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战美国是怎样成为“带头大哥”的?

二战美国是怎样成为“带头大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6 更新时间:2023/12/21 20:49:27

众所周知,二战前的美国,无意“领导世界”,可谓世界最大“中立国”。

“中立国”转身“领袖国”,皆因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打到美国“大前门”,抽子给看热闹的“中立国”一击重拳,令美国改弦易,由观望转参战,由参战转主导。

我们知道,二战时反法西斯同盟一共52个国家,其中有老牌帝国英法,也有新兴的中国、苏联,为什么他们自觉不自觉地都公举美国坐“头把交椅”,心甘情愿接受其“领导”呢?

其时国际舞台,发生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那就是法国与美国“西方盟主”地位的转换。

二战前,法国与英国一道,在西方世界占据“正统地位”。一战后的巴黎会上,法国出尽风头,有“老虎”之称的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对世界各成员国指手画脚,哪个国家拥有几个席位都需他首肯,俨然“世界盟主”。

但是到了二战时,法国的地位一落千丈。收官二战的同盟国雅尔塔会议上,法国连参加会议的资格都没有,高乐将军只能在门外望自兴叹。美法“轮转换位”,“高卢雄鸡”成为“山姆大叔”的陪衬。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历史上,法国不仅做过世界“副总”,而且还做过民主国家的“领头羊”。美国的国家象征物“自由女神像”,就是法国在美国百年庆时送给美国的。那时,美国对法国的态度,颇为敬服,对“世界先生”的礼品,欣然接受。

然而,“世界盟主”毕竟要靠实力来说话。二战迅速亡国的法国从世界得到的,更多是同情而不再是诚服。这个昔日“世界盟主”,在二战期间的国际地位,不仅无法企及美国,甚至不如中国,虽然中国抗日也有打得不好的战例,但是毕竟抗住了百万日军的进攻,终究没有亡国。

实力不济的法国再以“正统”说话时,显然底气不足,不可能得到世界的拥戴。

可见,战争年代,无论什么政治集团,要取得领导权,两个要件不可或缺:1、占据道义制高点;2、雄厚的物质实力——主要是军事力量和经济财力。

正义须靠纲领和财力实现。一个国家要想让世界“服”你,也必须要有这“两手硬”。美国在二战期间,奠定西方盟主、乃至同盟国“正统地位”,走的基本也是这个路数。美国在当时世界两项第一无人企及:一是道义旗帜举得最高,二是物质实力最雄厚。

美国虽然是受日军偷袭被迫参战,但是他打出的却是“拯救世界”的旗帜。在罗斯福总统那篇著名宣战演讲中,直接给出美军参战的意义——

我们现在处于一场战争之中,不是为了征服,不是为了报仇,而是为了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国家和我们国家所象征的一切都将对我们孩子是安全的。我们期望能消除日本的威胁,但是,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却发现世界其他部分则由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支配。那就对我们没有什么好处……

罗斯福总统的这句话,是告诉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美军不仅要同打到美国家门口的日军作战,而且还要和没惹美国的德军和意军作战,为的是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都得到安宁。如此覆盖全世界的正义之战旗帜,还有哪个国家比之更鲜艳呢?

旗帜鲜艳,物资也是最雄厚。对于盟国,美国要钱给钱,要物给物。二战期间,几乎每个同盟国,都得到过美国的援助,美国参战之前,国会即通过租借法案,明确宣布将无条件地全面援助英国、中国等国家。美国共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英国得到援助最多约占60%,苏联第二,约占20%,中国排在法国之后,不到5%。对于被援助国家而言,那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物质资友之后,是军事外援。伦敦上空,出现了打败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山姆大叔“雄鹰”;抗战的中国上空,出现了家喻户晓“飞虎队”——“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出手不凡,以牺牲24名飞行员的代价,换得了击落日机300驾的战绩,插上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的中国空军终于在对日空战中一度扬眉吐气。

帮助你打侵略者,给你武器弹药粮食物质。这样的国家,能不博得世界公举吗?公举这样的国家坐头把交椅,于公与私都有利,乐而不为?

二战时美国的“老大”地位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迎合与公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同盟国都得到过“美国的好处”。倘若彼时有哪个国家跳出来与山姆大叔争头把交椅,那么不仅自不量力,甚至是自讨苦吃——在世界都被卷入战争的火海中,拿出几百亿美元的资金援助全世界?成千上万架次战机满世界鏖战?所以,岌岌可危的英国出不了这个头,陷在德军炮火中的苏联乐得“让”,自身难保的法国不再逞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山姆大叔在二战中脱颖而出,取代英法成为西方新领袖。可以说,美国是以“世界第一外援”的资本树立了“世界正统”地位。山姆大叔的“盟主”地位,是在二战期间,实实在在打出来、捐出来的。谁跟美国过去不,不仅在道义上失去支撑,而且也等于是跟白给的物资和美元过不去……

标签: 二战美国

更多文章

  • 皇后贾南风父亲贾充简介 西晋权臣贾充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贾充,西晋,

    贾充(217年-282年),字公闾,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三国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重臣,曹魏豫州刺史贾逵之子。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曾参与镇压淮南二叛和弑杀魏帝曹髦,因此深得司马氏信任,其女儿贾褒及贾南风分别嫁予司马炎弟司马攸及次子司马衷,与司马氏结为姻亲,地位显赫。晋朝建立后,转任车骑将军、散

  • 李世民的功臣有哪些?李世民的24大功臣都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唐朝,凌烟阁24功臣

    李世民的功臣有哪些?李世民的24大功臣都是谁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还活着的也多已老迈),命人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时常前往怀旧。李世民是很会当皇帝的,尤其在君臣关系上十分老

  • 乾隆最宠爱的公主是谁?固伦和孝公主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固伦和孝公主,清朝公主,乾隆

    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1823年),清高宗乾隆帝皇十女,母惇妃汪氏。公主于乾隆65岁时出生,因性格活泼,善骑射,容貌类似父亲,深得乾隆宠爱。后嫁于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为妻。逝于道光三年,终年49岁。据李朝史料记载,和孝公主在宫中号为“波罗公主”。由于公主最为乾隆皇帝所钟爱,即使盛怒之时只要一见到公主

  • 乾隆最爱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生母是谁?惇妃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乾隆,清朝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惇妃

    固伦和孝公主(1775年2月2日-1823年10月13日),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十女,是乾隆帝最小且最宠爱的女儿,出生于紫禁城翊坤宫,母惇妃汪氏。因在公主中排行第十,故时人称之为十公主。她是乾隆在65岁时出生的,性格活泼,能骑善射,深得乾隆宠爱。乾隆认为她是性格和自己最像的孩子。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17

  • 出恭是什么意思?古代为什么把上厕所叫做“出恭”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出恭,明朝

    我们知道,“恭”是个褒义词,无论是恭候、恭谨、恭请,还是恭贺、恭维、恭喜,都是尊敬的意思。那么,怎么把含有恭敬之意的“恭”字与具有入厕如厕之意的“出恭”一词扯到一起呢?这要从明代的科举考试开始说起。明朝盛行的科举考试,要比今天的高考更为严格。除了监考不是一般的老师而是朝中的大臣外,光从皇帝亲自巡视考

  • 蓝妮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蓝妮,蓝妮事件,孙科

    蓝妮(1912~1996)原名蓝业珍,祖籍云南建水,苗族。 民国不为人知的名门四女之一。出生于没落贵族世家;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遭遇了参选副总理的不白之冤……但这一切没有击垮这位稀世奇女的坚强内心,在事业上,她几番卷土重来,不断创造着属于她自己的传奇。1948年国民党召开“行宪国大”,宣布该年为“

  • 道光第九女寿庄固伦公主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寿庄固伦公主,清朝公主

    寿庄固伦公主(1842年-1884年),道光帝第九女,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十三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寿庄和硕公主,指配德徽。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下嫁。同治四年(1865)正月德徽卒。光绪七年(1881)十月晋封寿庄固伦公主。光绪十年(1884)

  • 寿庄固伦公主的生母是谁?庄顺皇贵妃乌雅氏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寿庄固伦公主,清朝公主,庄顺皇贵妃

    寿庄固伦公主(1842年-1884年),道光帝第九女,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十三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寿庄和硕公主,指配德徽。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下嫁。同治四年(1865)正月德徽卒。光绪七年(1881)十月晋封寿庄固伦公主。光绪十年(1884)

  • 越南是什么时候从中国领土独立出去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越南,中国,

    越南,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通用越南语,华语与英语也被广泛使用。越南是东南亚国家中,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最深,而且唯一一个接受儒家思想的国家。据神话传说,越南第一个国家文朗国(后改名为瓯雒国)是在青铜器时代建立的,以东山文化(最早发现于清化省东山村遗

  • 朱元璋长子懿文太子朱标简介 朱标怎么死的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标,懿文太子,明朝

    朱标(1355年—1392年),明朝宗室。明太祖朱元璋嫡长子,明惠宗朱允炆之父,元至正十五年 (1355) 生于太平陈迪家。朱元璋称吴王时,立朱标为王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 (1368) 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了他为接班人。朱标天性仁慈,对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