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文学家叶绍袁和妻子沈宜修是怎么相识的?

文学家叶绍袁和妻子沈宜修是怎么相识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59 更新时间:2024/1/16 19:42:55

叶绍袁是明朝人,在诗歌创作上拥有很高的造诣,对学批评美学思想也有一定的建树,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他出身富庶之家,家中祖产丰厚,但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母亲一心想要叶绍袁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为他遍请名师,让他悉心学习。后来,叶绍袁不负众望,考取了进士。叶绍袁简介基本如此。

叶绍袁画像

叶绍袁简介中还有一点值得人们赞扬,那就是他虽然进入仕途,但是并没有与当时的黑暗政局同流合污,在看透魏忠把持朝政的现状后毅然决然选择辞官回家。叶绍袁的妻子是沈璟的侄女沈宜修,两个人志同道合,在文学创作上互帮互助,夫唱妇随,恩爱有加。叶绍袁不善于打理家庭事务,祖上留下的田产一度被变卖,多亏了妻子沈宜修的操持,才使得家庭兴旺。

叶绍袁在做官时,魏忠贤一心想要拉拢他,对他许诺高官厚禄,但是叶绍袁并不为之所动,而是在崇祯三年辞官回家。他非看重家庭,并不热衷于宦海沉浮。他又是性情中人,为了帮助朋友不惜散尽家财。叶绍袁一生追求清白,性情上单纯,只想要在世外桃源中安心文学创作。叶绍袁简介如上,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代文学巨匠对精神层次的追求,他对待家庭认真负责的态度值得人们尊重,并且他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始终和保持个人理想的信念,值得人们学习。

叶绍袁的妻子

叶绍袁的妻子沈宜修是明代著名诗人,她的叔叔是明朝著名文学家沈璟。沈宜修聪颖好学,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四五岁的时候基本上能把看过的书篇一字不落的背诵下来。沈宜修没有到过学堂读书,除了父母叔叔偶尔教她读书认字外,她都是自己钻研,遇到不太懂的问题就家中长辈请教,靠自学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沈宜修画像

叶绍袁与沈宜修自幼相识,两个家庭走动的也十分亲密。在叶绍袁十七岁的时候,叶家来向沈家提亲。少男少女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并且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很快就走到了一起,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叶绍袁玉树临风,沈宜修蕙质兰心,双方对彼此的才学十分钦佩,经常花前月下吟诗作对,好不恩爱。沈宜修作为叶绍袁的妻子十分幸福。

但是叶绍袁的母亲并不希望沈宜修在文学造诣上更上一层楼,因为儿媳妇的诗作需要自己儿子的执导,这样会挤占儿子读书时间,影响他的前途。虽然沈宜修并不想放弃自己的文学追求,但是受传统文化的禁锢,她还是决定回归到操持家务中来,尽量赢得婆母欢心,做好叶绍袁的妻子,保持家庭和睦。

虽然沈宜修并没有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经常帮助丈夫抄写策论文章,为丈夫所作文章指点一二。身为叶绍袁的妻子,沈宜修做好了妻子的本分,为家庭投入了所有精力。只是,她的才情和她的追求被湮没在家庭琐碎当中,难免惹人叹息。

叶绍袁和袁了凡

叶绍袁和袁了凡都是明朝著名文学家,叶绍袁出生比袁了凡晚了五十六年,在叶绍袁成年之时,袁了凡早已经撒手人寰。虽然都身为明朝人,但是两个人并未有过实际交集,将两个人放在一起评说多是因为文学家身份的缘故。

叶绍袁画像

叶绍袁和袁了凡的关系还在于叶绍袁十分崇拜袁了凡,无论是文学创作上还是为官做人上都向袁了凡看齐。袁了凡对禅学和理学都有着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一个人在世界的存在必然有着存在的价值,如果想让个人价值得到尽可能的呈现就必须加强自我修养,从心境上追求物我的统一和谐。

袁了凡的研究方向全面复杂,特别是在农学、水利及历法上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叶绍袁从袁了凡的成就当中学习为官做人的道理,特别是在做官时曾经遇到水利方面的难题,运用袁了凡的方法得到了解决。明朝末年,朝廷政局动荡,社会黑暗,道德体系崩溃,身为江南名士的袁了凡不满社会现状,大力推行民众的道德秩序,倡导了江南善举行动。叶绍袁对袁了凡十分敬佩,努力想要成为袁了凡这样的饱学之士。叶绍袁和袁了凡曾经有过一面之缘,但是并没有深入交谈,从倾听袁了凡关于善恶标准过后思想上深受震撼。

历史不能倒退,时光也不能逆转,如果能够穿越时空,那么叶绍袁和袁了凡肯定会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推动社会公义一起弘扬慈善思想,共同担负起推动社会思想文化的重担。

标签: 文学家叶绍袁

更多文章

  • 夏朝之前的历史是什么?夏朝之前还有朝代吗?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夏朝之前,远古

    众所周知,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自己的儿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那么,夏朝之前的历史是咋样的呢?你知道中国在夏朝之前的历史吗?网络配图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内采用“禅让”的方式“选

  • 商汤灭夏的鸣条之战,商汤是如何获胜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商汤灭夏,鸣条之战

    战略包围,等待时机商汤首先任用了伊尹和仲虺为左右相,提拔重用了出身地位低下而有才干的人,他出兵攻灭了葛、韦、顾、昆吾等夏朝属国。商汤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在完成对夏桀的战略包围后,商汤对最后决战仍持十分慎重的态度。几经试探和权衡方才作出决定。俗话道,“百足之虫,死而不

  • 德语小说家卡夫卡在文学史上有绝对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卡夫卡

    卡夫卡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语小说家,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宗师的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他的作品不讲求故事的明晰性,经常采用寓言体,而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永无定论,这也让卡夫卡的作品风靡整个欧洲大陆。卡夫卡与父亲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同时也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在这方面,卡夫卡

  • 唐朝政治: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政治

    律法唐朝法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律是刑法典;令是指国家对各项制度所做出具体规定(如《户令》);格是对律令式做出补充修改与对禁令的汇编;式则是各项行政法规(如《水部式》)。《唐律》是根据隋朝《开皇律》经过《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三朝修正而来。自唐高祖时代开始制订,在唐太宗时才宣告完成。至

  • 唐朝经济:唐朝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农业唐朝农业生产工具又有新的进步。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唐朝前期,仅见于记载的重要水利工程就高达一百六十多项。其中著名的如玉梁渠、绛岩湖、镜湖等。天宝年间,唐朝耕地面积达到八百五十万顷。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天宝八年,官仓存粮达九千六百万石。长安洛阳米价最低时每斗仅十三文,

  • 叔本华的地位是怎样的 叔本华一生有结婚吗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叔本华

    叔本华是德国非常有名气的一个人,他出生在1788年,年轻的时候学习过医学和哲学,后来得到了博士的学位,自此之后他又开始研究佛学方面的知识,曾经提出了位意志主义,是悲观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尽管人们对他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叔本华的地位却是无人可以撼动的,那么叔本华的地位是怎样的呢?叔本华雕像叔本华的

  • 宫本武藏生涯事迹 宫本武藏的剑术水平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宫本武藏

    宫本武藏的一生是辉煌的,同时也是忙碌的,自小就钻研和练习各种兵法和剑术,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和人决斗,所以宫本武藏生涯事迹多不胜数,人们对于他十分敬佩和尊重的,因此也让他的许多事迹都被人们广泛传诵着,甚至还一直流传到今天。然而在这些宫本武藏生涯事迹中最为著名的就要说他和佐佐木小次郎决斗的事情了。那么这次

  • 夏朝历史:夏朝建立或源自泛滥的黄河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据史书记载,在夏后氏建立之前,曾出现过夏部族与周围其他部族之间争夺联盟首领的频繁战争。夏部族大约是在中国古史传说中的颛顼以后逐渐兴起的。有不少古代文献均把夏族追溯到颛顼。其中《史记·夏本纪》与《大戴礼记·帝系》称鲧为颛顼之子,但很多文献都说鲧是颛顼的玄孙(五世孙):黄帝次子曰昌意,生颛顼,颛顼之子名

  • 三国时期科技发明家—马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科技发明

    比诸葛亮技高一筹的发明家-马钧 国外不少发明家如爱迪生等,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令咱中国人骄傲的发明家马钧,知道的人却并不多。这个三国时期魏国的发明家,在洛阳生活期间搞了不少发明,可史料中竟连他的生卒年月都没留下来,这实在是遗憾! 马钧虽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却以自己的发明而令人钦佩。当时的文学家

  • 元朝国号: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元朝国号

    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他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时又叫北元或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