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北凉沮渠无讳生平简介 沮渠无讳是怎么死的

北凉沮渠无讳生平简介 沮渠无讳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92 更新时间:2024/1/25 0:38:06

沮渠无讳(?―444年),亦作沮渠景环,临松卢水(今甘肃张掖)人,匈奴族,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之子,北凉哀王沮渠牧犍的弟弟,高昌北凉政权建立者,442年—444年在位。

沮渠无讳初封安弥县侯,历任征西将军、沙州刺史、酒泉太守等。北魏灭亡北凉后,沮渠无讳占据酒泉自保,接受北魏册封为酒泉王。不久北魏以其终为边患,于是派兵征讨,沮渠无讳粮绝,无力抵挡,便与其弟沮渠安周西渡沙漠,占领西域鄯善、高昌之地,建立高昌北凉政权,并向南朝宋称臣,受封河西王,以图共同抗衡北魏。444年,沮渠无讳病死,其弟沮渠安周继任。

沮渠无讳生平简介

国亡出奔

沮渠无讳,亦作沮渠景环,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之子,北凉哀王沮渠牧犍(沮渠茂虔)之弟,初封安弥县侯。义和三年(433年),沮渠蒙逊去世,沮渠牧犍继位,沮渠无讳担任征西将军、沙州刺史、都督建康以西诸军事、酒泉太守。

当初,沮渠牧犍娶西凉君主李暠的女儿李敬爱为妻。太延三年(437年),沮渠牧犍再娶北魏的武威公主为妻,将李敬爱与她的母亲尹氏迁居酒泉。不久,李敬爱去世,尹氏抚摸她的尸体,却不曾恸哭,说:“你国破家亡,今天才死太晚了。”当时沮渠无讳镇守酒泉,对尹氏说:“您的几个孙儿都在伊吾,您是否打算投奔他们去呢?”尹氏没有揣测出沮渠无讳的真实用意,就欺骗他说:“我的子孙们到处逃亡,流落天涯,在他乡异域寄身。我还能活几天,就死在这儿吧,不再去当游牧地区的野鬼。”不久,尹氏偷偷地投奔伊吾。沮渠无讳派骑兵追上她,尹氏对追赶她的骑兵说:“沮渠无讳允许我回到北方,为什么还要派兵追赶。你拿我的人头回去交差吧,我不会再回去。”追兵不敢逼迫,只好返回。尹氏最终在伊吾去世。

太延五年(439年)九月,北魏攻打北凉,攻陷北凉都城姑臧,沮渠牧犍投降北魏,北凉政权灭亡。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镇南将军奚眷袭击张掖;派镇北将军封沓进攻乐都。沮渠无讳的兄弟沮渠宜得(一作沮渠仪德)烧毁仓库,向西逃往酒泉,投靠沮渠无讳;沮渠安周则向南逃往吐谷浑。封沓裹胁数千户居民而回,奚眷则继续进攻酒泉,沮渠无讳与沮渠宜得一道,招集残部投奔晋昌,接着前往敦煌投奔堂弟敦煌太守沮渠唐儿。拓跋焘命令弋阳公元絜(一作元洁)驻守酒泉,武威、张掖两城也分别派遣将领驻守。

乞降北魏

太延六年(440年)正月二十日,沮渠无讳让沮渠唐儿留下驻守敦煌,自己与沮渠宜得率军围攻北魏占领的酒泉。元絜轻视沮渠无讳,出城与沮渠无讳军对话,沮渠无讳将其生擒。正月二十三日,元絜部队相继固守,沮渠无讳依然包围酒泉。

三月,因酒泉城中粮尽,沮渠无讳于是攻取酒泉。

四月二十三日,沮渠无讳继续进攻北魏所占领的张掖,张掖守将秃发保周屯驻在删丹。四月二十九日,拓拔焘派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率领各路兵马,讨伐沮无渠无讳等人。

五月十八日,沮渠无讳再次包围张掖,但未能攻克,于是撤退固守临松。拓跋焘也不再举兵进攻,只是下诏命让沮渠无讳投降归顺。

八月二十九日,当时北魏永昌王拓跋健镇守凉州,沮渠无讳派其中尉梁伟前往拜访拓跋健,请求奉送已拥有的酒泉,并释放俘虏的北魏将领元絜以及统帅和士兵到拓跋健的军中。

粮尽西渡

太平真君二年(441年)正月二十日,拓跋焘派遣兼鸿胪卿持节册封沮渠无讳为征西大将军、凉州牧、酒泉王。四月(一作五月),沮渠唐儿背叛沮渠无讳,沮渠无讳留下堂弟沮渠天周镇守酒泉,亲自与沮渠宜得率军讨伐沮渠唐儿。沮渠唐儿率领一万多人出城迎战,结果军队大败,沮渠无讳捉住沮渠唐儿并将其处死,重新占据敦煌。北魏朝廷担心沮渠无讳早晚是边疆的隐患。四月二十八日(一作七月),拓跋焘派镇南将军、南阳公奚眷围攻酒泉。

十月,当时酒泉城内发生饥荒,城内的粮食吃尽,有一万多人饿死,守将沮渠天周杀掉自己的妻子,将她的肉分给战士们充饥。十月二十二日,城内食物断绝,奚眷于是攻克酒泉城

,俘虏沮渠天周,押送到平城处死。当时,北魏兵势很盛,沮渠无讳部众发生饥荒,惧怕不能保全自己,想率众向西渡过沙漠以避其锋芒。十一月,沮渠无讳派沮渠安周率领五千人向西进攻鄯善国。鄯善国王比龙恐惧打算投降,正巧北魏的使臣赶到,劝说比龙抵抗固守。沮渠安周连续进攻鄯善,都未能攻克下来

,于是只得撤军,固守已占据的东城。

沮渠无讳是怎么死的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四月,沮渠无讳率领一万多部众放弃敦煌,向西与沮渠安周会合。沮渠无讳还没有到达,而鄯善王比龙由于害怕,便率领四千部众向西逃到且末,比龙的嫡长子向沮渠安周投降

,沮渠无讳乘机占据鄯善 ,但其士卒在过沙漠地区时因干渴而死亡的人超过一半。

当初,后西凉君主李宝的舅舅唐契从晋昌逃奔伊吾。同年七月,唐契攻打高昌太守阚爽,阚爽听说沮渠无讳已到鄯善,于是派使节诈降沮渠无讳,表面上表示愿与沮渠无讳共同攻打唐契,但实际是想让沮渠无讳与唐契相互攻打。八月,沮渠无讳留下侄子沮渠丰周(《魏书》则记载是沮渠安周)驻守鄯善,自己率军从焉耆的东北部直扑高昌,前往援救。沮渠无讳还没有到达,柔然已派军队救援高昌,杀死唐契,唐契的部众投靠沮渠无讳,而阚爽则紧闭城门拒绝会见沮渠无讳。九月,沮渠无讳派将领卫兴奴(一作卫崿)夜袭高昌,血洗全城,阚爽投奔柔然。沮渠无讳占据高昌。

同年,沮渠无讳派常侍汜俊带着奏表出使南朝宋,并进献地方特产。南朝宋皇帝宋文帝刘义隆下诏任命沮渠无讳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西夷校尉、凉州刺史、河西王

,高昌北凉政权建立。

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六月,沮渠无讳因病去世,其弟沮渠安周继立。

更多文章

  • 解字:姓高的同学要注意 你的姓原本是坐瞭望塔!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姓高,解字

    今日汉字(558):高造字本义:瞭望预警的多层楼台。先看看这个字是咋来的?为啥词意增多了呢?①本义,名词:瞭望预警的多层楼台。 本义只见于古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说文》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可言。——南朝梁 • 丘迟《与陈伯之书》②形容词:由下往上距离大。高潮 高地 高峰 高

  • 十六国时期北凉建立者段业生平简介 段业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段业,皇帝,五胡十六国

    段业(?—401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十六国时期北凉建立者(一说北凉建立者为沮渠蒙逊)。段业初为后凉建康太守。公元397年,段业被沮渠男成等人推举为主,改元神玺,建立北凉。公元399年,段业自称凉王,改元天玺。公元401年,沮渠蒙逊发动兵变将段业杀害,葬处不明。段业生平简介推举为主段业起初担任

  • 前凉悼公张天锡的故事 张天锡的趣闻轶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天锡,皇帝,五胡十六国

    前凉悼公张天锡(338年—398年),小名独活,初字公纯嘏,后改字纯嘏,前凉文王张骏少子,前凉桓王张重华和前凉威王张祚的弟弟,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最后一位君主。张天锡从小有文才,誉满远近。到东晋朝廷后,很受恩遇。朝中官员因为他是亡国俘虏,大都一起诋毁他。会稽王司马道子曾经问他西方的特产,张天锡应声回答

  • 前凉悼公张天锡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张天锡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天锡,皇帝,五胡十六国

    前凉悼公张天锡(338年—398年),小名独活,初字公纯嘏,后改字纯嘏,前凉文王张骏少子,前凉桓王张重华和前凉威王张祚的弟弟,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最后一位君主。张天锡从小有文才,誉满远近。到东晋朝廷后,很受恩遇。朝中官员因为他是亡国俘虏,大都一起诋毁他。会稽王司马道子曾经问他西方的特产,张天锡应声回答

  • 前凉成王张茂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张茂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茂,皇帝,五胡十六国

    前凉成王张茂(278年―325年6月22日),字成逊,晋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前凉明王张寔同母弟 ,十六国时期前凉君主。初任平西将军、秦州刺史。太兴三年(320年),其兄张寔被杀,张茂继位。太宁三年(325年),张茂去世,终年四十八岁,谥号成王,庙

  • 张寔怎么读 前凉建立者张寔生平简介 张寔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寔,皇帝,五胡十六国

    张寔(271年—320年),一作张实,字安逊,安定(今甘肃泾川)人,十六国时期前凉政权的建立者。西汉常山王张耳的十八世孙,他是前凉武王张轨之子,张轨死后继任凉州刺史。公元316年十一月,西晋灭亡后,张寔于公元317年建立前凉,在位7年,被部将刺杀,终年50岁,葬于宁陵。史称昭公,也称元公、明王,张祚

  • 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虎生平简介 石虎是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虎,皇帝,五胡十六国

    后赵武帝石虎(295年-349年),字季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后赵明帝石勒堂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334年-349年在位。石虎非常残暴,征役无时,大兴土木,荒淫无度,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37年,石虎自称天王,349年称帝。石虎在位期间,生活十分荒淫奢侈,极为残暴,表现出种种残暴的一

  • 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虎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石虎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石虎,皇帝,五胡十六国

    后赵武帝石虎(295年-349年),字季龙,羯族,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后赵明帝石勒堂侄,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334年-349年在位。石虎非常残暴,征役无时,大兴土木,荒淫无度,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37年,石虎自称天王,349年称帝。石虎在位期间,生活十分荒淫奢侈,极为残暴,表现出种种残暴的一

  • 几千年来古人穿鞋不分左右脚?鞋子一模一样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人,鞋子

    中国分左右脚的鞋子出现的时间还很短,几千年以来,中国人穿鞋子都是一个鞋楦,制出两只鞋子。古人非常讲究,他们认为穿两只不一样的“鸳鸯鞋”的人是不洁的,只有贱民才穿。在西晋,市侩必须一只脚穿白色鞋,一只脚穿黑色鞋,两只脚是颜色、花纹、形状不一样的鸳鸯鞋。从此以后,那些和官匪都有勾结的人便被称为“黑白两道

  • 耳环的起源:本来为古代防止妇女逃跑所戴的“刑具”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古代,耳环,起源

    耳环,我国古人称之为珥、铛,或称为耳铛、耳珠、充耳。耳环是如何起源的呢?历史学家陈登原在《国史旧闻》一书中写道:“穿耳一事,亦为古时边裔之俗。其起因,当为俘到女子,恐其逃逸,故穿其耳,以便拘管,似与掠夺婚姻有关。”果如所述,可见在耳朵上戴上东西,最早不是装饰物,而是为了防止妇女逃跑,加在妇女身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