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伯温死后留下的兵书去哪里了?朱元璋找了一生却不止近在咫尺?

刘伯温死后留下的兵书去哪里了?朱元璋找了一生却不止近在咫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12 更新时间:2024/1/23 23:32:19

刘伯温死后留下的兵书去哪里了?朱元璋找了一生却不止近在咫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手下的一群人,他就像刘邦一样知人善用,韩信点兵虽多多益善,刘邦却能用合理利用这一点,如果说韩信点的是兵,那刘邦点的就是将,朱元璋也是一个道理。

事实上朱元璋一直和刘邦惺惺相惜,不仅仅是因为刘邦和他一样都是草根出身的皇帝,更是因为对方的许多理念和他相同,因此在南京历代帝王庙建成的时候,朱元璋将从古至今的君主选出16位祭拜,刘邦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对别的帝王他都只敬一杯酒,唯有在刘邦的神像面前,他连敬三杯,他深知从草根到帝王的过程有多么的不容易,在敬佩刘邦的同时,也不无沾沾自喜的嫌疑,事实上这两位帝王即便称帝之后也颇有许多相同的做法,最为人所诟病的便是大杀功臣名宿。

而朱元璋在杀功臣方面更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开国功臣几乎被其杀了个精光,不过我们所熟知的刘伯温却逃过了一劫得以善终,尽管许多史料中说刘伯温之死为胡惟庸投毒所致,背后又有朱元璋的影子,但正史之中并无这方面记载,仅是一些合理的猜测罢了。

而刘伯温死的时候是在洪武八年,此时太子朱标仍然健在,朱元璋虽是武夫出身脾气不好,却也没到滥杀功臣的地步,他要将自己最豪华的班底留给朱标,但朱标死后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原来留给朱标的班底,怕朱允炆驾驭不了,朱元璋这才有了杀心。

刘伯温似乎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在洪武三年再三告老还乡,正所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刘伯温深知此点,树大招风,人若不知足,迟早有哭的时候。

此外以刘伯温的功绩,竟然只被封为伯爵,比起公侯来说差了一大截,但刘伯温的功绩被封公侯也无可厚非,毕竟他帮朱元璋战胜了最难战胜的两个敌人,陈友谅张士诚,陈友谅之后,朱元璋就已经认识到了刘伯温的才华,将其任命为军师,其后北伐连捷,刘伯温功不可没,被封“诚意伯”显然有失公允,而他自己却欣然接受,其实这里已经可以看出来,朱元璋对刘伯温并不是那么信任,或者说是忌惮他的那种能力。

刘伯温病重时,把儿子叫到床前交代后事,随后病故于家中,朱元璋闻讯松了口气,他再也不用担心这经天纬地的奇人威胁大明的江山了,可有人却说刘伯温在临死前跟两个儿子密谋了很久,并且将其毕生心血写成兵书“百战奇谋”传给儿子。

朱元璋自然不可能让这部兵书落到别人手里,刘伯温的毕生心血若是被其他人学到,说不定又是下一个刘伯温,这种人即便没有谋反之心,对大明的江山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所以此兵书必须要掌握在他朱家的手里,因此刘伯温刚死不久,朱元璋就赶紧派胡惟庸前往吊丧,实则是打听兵书的下落。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却说,父亲临死前确实将兵书交给了他们,但刘伯温知道皇上多疑,兵书存于世上恐怕会给他们刘家带来祸患,因此让他们给烧掉了,如今只剩下一本《郁离子》和一封家信呈给皇上。

胡惟庸无奈,只能拿着《郁离子》和家信返回京城交给朱元璋,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遗言根本就不信,他不认为对方会一把火烧了毕生心血,肯定是被他藏了起来,每每想到此处,朱元璋就坐卧不宁,其后又再次让胡惟庸去打探消息,并且以给刘伯温翻盖府邸,修建墓地之名将刘家翻了个底朝天,最终却一无所获。

老朱一直将这件事记在心上,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过兵书,在其生命的尽头,更是将自己的孙儿叫来,叮嘱他一定要找到这本奇书,如此大明才能安定。

不知是巧合还是上天开的玩笑,两百多年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闯进北京城,在皇宫的杂物中发现了那本《郁离子》,李自成对刘伯温非常的崇敬,因此小心仔细的翻阅这本收手稿,但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这本书多有破损,但也正是因此,他无意间发现这本书竟然页内有页,书中藏书!

原来朱元璋一直寻找的宝贝就在他眼皮子底下,可惜他一得到“郁离子”就置之不理,所谓“郁”有文采之意,“离”在八卦中属火,“郁离”有文明之意,刘伯温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标签: 明朝刘伯温

更多文章

  • 捕鱼儿海之战结束了元朝!捕鱼儿海是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元朝

    捕鱼儿海之战结束了元朝!捕鱼儿海是什么地方?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放牛娃朱元璋一路浴血奋战,逐鹿群雄,终于打败其他对手,于1368年建立大明王朝。失去大都的元顺帝北逃,元朝残余势力虽然失去中原,但是依然强大,还控制着北方的草原地区,以及山西、陕西、四川等部

  • 唐王朝最后的挽歌!为什么说“大中之政”是唐朝的回光返照?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李忱

    唐王朝最后的挽歌!为什么说“大中之政”是唐朝的回光返照?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唐朝的中晚期,唐朝皇帝的宝座对于李氏皇子来说,不再是一个令人垂涎的位置,因为当上皇帝之后,等待着的极有可能是“提线木偶”般的命运。历史上中晚唐时期的皇帝,近乎都是由宦官拥立,并且有诸多皇帝为此命丧于宦官之手

  • 清王朝为什么被称为“狄夷王朝”?看看清朝历代皇帝对“狄夷”的态度!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

    清王朝为什么被称为“狄夷王朝”?看看清朝历代皇帝对“狄夷”的态度!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顺治元年,多尔衮率领满洲八旗军队入关,而后定都北京,统一中原地区,开始了女真族,也就是后来更名为满洲族的少数民族对中原大地的王朝统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民族,满洲族

  • “半斤八两”是怎么来的?古人为何把一斤定义成16两?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

    “半斤八两”是怎么来的?古人为何把一斤定义成16两?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们常用半斤八两来说两方势均力敌,都是差不多的,那是因为古代的一斤就是16两,所以半斤就等于八两,和现在的换算单位不同。不过,将一个大的单位设定成一个整十的小单位,这样算起来其实是更方便的,可是为什么古代要把16

  • 韩信为何离开项羽跳槽了?项羽为什么笼络不住下属?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韩信

    韩信为何离开项羽跳槽了?项羽为什么笼络不住下属?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项羽刘邦的楚汉之争非常精彩,刘邦原本处于弱势,被项羽分封在巴蜀之地,用四道封锁线牢牢捆住。但后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逐步扭转了局势,最终垓下之围十面埋伏,逼得西楚霸王乌江自刎。刘邦总结他的成功关键是善于用人,尤其是用

  • “坐冰凳”有多可怕?冰火两重天的刑法让人闻风丧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汉朝,苏武

    “坐冰凳”有多可怕?冰火两重天的刑法让人闻风丧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诞生了许多王朝,王朝的统治者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往往会对那些不法之徒施以刑法,对于某些严重危害了自己地位的人或者挑战了当朝伦理道德的人,统治阶级往往会使之酷刑加身,例如史书上记载的绞刑、凌迟、

  • 何为“宰白鸭”?清代司法制度的漏洞和弊端!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

    何为“宰白鸭”?清代司法制度的漏洞和弊端!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封建社会之中,王朝的制度如何是很关键的问题,虽说当时属于是帝制家天下的模式,皇帝个人的能力是个关键,但皇帝再圣明或者再不堪,终究是人而不是神,所以这时候制度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好的制度往往会使皇帝治国事半功倍,反之

  • 康熙驾崩以后老四第一时间为什么找的是金牌令箭?金牌令箭有什么用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雍正

    康熙驾崩以后老四第一时间为什么找的是金牌令箭?金牌令箭有什么用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之中,康熙驾崩当晚的金牌令箭想必大家都有印象,毕竟雍正第一时间就寻找的是金牌令箭,后来老十三更是通过这个金牌令箭完成夺取丰台大营的关键一步。那么这个金牌令箭到底有多大作用呢?首先康熙

  • 古希腊文明和爱琴文明有关系吗?希腊文明的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欧洲

    古希腊文明和爱琴文明有关系吗?希腊文明的发展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古希腊,相信小伙伴们对这个词不会很陌生了。古希腊的地理范围主要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以及南部海域中的诸岛和小亚细亚西部沿海地区。古希腊文明最先是在克里特岛获得了发展,克里特岛文明以岛屿北部的克诺索斯为中心,在公元前2

  •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是什么造就了“虎狼之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

    秦国为什么被称之为“虎狼之师”?是什么造就了“虎狼之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战国,我们一般想到是战国七雄。这七个国家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一直对外实行兼并战争。而且这七个国家之间也相互有战争。可以说真的是挣得你死我活。不过在战国几百年的时间里,只有秦国被称之为虎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