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元朝行省制度怎么样?详解元朝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怎么样?详解元朝行省制度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961 更新时间:2024/1/4 23:27:47

元朝行省制度怎么样?元朝行省制度有哪些职能?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元代各地的租税征收,主要采取路府总领,"府科于州,州科于县,县科于民",逐级科级的方式。但是,在"腹里"以外的行省辖区内,路府州县的赋税征收,又需要受行省的综领和监督。首先,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对辖区盐、酒、金银、市舶等课税,行省也有节制、掌管、监督等权力。

其次,行省还代表中书省接受所属路及直隶州的"上计",上计稽考完毕,又需要"总其概,咨都省、台宪官阅实之"。岁终上计之外,路及直隶州有责任随时行省报告财赋收入情况。发现累年"未申除钱粮,虚作实在,为数巨万",也申报行省"销破"。上计和稽考财赋时,行省官员有权适当惩罚路州官吏。这就是所言行省"财赋之简稽"职能的基本内容。

再次,大约在世祖末成宗初,各行省督办的钱粮赋税已有了数额方面的规定。此类规定,即所谓"合办额",是以年份为单位计算的。"合办额"直接向朝廷负责,或增,或足额,成亏欠,由朝廷逐年检核,并实行奖励增羡和处分亏空的政策。如"河南行省亏两淮岁办盐十万引、钞五千锭,遣札刺而带等往鞫实,命随其罪之轻重治之。陕西行省增羡盐钞一万二千五百余锭……各赐衣以旌其能"。

通过掌管税额、上计稽考和以行省为单位的定额办集,行省充当了元廷搜刮各地财赋的重要工具。有的学者称江浙等行省相当于向中央转送财赋的"中转站",不是没有道理的。与财政方面的作用略有不同的是,元行省在行政、军事。司法三领域内代中央行事或收权更为突出,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则相对弱化。这或许是元廷在行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和特意安排所致。

行省对所属路府州县能够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而这种节制和统属又大抵是代中央行事的。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禀行省。第二,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官员办理某些政事。第三,行省有权号令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

行省虽然得以在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统属中发挥承上下和代朝廷统摄节制的作用,但是在行政的另一关键-一命官权或人事权方面,又表现得无甚作为。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通,从七品至从九品的地方官吏由吏部"拟注",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审核,每月举行一次。正三品至正七品,由中书省"自除"。

二品以上官(如行省长贰)则"选自特旨",由皇帝根据需要选拔,中书省宰相入宫"取进止"。即使是未入流的吏员,其选格一律由中书省吏部确定,每月由吏部铨注一次。平以后,两广、福建、陕西等地区五品以下官,元廷一度允许"从行省就便铨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始,针对湖广、云南、福建、四川等处"要荒州县赴京师动沙万里"的情况,元廷又模仿唐制,每隔三年由中书省委派使者会同行省官及行台监察御史,迁调所在官吏,"课吏殿最而上下其秩"。

由于这项制度,元廷基本解决了行省所辖边远地区官吏铨调迟缓,或大量缺官等弊病,又始终将包括边远地区在内的各级地方官吏的铨调权紧紧地掌握在中央。总之,元代各级地方官吏必须"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虽可会同朝廷使者铨官及自行委任部分省椽、宣使、路府州县低级吏员,但对绝大多数地方官的任用和控调,是无法问津的。

这比起汉代郡守自辟六百石以下属吏和唐节度使辟官之权,实在是难望其项背。行省几无任官和铨调权,表明它未能像汉唐地方大吏那样从中央分割出一部分重要的行政权。在行政方面,行省代中央收权、代中央节制路府州县的作用相当显赫,其替地方分留的人事权、任官权则微乎其微。

元代,镇戍中原和漠北等地的蒙古军和探马赤军,直属于朝廷枢密院。路总管府等管民官只掌民事财政,军事上"无寸尺之柄"。镇戍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行省即成为元代地方诸官府中唯一握有较大军权的机构。

由于计省所握军权比较大,其军事方面的地方分权倾向似乎不言而喻。然而,元代军队属性比较特殊,由于行省制的两重性及其在提调军马中的若干具体规则或情况,行省在军宁L的功用显得比较复杂。以行省为代表的军事方面的"地方分权",并不十分典型,通常表现出为中央集权服务和地方分权的双重效应。因而,需要认真辨析。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秦国的名将不止白起,名气不高的魏章也是赫赫战功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国,魏章,战史风云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走向强大。特别是在秦惠文王这位君主在位时,秦国开始蚕食山东六国,为一统天下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这一

  • 揭秘:曹操账下最强的猛将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曹操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说起三国历史,人们总是能想起好多武将和谋士,而招纳天下贤才的曹操,他的手下更是猛将如云,比如徐晃,夏侯惇,张辽等这些都是一等一的名将,而曹操手下还有两人,武力更是远胜上述所说的这些人,他们俩是谁

  • 台风鲸鱼登陆海南万宁 盘点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台风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台风,野史秘闻

    今年第8号台风“鲸鱼”于今天(21日)上午在南海中部海面上生成,预计,“鲸鱼”将于22日晚上到23日白天在海南万宁到广东湛江一带沿海登陆。目前我过南部地区受到台风的影响有强降雨,海南多个航班受台风影响而被取消。许多旅客目前滞留在机场。海南广东两地或将有

  • 邛成太后:克死五任丈夫,被召入宫却成为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邛成太后,汉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女子面相或者命数里有影响丈夫的因素叫做克夫。其实就算是在科学发达的当今社会,还是免不了有克夫这一说法,一个女人只要背上了克夫的名头,那么这个女人大概率是没有人会再上门说亲。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有一个女子被许配给五个男人,但是这五次婚约,新郎全在婚前暴毙,最后这个女子却当上了皇后,这个女子是

  • 面对刘备发动的夷陵之战,孙权又是如何最大化的避免风险?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孙权,文史百科

    夷陵之战,刘备晚节不保,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以后,辖有长江南北八郡的战略要地荆州,为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所瓜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致关重要的战略基地,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然而,

  • 唐平萧铣之战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史风云

    武德四年(621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江河作战,唐军攻灭了长江中游、江南的割据势力萧铣,史称“唐平萧铣之战”。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背景隋末萧铣趁乱割据在江陵一带,领土广大,南到交趾,北到汉水,西达三峡,东及九江。武德三年(620年),李孝恭向唐高祖献上平灭萧铣的十策,

  • 僧人薛怀义是怎么得到女皇的宠幸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僧人薛怀义是怎么得到女皇的宠幸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可以说仅此一例。关于武则天的事迹和评价有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人觉得在千古一帝的名单中也能看到她,毕竟中原王朝的繁荣景象就是她稳定下来的,也有人觉得她是篡夺李唐江山的江洋大盗,这还不算什么,而且

  • 她是皇贵妃之女,身患残疾却很会讨皇帝欢心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乾隆,清朝,皇贵妃,野史秘闻

    当中,虽然一共是有五位皇贵妃的女子,但是只有一个是乾隆亲自给册封的,这个纯妃是在雍正还在的时候就为乾隆生下了一个皇子,在他登基以后十年的时间,她为乾隆成为皇帝以来的第一个小公主,所以这个小公主是很让乾隆喜爱的,这个小女儿在所有的女儿们当中是排行第四的,所以是四公主。可是让人觉得意外的是,这个公主从出

  • 后世如何评价李勣?有哪些与李勣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李勣(jì),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

  • 假如卫子夫不选择自杀的话,她能用自己的声威保住家族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大汉朝里面,与汉武帝有关的几个女人,其下场都很惨,不是自杀就是被杀,即使连军功昭著的卫青的姐姐也没能够在汉武帝的年老昏聩下得到善终,不得不自杀以求家族的幸存。然而,在卫子夫死后,汉武帝还是没有放过卫氏一族,依然将其灭族了。那么卫子夫的这个选择,到底是对是错,假如卫子夫选择继续活下去而不是自杀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