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它先是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21目,捏面艺人根据所需,用这些面团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15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有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有天真烂漫的儿童,有各种神话故事、戏剧中的角色和历史人物。这些活灵活现的面人放在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面人体积小,便于捂带,又经久不霉、不裂、不变形、不褪色,因此为旅游者所喜爱,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外国旅游者在参观面人制作时,都为艺人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且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称北京面人为中国的雕塑艺术。
“花丝镶嵌”的传承人是谁?
白静宜大师1942年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金属工艺美术专业,曾从师于翟德寿、吴可男等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学习设计,长期从事“花丝镶嵌”和珠宝首饰的设计、制作工作。至今,已近70高龄的白静宜大师从事珠宝首饰及案头艺术品设计已近五十余年,为当今我国工艺设计界硕果仅存的老一辈设计大师,多年来在“花丝镶嵌”工艺技术的传承和创作设计上成绩显著。2008年,既文化部将“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正式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大师被评定为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白大师的作品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髓的同时,创意新颖,生动脱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设计大赛和博览会并屡次获奖。其作品代表作品有:金摆件《凤鸣钟》、《金玉地动仪》、《百事和合》、《祖国颂》等。白静宜大师设计的作品“凤鸣钟”,在1983年在东南亚地区钻石首饰设计比赛中获最佳设计奖,是迄今为止我国花丝镶嵌作品在国际上荣获的最高权威奖项。2009年,昭仪新天地北京珠宝有限公司与白静宜大师合作,在举世闻名的北京宋庄小堡村艺术东区,建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传承基地,致力于花丝镶嵌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让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宫廷艺术经典,重获生命力,走向市场,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