给成都太守,主“把断剑门烧栈阁,成都别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认为这是明目张胆地煽动造反,把他绑送京城。按照历朝历代律条,即使不按“大逆”严惩,起码也得按“妖言惑众”治罪,不料宋仁宗却说:“这是老秀才急于要做官,写一首诗泄泄愤,怎能治罪呢?不如给他个官”。不但没治他的罪,反而授其为“司户参军”。

这个老秀才的故事后来没了下文,我想他多半是由“牢骚满腹”的“酸文人”变成“殚精竭虑”的“忠臣”了。皇帝赏他的“司户参军”是个多大官?是州官下面分管户籍的,相当于今天的处级干部。一个小小“处长”,就让老秀才闭上了嘴。

一个徒有文化却没钱没刀枪的弱势群体,发发牢骚能翻什么天?宋仁宗眼光锐利,让牢骚文人“皆入吾彀中”,为自己所用,发挥“正能量”,不能不称之为高明之举。在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官本位国家,文人的政治觉悟并没有“天下为公”那么高,但就实现个人价值而言,“达则兼济天下”也是大多数传统文人心态。关心政治,对朝政发发牢骚,终究是为“入仕”者居多。只有当不成官时,牢骚才会越来越盛。所谓发牢骚其实就是“变相上书”,是科举不第者的最后一颗救命稻草。

宋仁宗这样处理“牢骚文人”之所以留下了佳话,主要是因为历代皇帝大都不这么干。他们对“牢骚文人”一般多采取“文字狱”震慑手段。我想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来官位没有那么多,谁发牢骚赏谁官“赏不起”,充其量只能解决个案;二来“文字狱”面广影响大,可起到杀鸡儆猴、“掌嘴天下文人”奇效,且一劳永逸,“一次性解决问题”。

在盛赞宋仁宗之功时,如果我们跳出历史局限,应该看到“赏官”与“掌嘴”哪种政策对付“牢骚文人”并无本质区别,他们的目的殊途同归——利于皇家统治。即便宋朝立下不杀文人的“誓碑”,主要也是出于“便于统治”考虑,文人的蜜月时代并不是由于文人强大后所创造出来的,而完全出于皇帝的喜好。才子的小命还是不在自己手中,可杀不可杀,仍然全在皇帝的一句话!

因而,宋仁宗的故事与其说是示统治者的,不如说给中国传统文人的启示善莫大焉:对只有依附地主才能生存的群体而言,初衷只在“老爷您的衣服坏了”,关心国是的手段也只有“发牢骚”,那么,“老爷们”批下来的“官位”与“耳光”殊难把握,抑或劈头盖脸一同下来——“胡萝卜加大棒”,来都谕示着一个特殊弱势群体被“老爷”玩于股掌之间。

标签: 历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吴藻满怀着对天意的不解与不满的情绪,写下《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吴藻,字蘋香,号玉岑子,清代著名女曲作家、词人,她出生于一个商贾之家,自幼接受到较为全面的文学艺术教育,能识谱,会弹琴,善于吹箫和绘画,并能写得一手好词曲。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吴藻身虽为女儿身,却有着男儿的气概,诗书琴画样样精通。当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来吴家求亲的

  • 盘点先秦时期的三大“红颜祸水”,她们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今天小编要盘点的是先秦时期的三大“红颜祸水”。下面让我们看一看,她们都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首先,夏王朝的妹喜算的上一位,她便是与商纣王齐名的暴君夏桀的宠妃,施国战败后,选出了国家中最美丽的女子妹喜献给了夏桀,夏桀被容貌艳丽的妹喜给深深的迷住了。于是,本来就对国家政务不上心的夏桀变

  • “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历史原型是谁?与影视剧中有何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百科

    影视剧中威猛的“混世魔王”程咬金,是否有历史原型?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隋唐演义》、《说唐演义全传》等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中,塑造了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过程中,出现的一大批救世英雄的光辉形象,比如程咬金、秦琼、罗成、徐茂公等传奇英雄,他们虽然出身各不相同,所处境况也不

  • 杜牧的一首七言律诗,“尘世难逢开口笑”一句是作者的心酸总结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杜牧,字牧之,晚年时期居住在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晚唐时期官员、杰出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文负有盛名,代表作有《阿房宫赋》《题乌江亭》等,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杜牧生活的时代正是大唐王朝后期的多事之秋,他的最高理想就是恢复大唐帝国昔日的繁荣与昌盛,自

  • 褒姒:周幽王第二任王后,“烽火戏诸侯”的主人公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百科

    历朝历代有不少著名美女,她们大多都和“红颜祸水”联系在了有一起,因女色而误国的帝王很多,到底是美色还是帝王本色的原因导致帝国覆灭,这一直是人们所争论的话题。西周末期就有一位美女,她被普遍认为是西周灭亡的罪魁祸首,她就是“烽火戏诸侯”的主人公——褒姒。褒姒与夏桀时的妹喜、殷纣王时的妲己、晋献公夫人骊姬

  • 爱新觉罗·胤祐:康熙最与世无争的儿子,活到雍正朝善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百科

    他是康熙第七个儿子,一生不争不抢,活到雍正朝善终,此人就是爱新觉罗·胤祐,对此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吧!爱新觉罗·胤祐,他是康熙帝的第七子,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关于他的史料记载也不多,但能在九子夺嫡的风波中活下来,肯定也不是个简单的角色。之前咱们说过了康熙的成妃,也就是本文主人公胤祐的生母

  • 在清朝什么人才能够有资格被皇帝封为“贝勒”?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百科

    清朝什么样的人生的儿子,才能够有资格被皇帝封为“贝勒”?贝勒究竟是个什么级别的地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看过清宫剧的对贝勒应该常听说的,清朝的贝勒一词语是属于一种爵位称呼,历朝历代基本上也拥有类似的爵位名称,但在使用称呼和级别权力会拥有差异性。爵位它本身是皇帝奖赏那些拥戴了自己的功臣,还

  • 袁崇焕说的“五年平辽”,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百科

    袁崇焕说的“五年平辽”,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对袁崇焕的评价,今日可谓两极分化,赞美者认为他是大明忠臣,延缓了明朝灭亡;贬斥者认为他狂妄自大,加速了明朝灭亡,尤其是他对崇祯许下的“五年平辽”的壮语,更是成了他欺君妄言的罪证。可是,袁崇焕的“五年平辽”计划真的就是欺君之语

  • 汉哀帝刘欣与董贤之间有什么故事?“断袖之癖”的典故是怎样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百科

    刘欣,即汉哀帝,西汉第十三位皇帝,他与董贤的故事成为成语典故”断袖之癖“。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汉孝成帝在自己先天‘劣势’的情况下,再加上赵合德的帮忙,成功的让自己绝嗣。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为延续汉家天下,成帝刘骜诏定陶王刘欣和中山王刘兴进京,准备从中选一人为皇太子,

  • “促织皇帝”朱瞻基,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百科

    “促织皇帝”朱瞻基,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话有云"晚节不保",是说一个人英明神武大半辈子,晚年却放飞自我,以至于昔日好名声里添了些许污点,让人无奈至极。其中典型范例当属明代第五位帝王。此人名叫朱瞻基,前半生铁马金戈、建立功勋,继承父祖皇位、创盛世王朝,可偏偏,后半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