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04 更新时间:2024/1/20 13:04:11

上海非物质化遗产有民间文学14种、传统音乐16种、传统舞蹈10种、传统戏曲10种、曲艺6种、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15种、传统美术34种、传统技艺84种、传统医药15种、民俗18种。

1、浙派古筝艺术

浙派古筝艺术广泛流行于我国的江浙地区,即长江以南的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地区。唐年间,筝已由中原传至浙江杭州地区。明清以后,古筝被保留在“杭州滩簧”的伴奏和“杭邦丝竹”的合奏中。

近40年的筝乐新作品的技法没离开过浙派筝艺传统与新创的技法,推进了全国古筝融入社会生活的进程,目前已吸引了500万人学习古筝,以浙派古筝为基础的古筝人才已遍及了全国及世界各地。

2、腰鼓

亭林腰鼓是亭林地区民间文化活动中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特色活动项目,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其表演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健身、体操、秧歌和民俗文化。

3、宣卷

宣卷源于唐代的“信讲”和宋代的“谈经”,至清代出现以唱宣卷为职业的艺人。宣卷艺人以讲故事的形式,为民众说讲民间事物和民间传说,故宣卷艺人又被人们称之为“说讲人”。它由一人主宣,二人帮衬,小乐队伴奏,其形式近似苏州评弹,又不尽相同,更具特色。

4、周虎臣笔制作技艺

周虎臣笔墨庄集湖笔、水笔、书画笔三大制笔技艺之大成,融会我国南方制笔技艺,创制了海派毛笔,使海派毛笔与海派书画相伴而生。制笔的兽毛常用山羊毛、黄鼠狼尾、山兔毛、淮兔毛等。

扩展资料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上海这座海派都市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上海城市发展的“活化石”,是上海的城市文脉。自开埠之日起,上海作为“通商码头”就成为了各种文化和文明交汇、交流与交融的天然平台。

频繁进出的商船,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物资,也带来了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文化,于是“通商码头”衍生为“文化码头”。

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逐步沉积发展起来的。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形态繁多,几乎涵盖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门类。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其巾不仪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以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形态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既有乡村特色浓郁的民间歌谣(如网山歌、长山歌、哭嫁歌)、民间故事(如郊县农民故事、市区新故事)、民间传说(如城隍庙传说、七宝传说),也有都市文化鲜明的戏剧曲艺(如沪剧、京剧、独脚戏)、手工技艺(如刺绣、编织、剪纸、木版水印)。

既有反映上海商业文化特色的民间商贸(如老字号、民间医药、小热昏),也有展现地方风情风貌的节庆庙会(如龙华庙会、三巡会、豫园灯会、端午赛龙舟)等。

参考资料来源:市级名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民间文学14种、传统音乐16种、传统舞蹈10种、传统戏曲10种、曲艺6种、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15种、传统美术34种、传统技艺84种、传统医药15种、民俗18种。

1、新浜山歌

松江新浜地区的耘稻山歌源远流长,早在清初,就已初具耘稻山歌的规模,因此历史上新浜被誉为“田山歌之乡”。

新浜的耘稻山歌均是清一色的男人唱,刚开始由一人或二人以上一起唱,后来发展到多人、甚至十多人一起唱,人人都有角色,为了消除劳动的疲劳,增添乐趣,山歌班主要演唱的是长篇叙事诗吴歌《庄大姐》、《姚小二官》、《刘二姐》、《严六姐》和《姑娘》等等,山歌种类大体上有“阳照头”、“大头歌”、“落秧歌”三种。

2、浙派古筝艺术

浙派古筝艺术广泛流行于我国的江浙地区,即长江以南的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地区。唐宋年间,筝已由中原传至浙江杭州地区。明清以后,古筝被保留在“杭州滩簧”的伴奏和“杭邦丝竹”的合奏中。

近40年的筝乐新作品的技法没离开过浙派筝艺传统与新创的技法,推进了全国古筝融入社会生活的进程,目前已吸引了500余万人学习古筝,以浙派古筝为基础的古筝人才已遍及了全国及世界各地。

3、腰鼓

亭林腰鼓是亭林地区民间文化活动中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特色活动项目,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其表演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健身、体操、秧歌和民俗文化。

亭林腰鼓源于民间,早期用于震妖驱疫,鼓动和声响驱逐妖魔和瘟疫,祈求安康;春秋战国时期,则用于鸣警、示威、鼓舞士气、传递信息等,以鼓告急,击鼓欢庆;后来逢佛事庙会年会,民众自发以歌舞载之,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4、越剧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越剧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并在全国戏曲剧种中率先形成集编、导、演、音、美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机制。越剧长于抒情,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

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堪称流传最广的地方戏曲剧种。

5、宣卷

宣卷源于唐代的“信讲”和宋代的“谈经”,至清代出现以唱宣卷为职业的艺人。宣卷艺人以讲故事的形式,为民众说讲民间事物和民间传说,故宣卷艺人又被人们称之为“说讲人”。它由一人主宣,二人帮衬,小乐队伴奏,其形式近似苏州评弹,又不尽相同,更具特色。

据传,当时的宣卷艺人表演的宣卷没有脚本,故事情节都是艺人们从平时观看的古装戏中照搬过来,然后写上自编的唱词,卷成纸卷,表演时摊在桌上,用通俗的语言宣讲卷中故事,并加入了应景的即兴演唱。

6、益智图

“益智图”是清代光绪年间崇明人童叶庚以太极两仪八卦的易理做依据,发明的一种拼图、拼字智力游戏。“益智图”的拼图、拼字是汲取前人“七巧板”的技艺,而改变为尖斜、曲直、方圆,刻木制作而成,共分十五片。

童叶庚在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七月开始研究创制益智图,到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完成《益智图》(上下两册),共拼成山水、人物、博古器具等二百一十六幅图,于1878年正式刻印出版

7、棕榈叶编织

棕榈叶编织是民间流传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旧时许多民间艺人截取刚长成而尚未展开的棕榈嫩叶为原料,通常以一根叶茎为筋架,运用编扣、打结、互相穿插等技法编制成小动物,插在草把上在街头巷尾游走,现编现卖,深受孩子们青睐。

棕榈叶编织历史久远,主要综合运用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经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手法进行创作。

传统棕榈叶编织多以鲜叶制作,只能保存二、三天,题材以蜻蜓、青蛙、蚱蜢等动物为主,局限较大,而现代棕榈叶编织艺术题材丰富,将昆虫鱼虾、飞禽走兽以及人物都纳入了创作范围,并成功地创作干叶制品,解决鲜叶制品不易长期保存的难题,极大地发展和丰富棕榈叶编织艺术。

8、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周虎臣在苏州开设周虎臣笔墨庄,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笔墨庄由苏州迁移到上海兴圣街68号。1958年和1964年,周虎臣笔墨庄前后合并了上海近十家笔墨庄,成立了周虎臣笔墨庄。

周虎臣笔墨庄集湖笔、水笔、书画笔三大制笔技艺之大成,融会我国南方制笔技艺,创制了海派毛笔,使海派毛笔与海派书画相伴而生。制笔的兽毛常用山羊毛、黄鼠狼尾、山兔毛、淮兔毛等。

9、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

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由我国现代中医推拿创始人、“一指禅”推拿一代宗师朱春霆先生创立。“一指禅”原系佛教禅宗派的用语,意为“万法归一”,“一指禅”三字合而言之,就是医患双方共同将散乱的心念集定于一处,医者调匀气息,意念守一,凝全身功力内劲于拇指之端,潜心探究患者的疾病所在,然后循经按穴,扶正祛邪。

朱春霆先生在继承其家传二百余年的深厚中医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流传江南近一百七十余年的一指禅推拿流派的核心思想创立了该疗法。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有推、拿、按、摩等十二种手法,一指禅推法为其精华,即以拇指每分钟摆动120次的频率持续作用于所施治的穴位处,以指代针,调和阴阳、疏通经络。

10、珠算

珠算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运算,是历代中国人有关数的知识和实践。算盘一般为长方形,上一下四或上二下五珠,有梁穿档的竹木制品。

梁上一珠代表5,梁下一珠代表1,一般为13至19档。算盘具有累数制、五升制、十进制和位置制,是我国发明的独一无二的进制。珠算可以完成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解高次方程等数学运算,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

参考资料: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市级名录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谁有泥人张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咸丰年间常去的地方有两处。一是东北角的戏剧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坐在那儿,为了瞧各种角色,去天庆馆要看人世间的各种角色。这后一种的样儿更多。那天下雨,他一个人坐在天庆馆里饮酒,一边留神四下

  • "塌东京,涨崇明"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神话?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舟山民间传说“塌东京、涨崇明”《葛仙圣母纪念塔碑记》葛仙翁,名葛洪,字孝先,祖籍江苏勾容,其母葛门洪氏名翠凤,生于西晋太康(公历327年)四月初十,二十岁生葛洪,二十八岁丧偶,后与子及长子媳移居浙江舟山东湾,由于政权腐败,民心意乱,地壳运动,劫难来临,玉帝派吕仙下凡以卖油为名测试人心,大桶小壶只收分

  • 崇明南门最大集市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摘要崇明农夫集市”正式亮相为前来游玩的游客带来了别样的端午惊喜活动地点长兴岛郊野公园新鲜蔬菜、时令水果、本土特产、文玩手工……在欧洲,这样的农夫集市十分常见。在国内,也有北京有机农夫集市这样较为知名的农夫集市,让广大市民朋友即使不花一分钱,也能淘到不少乐趣。现在,既不用漂洋过海,也不用翻山越岭,上海

  • 知不知道哪些名人故事是有关绝处逢生的故事啊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刘备得知蔡瑁设计害他便骑上的卢马逃跑,眼看后面的追兵就要赶上了前面却是一片河水,无奈之下只好淌水而过,可谁知道河水越来越深眼看刘备就要被淹死了,正当刘备百愁莫展之时的卢一跃而起驼刘备飞上了百丈悬崖,刘备这才逃脱了追兵

  • 请问有谁知道《不遗余力的故事》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战国时期,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国力逐渐强盛,不断派兵去攻击其他国家。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歼灭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秦王趁机派出使者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否则就要将赵国踏为平地。于是,赵王召集楼昌、虞卿来商量对策。赵王说:“我们的军队在长平一

  • 上海土布咪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上海土布咪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是在上海市崇明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上海市崇明县长兴镇潘园公路152号1361室(上海泰和经济发展区)。上海土布咪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230MA1JXK9X80,企业法人陈秀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上海

  • 南海非遗寻踪作文700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我身边的非遗夜,静悄悄的。一轮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悬挂在天空,那天空中的点点繁星,簇拥在月亮身边,好奇地眨着眼睛,皎洁的月光洒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切都是那么寂静,那么和谐。我坐在门口的大榕树下,仰望星空,仿佛又被带回了十年前……当我在外婆怀抱中牙牙学语时,我就听起了闽剧,空闲时,总爱对着镜子”咿呀呀”地

  • 中国的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是指那些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遗址、古建筑等等以及近现代的重要史迹等代表性建筑。可移动文物是指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分

  • 有什么民间艺术失传?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500项民间艺术半数以上失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委员关注热点中国宁波网07年05月12日09:18宁波日报讯(记者郭靖)宁波历史上曾出现过近500项民间艺术,但现在半数以上处于失传、休眠或半休眠状态,即使还存活的,也只有民间老艺人掌握,无人继承。市政协文史委呼吁,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好保护起来。代表

  • 中国首个入选非物质文化节日的是哪一个?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端午节。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传统习俗:端午节是中国民间十分盛行的民俗大节,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