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燃面的来历

燃面的来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98 更新时间:2024/3/2 9:14:40

燃面名称由来有一说,因此面干燥多油,挑起来可如火绳一般点燃故名。燃面含有丰富的钙铁锌元素,而且不含添加剂,绿色健康。宜宾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早在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是宜宾传统的名小吃。它选用本地优质面条为主料,以宜宾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扩展资料:燃面所获荣誉:1、1961年,朱德委员长到宜宾视察工作,品尝了正宗宜宾燃面后赞不绝口,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几十年来未吃到过这种面了,希望继承下来”。2、1990年10月,宜宾燃面参加四川省举办的“名特小吃”评选活动,一举夺魁,摘取“四川省名小吃”金奖。3、1997年12月,在杭州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的认定活动,宜宾燃面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4、2010年7月,宜宾燃面制作工艺正式成为宜宾市翠屏区非物质化遗产项目。5.2011年6月,宜宾燃面入选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燃面

关于桐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以往乌镇靠靠!因为桐乡的文化遗产并不多!乌镇的话有皮影戏之类的!乌镇官网:桐乡的菊花节应该也算的哦~~一点资料:桐乡自古是江南蚕桑的主要产地,乡间流传着丰富的蚕乡习俗,其中以祭拜蚕神、佑蚕丰收为出发点的“轧蚕花”庙会(又称蚕花庙会)最具代表性,而其中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是含山轧蚕花庙会。据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年公布一批,而这次的“非遗”是从全国各地申报的2540个项目中,经过专家委员会四轮评审后最终认定的,我市蚕桑习俗“含山轧蚕花”的申遗成功也让桐乡有了第一个“非遗”国宝。在桐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傅海铭老先生制作的彩蛋也名列其中。傅海铭的蛋画不仅秉承传统,专攻花鸟、人物,还将自己擅长的另一种民间工艺通草画片引入蛋画制作。他将人物彩绘于通草(一种植物)上,然后贴在经特殊处理的家禽蛋壳上,蛋画因此有了丝绒的质感,立体、厚实,显得更加漂亮。至今,桐乡市共挖掘、整理了蓝印花布、剔墨纱灯、竹刻等4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并在今年6月开馆的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里展出了大量的实物图片,形象地展现了桐乡历史悠久、资源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桐乡闪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此皆吾兄左将军之事,非某所宜预也."此乃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云长曰:“此皆吾兄左将军之事,非某所宜预也。”肃曰:“某闻昔日桃园结义,誓同生死。左将军即君侯也,何得推托乎?”云长不之答。周仓厉声而言曰:“天上地下,惟有德者居之,岂但是汝东吴之有耶!”云长变色,夺周仓所捧大刀,立于亭中曰:“此乃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以目视之。仓会其意,先来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

  •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

  •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1、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2、剪纸一般指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3、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

  • 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发扬光大?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执著追求、不懈努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陈桦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担负着传承和弘扬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责任,希望传承人要牢记使命,强化责任;要进一步加强修养,提高境界,致力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艺一代一代传下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

  • 世界遗产,要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有关故事和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

  • 你的家乡有哪些快要失传的传统手工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过去民间中有一句俗语叫“艺不压身”会一门手艺就好比有了铁饭碗一样,意思是无论什么年月都饿不死手艺人。如今随着历史的变迁,生活的改变,机械时代的到来,传统手工中的一些工种也随之即将“消亡”这些传统手工种有:1,传统纯手工中的木匠用工具,一些老木制品制做中的绝活,木制形体中的榫卯结构,传统油漆(生漆)

  • 找一篇关于“智艺”的古今小故事(400字以内)最好是一篇古代的和一篇现代的!!!拜托啦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求一个经典励志故事已解决悬赏分:30|提问者:wu362132027|解决时间:2008-8-1012:37故事讲的是一个6岁的瑞恩,为非州小朋友挖一口井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赚取70元,后来他的故事被发表了,最后他收到了25万元的支票,求这个故事的完整问题补充:请问这个故事是真的吗?听了后的感言是什么?

  • 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了就可传承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从人类历史来看,在文化的演进过程中,有一些文化会越来越强势,还有一些文化却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吞并、侵蚀。保护非物质文化并不需要什么豪言壮语,这个《感悟传承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行》巡回展览,又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做些什么呢?先入人心是很重要的。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

  • 关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但在物欲横流、精神空间被严重挤压的当今社会,“非遗

  • 从非遗美食的角度出发去谈威宁荞酥的传承与发展,这样写可以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威宁荞酥是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生产民间小吃名点。这种糕点以其原料独特和制作历史悠久,而享誉全国,那就是地方名特食品---荞酥。威宁荞酥是以苦荞面粉为主料加菜油、白砂糖、鸡蛋等多种配料制成的糕点,香酥松散,味道鲜甜,口感清爽。威宁荞酥初产于明洪武年间,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年做寿,奢香夫人特意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