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要走进校园,首先得在社会上让人看到他的经济价值还有方便性。在越来越快的社会生活中,只有简单便捷才是人们青睐它的第一标准,但同时,由于过快的社会发展,使得人们的目光来不及停留在沿途的风景,他们也渴望有一些能让自己静下来去品味和慢慢欣赏的东西。所以,在传统节日中,可以通过文化节普及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内涵。
当然最常见的就是剪纸比赛啦
其次,能直接做到最根本的,就是将剪纸评分纳入末考成绩,可以说很有效了
哪个少数民族剪纸技术最强?
回族剪纸构图饱满,色彩鲜明,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情趣横生,寓意深远。
剪纸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缩影,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早在汉代,立春时节有“祭春”的风俗,人们用各色丝织品剪刻以后,缝制成为小的旗子,戴在头上,祝愿全年农业丰收,意在劝勉人们勤奋耕种。初唐诗人宋之问有“今年春色好,应为剪刀催”的诗句,可以充分感受到当时剪纸活动已经深入人心。回族的剪纸艺术,正是根植于中国古代文化中“虚实相生,虚实互补”的造型原则而发扬光大的。
回族剪纸的习俗流传已久,人们在茶余饭后,坐下来拿起剪刀,静静体会心灵与纸面的接触,剪纸也悄无声息地成为回族群众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回族花儿唱道:“白云山上雾绕呢,灵芝草有心人找呢,唯尕妹子耍手巧呢,万样子花随心者铰呢。”回族女孩子在七八岁时就拿起剪刀,用彩纸随心所欲地剪出各种各样的作品,美化和点缀自己的生活。每逢传统节日、婚嫁、乔迁、贺孩子满月时,回族人总会用剪纸作品,寄托着自己美好的祝愿和理想,以烘托喜庆欢快的气氛。回族剪纸艺术里囊括了“五谷丰登”“农家乐”“吉庆有余”等传统题材,同时又有独到的审美,不只是对传统观念的自然模仿,而且还对表现内容大胆取舍,例如,剪纸艺人将形体意象交织在花草图案之中以求形态美,充分表现了回族群众的心理意识和朴素、大方、自然的审美观。这些作品富有装饰情趣,很受人们的喜爱。
回族剪纸艺术品类复杂浩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十分突出,饱含生活气息。主要有窗花、墙花、门花、灯花、门挂和各种各样剪影等,例如,西北回族的窗花是回族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窗花的尺寸大小各异,是根据窗口的大小而定。剪纸窗花是把彩纸剪成各种纹样,贴在窗子的白纸或玻璃上,阳光透射进来,色彩绚丽,栩栩如生,不但美化了居室环境,而且给旧时的荒凉西北增添了一抹生机。窗花题材多以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为主,还有《凤戏牡丹》《富贵满堂》《喜上眉梢》《岁寒三友》《盖碗》《喜花》《喜在眼前》《老农赶集》《庄户人家》等,大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除了这些常用题材,近些年回族剪纸更是增添了许多新的表现内容,如红军长征故事、新农村建设、村村通、文化服务进万家、新时代的富裕生活、回族村落风光等等,都成为剪纸纹样的主要内容。其剪刻细腻多姿,摄取生活的瞬间,以形态生动多变、内容新颖取胜。多角度、多层面凸显了民族风情、地域文化特征和建设家园的时代风貌。这类剪纸是回族剪纸艺人主观心境与民间民俗物象的融合,是人们生活理想的物化表现。回族剪纸构图饱满,色彩鲜明,线条流畅,造型生动,情趣横生,寓意深远。
回族剪纸技艺的传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族传承。剪纸的手艺和技艺诀窍均来自家庭内部成员,主要是女孩子在家庭中耳濡目染,成年后对祖辈技艺的传承学习。在回族聚居的村落,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剪纸技艺小群体,这些小群体由当地的剪纸老艺人及剪纸爱好者组成,他们定期集合在一起,进行剪纸技艺的交流,有时也组织喜好剪纸艺术的年轻人学习剪纸技艺。在这些小群体的内部,成员之间彼此切磋技艺,在提高自身剪纸技艺的同时,也推动了剪纸艺术的发展。
回族剪纸艺术既是回族民间传统技艺,也是回族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项民间艺术形态,其存在和发展深深地依附于民间生活和民俗文化,其价值已远远超越了艺术自身,成为民俗文化形象所要表达的物化语言及其传承的载体。因此,回族剪纸对回族文化起到了生动的传承作用。在西北农村回族居住地区的窗户上、炕围边经常见到的杨家将故事、红军与回族的故事等剪纸,这些剪纸的内容取材于劳动人民熟悉或者喜闻乐见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它们以窗花、墙花的形式妆点着生活的同时,也向人们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人们推崇的真善美、自强不息、精忠报国等价值观念,这些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集中体现,通过剪纸表现出来,对普通民众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和规范作用。
回族剪纸艺术作为民族文化展现的物化语言,是民众渴望美好生活的重要表达途径之一。在剪纸创作过程中,他们将追求吉祥如意、幸福安乐的思想巧妙地融入到每一帧剪纸中,通过吉语谐音、托物寄意等手法,使小小的剪纸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回族剪纸是回族群众世世代代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它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的艺术瑰宝。回族剪纸自2005年列入宁夏第一批非遗保护项目以来,回族剪纸的传承人更是投入了大量精力,不断丰富和改进回族剪纸技艺,创作出的剪纸作品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4年,宁夏申报的“回族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的“剪纸”中。回族剪纸已经在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走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