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说的没错,而且对曲艺有一定的了解。
老郭在一郭汇里面阐述过《探清水河》的发展历史。
这有可能是发生在北京的真是故事。主人公,大莲和小六。大莲的父母(松老三)是捞偏门的,卖大烟为生。为人不是特别正经,但是很传统。女儿生的貌美如花,但是两口子不为女儿身世张罗,女儿一来二去就看上了小六哥哥。小六是个卖苦力的,松老三看不上,不让交往。结果小六就每天晚上翻墙头跟大连幽会。一来二去怀孕了。松老三不干了,说女儿败坏了门风。把女儿锁家里,皮鞭抽打。大莲很委屈,绝望,就投了清水河。小六知道这个事儿,跑河边烧了点纸,哭了一通,也跳河了。
本身是个爱情故事,为什么说是窑调呢,因为本身就是三俗歌曲(专家们认为),跟十八摸差不多。探清水河其实很长,中间有大段描绘幽会的事情。一更天干啥了,二更干啥了,你懂的,此处省略三万字。
探清水河有很多版本(二人转也有探清水河),从开始有人唱,到后面市场不景气,少有人唱。在到后来,因为有幽会时不可名状的那么一段词儿,它就比较适合在窑子里面表演给客人,一是打发时间,二是招揽客人。在窑子里面演过,后来很多正经艺人就不唱了,怕传闲话。咱们现在听到的探清水河实际上算个失传版,哪个版本是原版,搞不清楚。老郭也不否认探清水河沦为窑调。后来删减一部分,才有机会拿到舞台上表演。你们可以翻翻德云社的视频,老郭唱的跟张云雷版本还不一样。
德云社在整理和收集传统曲艺方面做了很多贡献,他们有些单口相声,小曲基本上处于失传的边缘,有些节目,就几个老先生会这个活,一旦走了,就没人会了。咱们现在还能听到这个小曲其实挺不容易的。
很多观众喜欢听探清水河,觉得凄美的爱情故事,朗朗上口,但你了解他的过去,也许会更加喜欢他,老节目,经历几百年,还能在火一把,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