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为何主动裁军?

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后为何主动裁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702 更新时间:2024/1/20 3:40:27

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曾国藩率领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南京,俘获了忠王李秀成,由此使历经咸丰和同治两任皇帝、长达12年的镇压太平天国战争,终于以大清朝廷获得最后胜利而告终。

在镇压太平天国战争大获全胜之际,作为“第一功臣”的曾国藩并没有陶醉在胜利的喜悦和对未来仕途的狂想之中,而且迅即陷入了“大难即将临头,吾辈必须谨慎从事”的冷静的理性思考。

按照古往今来的史家分析研究,曾国藩在当时的政治判断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当初,满清朝廷虽然下令曾国藩筹组湘军集中力量镇压太平天国,但对他本人和湘军集团的疑虑、猜测却始终未曾削减,特别是随着湘军集团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而是加紧了暗中的提防和伺机的整饬。只是由于考虑当时战事未决,在客观上依然需要由他代替朝廷统领湘军与太平军决战沙场。如今战事平息下来,朝廷已经到了开始对他下手整饬的时候。

经过几番反复的思量,曾国藩毅然决定以“湘军作战年久,暮气已深”为由,主动向朝廷请旨裁减湘军,以此来向当朝皇帝和朝廷表示:“我曾某人不是吴三桂,无意拥军自立,不是个谋私利的野心家,而是位忠于大清王朝的卫士。”朝廷对曾国藩的举动自然是同意加满意的,于是也就开始有了曾国藩主动自裁湘军历史事件的出现。曾国藩主动裁军之举,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朝廷对他的猜忌,而曾国藩最终也由此保全了位高权重的官位。

当时的朝廷并不十分信任曾国藩,早在湘军势如破竹攻破太平军的时候,朝廷就已经开始担心他了,所以朝廷解决曾国藩的问题已经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情了。当镇压太平天国战争大获全胜之后,朝廷也就已经着手开始解决曾国藩的问题了。

在当时的清王朝看来,曾国藩所拥有的那支朝廷不能调动而且远比八旗军队更有战斗力的湘军,对于朝廷当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威胁。封建、保守、多疑的朝廷自然是不会放过曾国藩的,当年吴三桂拥兵谋反就是朝廷抹不去的一个历史旧痛,如今还怎么能容忍老调再重弹呢?!

而正在大清朝廷内部紧锣密鼓地研究商讨筹备如何迅速解决曾国藩的问题时,曾国藩却编好了借口主动地向朝廷请求裁减湘军,这正好中了清朝高层统治者们的下怀,于是朝廷也来了一个顺水推舟,同意曾国藩自裁遣散大部分湘军,且由于裁减湘军问题是曾国藩主动提出来的,也确实是一个效忠于大清王朝的较大举动,因而才被朝廷委任为握有实权的两江总督。

曾国藩的自裁湘军,既保全了自己,又让朝廷无虑,也为自己谋得了握有实权的两江总督一职,从而为曾国藩平稳渡过后来的宦海生涯打下了好的基础。

曾国藩的聪明在于理智,而理智正是战胜浮躁情绪的最佳利器。

标签: 曾国藩太平天国清朝

更多文章

  • 左宗棠曾国藩为何绝交?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左宗棠,曾国藩

    导读:左宗棠与曾国藩是晚清咸(丰)同(治)时期一代名臣,二人共事十余年,交情甚厚。然而自同治三年,湘军攻克天京(今南京),二人割袍断义,再无书信往来,这是为何?曾国藩对左宗棠以兄相称曾左二人为湖南同乡,自从咸丰二年,曾国藩在湖南原籍举办湘军,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当时左宗棠为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僚,因公务

  • 三国东吴权臣诸葛恪怎么死的?诸葛恪是被谁杀的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国,东吴,权臣,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东吴权臣,东吴大将军诸葛瑾长子,蜀汉丞相诸葛亮之侄。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军,主管上游军事。孙权临终前为

  • 康熙是麻子只有一米五几 那些重口味的历史真相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真相,康熙

    东汉有个太监,凭借为皇后诬陷其他嫔妃上位,皇后死后,他立即又傍上了另一个皇后,简直就是个皇后控。这个人政一治上的作为不堪入目。他叫蔡伦,发明了造纸术。茶叶刚到外国的时候,洋人煮好后把茶汁倒掉,然后用盐啊胡椒粉啊之类的把茶渣拌着吃,嗯,挺好的一盘老虎菜。白蛇传里的小青是个男的,我们小时候都被新白娘子传

  • 刘邦之子赵王刘友有几个儿子?赵王刘友的儿子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王刘友,西汉

    刘友(?―公元前181年),汉高祖刘邦第六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西汉诸侯王。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受封淮阳王。 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吕后派人毒杀赵隐王刘如意,改封刘友为赵王。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刘友的王后(吕氏之女,可能是吕后的侄女)因刘友宠爱其他姬妾,心生妒

  • 刘邦少子淮南王刘长有几个儿子?淮南王刘长后代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淮南王刘长,汉朝,刘邦

    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沛(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赵姬。西汉初年诸侯王。力能扛鼎。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文帝时,骄纵跋扈,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前174年,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

  • 隋炀帝皇后萧皇后简介 隋炀帝萧皇后陵墓在哪儿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炀帝,皇后,萧皇后

    导读:女人的魅力是否可以对岁月免疫?答案是肯定的,隋炀帝皇后萧氏就是这样一个女人。历史上迷君倾国的红颜女子不计其数,然而能像萧皇后那样数经改朝换代,总伴君王之侧的女人却是寥寥无几。隋炀帝皇后萧氏自13岁做了晋王妃后,便开始不断地被迫更换身份,历经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

  • 隋朝大运河介绍 隋炀帝为何要开通隋朝大运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大运河,隋炀帝

    导读:隋炀帝登基后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营建洛阳;第二件事就是开通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始建于公元605年,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汉景帝刘启妃子程姬简介 程姬之疾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景帝,程姬,汉朝,程姬之疾

    景帝召幸程姬,适逢程姬有月事,不愿进侍,就把侍女唐儿加以装扮,使她夜晚进侍皇上。皇上醉酒不知内情,以为是程姬,就和她同床了,于是有了身孕。事后皇上才发觉并不是程姬。等生下儿子,于是就命名为刘发。刘发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长沙王。因为他母亲身份微贱,不得天子宠爱,所以被封在低湿

  • 揭秘古代特殊通讯手段:狼烟直上 竹筒顺水而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邮筒,平叛,苏武,

    狼烟直上“烽火”是统名,分指烟及火。《墨子·号令篇》“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唐兵部《烽式》载“每岁秋前,别采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这是“狼烟”的主要材料,当然也可以加点狼粪调味。而之所以叫狼烟,是因为唐末突厥、鲜卑这些民族崇拜狼,唐朝统治者也把他们比作狼,狼烟的意思就是狼来

  • 汉元帝刘奭孝元皇后王政君简介 王政君的墓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元帝刘奭,孝元皇后,王政君,汉朝皇后

    王政君(公元前71年-公元13年2月3日),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人,阳平侯王禁次女,母亲李氏,汉元帝刘奭皇后,汉成帝刘骜生母。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之一。其身居后位(包含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时间61年(公元前49年—公元13年在位),仅次于清朝的孝惠章皇后(63年)。王莽篡汉时,王政君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