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名将李绩和李靖相比谁厉害 李靖的能力介绍

唐朝名将李绩和李靖相比谁厉害 李靖的能力介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467 更新时间:2024/1/3 8:37:16

李绩和李靖谁厉害

李靖生于公元571年,是唐初著名的军事家。李靖生在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廷命官,叔叔韩擒虎又是隋朝的一代名将。所以自小受家风的熏陶,李靖不仅文武兼备,尤其是对兵法的钻研颇深。后归顺了李唐,开始了他一生恢宏的军旅生涯。

李靖仅用两个月时间就消灭了雄踞江南的南梁政权,而且在南下的过程中还出计帮助李孝恭平定了蛮兵。随后又运筹帷幄,镇压了辅公祏的作乱。并于贞观四年同李绩一道,成功以少胜多消灭了东突厥额大军。在其年迈之际,又以半年不到的时间成功远征吐谷浑。

李绩,原姓徐,后赐国姓李,生于公元594年。李绩的一生也是丰功伟绩,极为耀眼,他和李靖经常被史学家们一同描写比较。贞观四年同李靖一起征讨了东突厥,使其从此灭亡。贞观十九年,随唐太宗亲征高高丽国。唐军在李绩的疑兵之计下,成功令高丽军队摸不清虚实,被唐军抓住机会拿下盖牟、磨米、辽东等十城。回国后又远征西北的叛乱。李绩的军旅生涯也像李靖那般,到年老之际还未结束,还是老当益壮。乾封元年,七十多岁的李绩再次征讨高丽国,平定了动乱。

看着李靖李绩二人的生平履历,实际上二人近乎于伯仲之间,他们给大唐带来的都是威震四海的雄雄军威,四处的叛乱以及挑衅在二人的铁蹄之下无不就此湮灭。李靖更偏向于大胆和出奇,李绩则偏向于谨慎。在众多战役中可以看出李靖的雷厉风行,战事之快,几乎都是短时间内结束战役。在对东突厥的用兵中,也是李靖担任总管,李绩为辅。所以说如若一定要比出个高下来的话,那可能是李靖略胜一筹。

李靖兵法

李靖是唐初一代最为著名的军事家,他仅以两个月就拿下了雄踞江南的南梁政权,然后平定辅公祏叛乱。随后李靖又剑锋转北,东突厥就此成为往事,吐谷浑也被打的落花流水。纵观李靖用兵一生,战无不克,实乃常胜将军也。文韬武略的李靖还根据平生经验写出来诸多著名的军师理论著作,像《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等等,只可惜多数已经失传了。

李靖的用兵之道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深远的见解。在对内治军上,李靖坚持奖罚分明,军法严正,而且不避亲疏,有恶必惩。李靖认为,只有严明军纪的军队,才有出色的战斗力,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从而拥有源源不断的战力供给。故而李靖的军队所到之处,没有一处是被烧杀抢掠的。

在对外作战方面,李靖始终奉行因势利导,循序善诱的准则。用兵,只要能够看得到其中的势力,分辨清天时、地利、人和中的优势劣势,就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出一套正确的方案。李靖认为在古时候的战场,要重视地形所起到的作用。倘若作战双方都拥有有利地势,那么让与对面,自己则设计埋伏。倘若都是不利的地段,则佯装离去,待到敌方出来再立刻中途杀出。而在一些深谷之地,骑兵勿进;一些阴暗沼泽,兵马勿进;一些辽阔地带,才是骑兵冲杀的优势。所以李靖能够精准地看到每一处战争里致命点,攻无不克。

李靖可以说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难得的名将,唐王朝在他的征战下,提前完成了收复边疆的任务,他也成了后世敬仰的大英雄。

李靖灭突厥

李靖一生用兵如神,可谓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李靖在消灭雄踞江南的南梁政权,平定辅公祏的叛乱之后,又北征东突厥。李靖一生用兵出神入化,最为精彩也是最为威震天下的就是他北上以少敌多,大败东突厥的数万大军。

因为北方的突厥势力时常进犯大唐北部边界,闹得当地百姓是民不聊生。适逢东突厥内部发生变乱,各部开始出现叛离的现象,远在长安的李世民接受建议,发兵出征东突厥,行军总管是兵部尚书李靖。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的正月,北方还是寒风凌烈的时候,李靖只率领三千精锐轻骑直取恶阳岭。由于天黑阻挠了颉利可汗的视野,以为李靖段不敢孤军深入,身后必有唐朝大军为援,所以大惊失色的颉利可汗一退再退。

李靖不仅兵法如神,还善于谋略。李靖派遣间谍离间了颉利可汗和其心腹之间的信任,导致他的心腹前唐营投降。随后李靖迅速攻下定襄,缴获大量辎重物品。同时李勣也由云中进军,同东突厥的军队在白道交战。早已成为惊弓之鸟的颉利可汗不敌李勣的骁勇大军,大败。狡黠的颉利可汗意欲通过和好来使自己休养生息,于是唐太宗派遣使者安抚颉利可汗。

就在使臣进驻东突厥的前方营地时,率军跟进的李靖降千余帐军俘。后又隐藏在大雾之中,悄然逼近了颉利可汗的大营。待到颉利可汗发现唐军时,已然来不及排兵布阵了,唐军猛冲上去斩获敌军一万多人,颉利可汗也被擒获。就此东突厥灭亡,唐王朝北部的一大隐患从此消失。

李靖夜袭阴山

夜袭阴山是发生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大唐和东突厥之间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唐朝军队在兵部尚书李靖的带领下,以夜幕为掩护迅速袭击了驻扎在阴山的东突厥营地,导致颉利可汗被生擒,东突厥也就此灭亡。这场战役也叫“作阴山之战”,它彻底扫除唐朝开国以来北部游牧民族的隐患。

唐朝建国初期因为百废待兴,所以决定暂时向北部的游牧民族突厥屈服,这也导致了突厥用兵的猖狂。贞观三年,东突厥内部突然发生内乱,唐太宗眼见时机到了便命令李靖率兵即刻出发。贞观四年年初,李靖仅率三千精锐骑兵趁着夜幕成功袭击了定襄,城破,颉利可汗一度向草原深处退去。后又在白道同李绩的军队相遇,颉利可汗的军队大败。无奈之下可汗一面驻扎阴山,一面施缓兵之计向大唐求和。

李靖将计就计,以一万精兵跟在使团后面,趁着颉利可汗放松之际一举拿下。在途径阴山一处时,偶遇东突厥的一千营帐但是被反应迅速的李靖一并俘获。后李靖派苏定方的二百轻骑兵隐藏在大雾之中跟随在使团后面,步步逼近颉利可汗的大营。待到东突厥发现有追兵时为时已晚,苏定方一声喝下二百骑兵迅速冲杀,唐军如羊群中撕咬的狼不多久大获全胜。后李靖率军抵达,突厥军队已经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了,颉利可汗被生擒,部下也大都投降。

阴山一战平定了唐朝多年的北部边疆战乱,也为唐朝皇帝扬眉吐气了一番,自此唐军的声望开始扬名大漠。

标签: 李绩名将唐朝名将唐朝李靖

更多文章

  • 秦襄公的儿子是谁?秦襄公的儿子秦文公个人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秦襄公,秦国国君,春秋战国,秦文公

    秦文公秦文公(?―公元前716年),嬴姓,赵氏,名不详,秦襄公之子[1] ,春秋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16年在位。秦文公在位时期,设史官以纪事;击败西戎,收编周朝遗民,扩地至岐(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以西;制定罪诛三族的刑法。当时秦人已完全定居、从事农业。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去世,谥号

  • 中国古代科举如何惩罚作弊?轻者罚款重者充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科举,科举作弊

    核“应试生儒举人监生,但有怀挟文字、银两,并越舍与人换写文字者,俱问发充吏,三考满日为民;若系官吏,就发为民。”这段明史史料便记载了明代严惩作弊者的法规,轻者罚款,重者还要坐牢房、发配到边疆充军,若是官吏还要贬为庶民。科举之路,一可光宗耀祖,二可顺利踏上仕途娶娇妻发大财,真可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

  • 后晋名将王瑜生平简介 后晋名将王瑜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瑜

    王瑜是后晋时期有名的将领,他虽然生性凶狠又狡诈,但是骁勇善战,被人所称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王瑜这个人。后晋王瑜生平简介王瑜出生官宦世家,其父乃是王钦祚,官至殿中监。王瑜为人精明,在办案上很有一套,所以很受赏识。适逢濮郡秋季的粮食收割,这一年,又是一个好收成。但是官府中收上来的税银与收成并不相

  • 解密:阿拉伯人为何会被称之为“大食”人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食,阿拉伯,穆斯林,

    波斯语tazi的音译。原为一阿拉伯部族(Tazi或者唐邑部落,和伊朗民族没有任何关系,是标准的阿拉伯部落,只不过该部落和波斯人接触时间较长,因此波斯人喜欢以该部落称呼整个阿拉伯民族)之称,中国人通过波斯人口中得知阿拉伯人,因此使用大食一词称呼阿拉伯人。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伊

  • 曹操长子曹昂为何而死?张绣为什么要杀曹昂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操,曹昂

    曹操是个色鬼,到处找女人。可是有一次竟然因为贪恋女色,搞得长子曹昂战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曹操一生杀人无数,杀了一些该杀的人,也杀了一些不该杀的人。比如征讨吕布,扫平袁术,剿灭袁绍,安定张鲁,曹操的杀戮让混乱的中原终于能够一统,让奄奄待毙的小民终于有了喘息的时间,曾经“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中原地

  • 曹昂是曹操哪个夫人生的儿子?曹操有多少老婆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曹操,曹昂

    丁夫人无子,是偏房的刘夫人生的,但是刘夫人早亡,把曹昂托付给了丁夫人。曹昂和丁夫人感情也很好,丁夫人也把曹昂当亲生儿子看待。曹昂(?-197),字子修,沛国谯县人曹操的长子,刘氏所生,但生母早亡是以由正室丁氏抚养大。聪明且性情谦和,为曹操所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建安二年(197年)年随曹操出征张绣

  • 岳乐有几个老婆 爱新觉罗·岳乐的老婆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岳乐,名将,清朝名将,清朝,爱新觉罗·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袭爵,改号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爵亲王。康

  • 岳乐有几个子女 爱新觉罗·岳乐的子女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岳乐,名将,清朝名将,清朝,爱新觉罗·岳乐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袭爵,改号安郡王。顺治十四年(1657年),进爵亲王。康

  • 为何是挂羊头卖狗肉?而不是牛头或其他动物的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挂羊头卖狗肉,成语典故,齐灵公

    “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挂羊头卖狗肉”其根本的内涵就是:表里不一,狡诈欺骗。为什么是挂羊头卖狗肉?而不是牛头或者其他动物的头呢?这里有一个典故:齐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

  • 滕嫁制实行于哪个时代?滕妾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媵妾制,陪嫁,滕妾

    古代有种制度叫滕妾制度。一般是跟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规格较高的便是这种亲姐妹同嫁;规格中等则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女子偕同一个或几个宗族女子同嫁;规格最低的便是侍女陪嫁。这样嫁过去的前者就是妻,后者便是滕妾了。腾嫁制度实行于哪个时代周朝实行的媵嫁制度, 实为后世童养媳制度之始。媵嫁制度是指贵族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