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古时候的清明节实为“美食节”

古时候的清明节实为“美食节”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6 更新时间:2023/12/23 2:05:06

食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市,而且清明节古代的“寒食节”的习俗在今天逐渐重合。

资料图片

作者:姚媛媛

春到清明必踏青,清明节时也是许多时令美食上市之时。南京民俗学者蔡博说,清明时节踏青、野餐的历史,自古有之。古代清明节就是一个“美食节”,不仅有很多时令美食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上市,而且清明节和古代的“寒食节”的习俗在今天逐渐重合,寒食节的一些特色美食也流传下来。

古代女子们的“吃清明”

清明美食古来有之。古人为适应寒食禁火食的需要,创造了一些食品。比如用麦草捣汁和糯米做青粉团,乌桕汁染乌饭做糕,或者用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作寒食食品。清明节在古代是祭祀性的节日,一般人家要用四碟六碗时馐清酒祭奠祖先。祭完之后,家人和应邀来的亲戚共享酒食,叫“吃清明”。古代在江南,人们要挑荠菜做馄饨过节,清明扫墓时要做黄花青果糕作供物,采用一种菊科野草的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成,非好吃。而且,清明美食的传统还来自于古代清明踏青之后的野餐。

尤其古代的女子平时不能出门,而清明节这天的祭祖、踏青是古代女子出门的好时节,她们在这一天会精心打扮,早早出门去祭奠先人,然后就踏青游玩,所以在古代清明节也是女人们的节日,她们可以到郊外赏玩春色,放风筝,然后野餐。

吃青团的食俗有两千多年

蔡博文表示,江南的“麦浆草”,清明而生,过则难觅,也正是因为如此,用麦浆草做成的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清明食俗中格外重要。每到清明,江南百姓必到田间揪一把“麦浆草”,回家捣烂压汁,与晾干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和好,包上豆沙馅儿,民间诀窍还要放入一小块猪油,团好入笼蒸熟,出笼时再薄薄刷一层熟菜油在表面。此外,艾草也是一种常见的清明食材。将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叶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间包些花生或芝麻馅,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粑粑放进锅里蒸熟,这就成了艾草糍粑。

“吃青团的食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他表示,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现在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渐渐淡化,而作为美食仍然很受欢迎。

河蚌螺蛳的诱惑

在南京清明时节,还有一道鲜美的美食就是河蚌豆腐。南京人把河蚌叫“歪歪”。要选个儿不大不小,红壳的,六个左右就够三口之家吃的了。先用热水反复洗干净,略洒点食盐拌一拌,片刻后再洗一遍。用刀背将硬边敲松,这样熬出来的肉才会不老。最后将“歪歪”横切成一公分宽的条儿,爆火将姜、葱、咸肉或火腿肉、豆腐、“歪歪”下锅,熬成浓汤,味道异常鲜美,有的还可以在里面放蚕豆瓣儿,或者鲜笋,秧草,汤美肉鲜,食之三月不忘。但是它性寒,不能多吃,胃不好的人尤其要当心。南京此时的另一道河鲜就是炒螺蛳。炒螺蛳,是一道南京风味的河鲜菜品。由螺蛳和辣椒及各种调味料制成,味道鲜辣十分过瘾。炒螺蛳一炒一大盘,自己用嘴嗍着吃,也有直接用螺蛳肉炒菜吃的,比如韭菜炒螺蛳,都是清明时节最时髦的菜。

全城一起挖野菜

清明时节各种鲜嫩的野菜都成为南京人餐桌上的美食。清炒芦蒿或者芦蒿炒香干,再加上一点尖辣椒一起炒,简直是南京人心尖上的一道菜。这个季节还是吃马兰头最好的时候。《西吴食风谣》说:“二月春风燕子飞,笋芽绝嫩蚌肉肥。枸杞、马兰滋味好,鸡蛋摊摊豆腐皮……”清明吃野菜的乐趣更在于可以亲手采摘,每年清明时节,南京不少人自发组成“民间野菜团”,在全城展开野菜大搜索,踏青时节带着小铲子小篮子去挖野菜,追寻儿时的黄金回忆,莫愁湖、玄武湖、梅花山、北极阁、江宁、八卦洲等地,都有市民边踏青郊游,边去挖野菜,马兰头、母鸡头、豌豆头、枸杞头,用手掐下小芽子,回家下锅热炒,香气扑鼻,绿色健康。而且南京有春发“八野”之说,是指“旱八鲜”和“水八鲜”两类,包括荠菜、芦蒿、马兰头、枸杞头、苜蓿头、马齿苋、鹅儿肠和香椿头等。清明吃野菜成了南京的一道特色。

标签: 清明节

更多文章

  • 历史如何评价臧宫 汉朝名将臧宫的后世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臧宫,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臧宫(?—58年),字君翁,颍川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臧宫原为小吏,参加农民军后得以追随刘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是平定蜀地的主将之一。先后受封为成安侯、期思侯、酂侯、朗陵侯。公元58年(永元元年),臧宫去世,谥号愍侯。历史如何评价臧宫范晔《后汉书》:①“宫勤力少言

  • 臧宫怎么死的 汉朝名将臧宫的子孙后代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臧宫,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臧宫(?—58年),字君翁,颍川郏县(今属河南郏县)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臧宫原为小吏,参加农民军后得以追随刘秀,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是平定蜀地的主将之一。先后受封为成安侯、期思侯、酂侯、朗陵侯。公元58年(永元元年),臧宫去世,谥号愍侯。臧宫怎么死的公元51年(建武二十七年),臧宫和

  • 陈俊怎么死的 陈俊死于哪年 陈俊的后代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陈俊,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陈俊(?—47年),字子昭,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召县南)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一开始跟随刘嘉,后经刘嘉推荐投奔刘秀。参加了剿灭河北农民军、平定关东刘永、董宪、张步等割据势力的作战。历任强弩将军、强弩大将军、太山太守、琅邪太守。先后受封为新处侯、祝阿侯。陈俊怎么死的 死于哪年经过多年征战

  • 大明宫简介:大唐帝国的政治中心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明宫,唐朝,唐玄宗,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宫殿,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百一十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二百余年。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

  • 崔杼为东郭姜弑杀齐庄公?东郭姜人物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崔杼,东郭姜,齐庄公

    东郭姜(?―公元前546年),姜姓,东郭氏,名不详,因嫁齐国棠邑大夫棠公为妻,故又称棠姜。棠公死后,东郭姜改嫁齐国大夫崔杼。后来东郭姜与齐庄公私通,导致丈夫崔杼弑君,杀害齐庄公。齐庄公死后,崔杼立齐景公为君,自为宰相。公元前546年,崔氏发生内乱,齐国左相庆封趁机灭亡崔氏一族,东郭姜与崔杼自缢而死。

  • 当年热血方刚的契丹人去了哪里 为什么就销声匿迹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契丹,西辽

    历史上有很多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的民族辉煌一过,它们就逐渐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甚至踪影皆无。契丹族就是这样一个民族。自契丹族领袖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立辽朝至1125年辽亡,200多年间,契丹的铁骑纵横于北中国,建立了一个与北宋相抗衡的庞大帝国。1125年辽被金灭亡后,其残余力量仍在耶律大石的统率下,远征

  • 邳彤怎么读?汉朝名将邳彤子孙后代都有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邳彤,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邳彤pī tóng邳彤,信都(今河北安国)人,能文善武,东汉名医,光武帝刘秀手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王莽末年,天下群雄并起,邳彤初为和成郡卒正。刘秀在黄河北起事,复兴汉业,至下曲阳,彤率城投降,仍封为和成太守。刘秀留止数日继续北伐,到蓟(今北京西北),恰王朗在河北起兵,所过郡 县无不降迎,惟和成与信都

  • 历史如何评价邳彤?汉朝名将邳彤的后世地位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邳彤,云台二十八将,汉朝名将

    邳彤,字伟君,汉族,信都郡信都县(今河北省冀州市旧城)人 。王莽政权时期邳彤担任和成卒正。刘玄称帝后任和成太守。王郎起兵之后,他据城坚守,以待刘秀。此后随刘秀平定天下,历任和成太守、太常、少府、左曹侍中。先后受封为武义侯、灵寿侯。公元30年(建武六年),邳彤病逝。在河北安国一带的传说中。邳彤被称为“

  • 玉器欣赏:明代玉器工艺特征与鉴定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代,玉器

    明代玉器风格清新、刚劲,棱角分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当时玉器生产主要使用质地细腻温润、玻璃光强的新疆玉。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了当时运玉材的盛况“凡玉由彼缠头面,或溯河舟,或驾驼,经浪入嘉峪,而至甘州与肃州,至则互市得兴,车入中华,卸萃燕京。玉工辨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良工虽集京师,工巧推苏郡”

  • 揭秘:盛唐时期的汉族人其实是“新汉族”而非汉族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族,唐朝,新汉族

    那么这个“新生汉魂”,到底给汉民族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应该看到,在李唐未建立前,汉民族的整体精神状态是呈下滑趋势的。汉人文弱几乎是中外共识。而李唐政权的出现,令汉民族的精神状态出现了转机。我们都知道,唐承隋制,隋唐不分家。其实隋朝两位皇帝的血统也是这样,其母系皆出于鲜卑拓跋部,皇室的血统已是胡汉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