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还是一个吃不饱肚子的年代,只有盼着过年才能吃点好的。
肉喳。猪肥油炼过后剩下的喳子,拿一块放到嘴里吃着,那叫一个香。
麻食。把红薯煮熟,和面和在一起,加糖,切成小条,用油炸过,甜甜的,软软的,爽口。
干干,面和好,赶成片,切成形,加上芝麻,用油炸过,脆,香。
红烧肉。把肉皮一面,涂上柿子,用油炸过,好吃不腻。
蒸肉。把肉切块,把粉条用开水过一下,加上各种佐料,蒸熟。这是全国洛阳的唯一名吃。
卤猪肉。猪头,猪蹄,猪尾巴,加在一起做成的冻肉。
以上名吃,基本上全国各地都不多,是中国洛阳的本地名吃。
小时候都有哪些好吃的,在我小的时候,正是63年发大水闹灾荒的时期,那时也有了记忆,当时吃什么都好吃。
炒面拌槐树芽,炒面是用烂柿子加谷糠,捏成糠疙瘩烘干,粉碎成的面就叫炒面。
槐树芽是从槐树上采下的嫩叶子,用开水煮一下,炒面和槐树芽两样拌在一起就可以顶主食。
到现在已经有58年了,还记忆犹新,没有忘记它的美味,它有当时充饥救命的功劳,现在想吃也吃不到了。
当时还有国家共赢的红高粱面,把山东的萝卜,四川的菜包在高粱面里面,蒸出来的高粱面菜包子,那可是几辈子的人,也都没有吃过的美食。
当时留传的民谣是:
六三年,闹水灾,
山东萝卜,四川菜,
火车拉,汽车带,
社员买,公家卖,
救济款,随后来。
想到此时泪水来,
两眼模糊难下载,
感恩国家真符好,
救命之恩难忘怀。
当时80岁的老奶奶非常感动,告诉我们以后好年轻景了,别忘了帮助受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