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宰相韩琦去世后,关于宋代的史书都有着怎样的记载?

宰相韩琦去世后,关于宋代的史书都有着怎样的记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87 更新时间:2024/1/8 17:22:04

韩琦宋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声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至仁宗末年拜相。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并准其配享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至清代,更先后从祀历代帝王庙及孔庙。

熙宁四年(1071年)二月,韩琦被改授为永兴军节度使,被他推辞,仍判大名府。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熙宁四年二月)戊寅,淮南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韩琦改永兴军节度使,再任判大名府……琦卒辞永兴军节度使不拜。

判大名府期满后,朝廷根据韩琦的要求,命他再判相州,并拒绝解除他淮南节度使的加官。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2:(熙宁六年二月)判大名府、淮南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韩琦判相州,从所乞也。琦乞解旄钺,不许。

《宋史》卷312《韩琦传》:六年,还判相州。

《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1《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以永兴军节度留再任,公虽留辞所加命,复判相州,居二年乃言:臣老矣,恐不足任事,愿乞骸骨以归。复以向所加命授之。

自熙宁七年(1074年)秋起,韩琦屡次上表请求致仕,均未获准。直至熙宁八年(1075年)五月,方才被再度授为永兴军节度使,因韩琦病重,已不能就职。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4:(熙宁八年五月)淮南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判相州韩琦改为永兴节度使再任。琦自去秋累上章请致仕,章每上,必遣近侍赍诏慰谕不许,于是又力请,而有是命。琦时已病,不及拜也。

六月二十四日(8月8日),韩琦在相州溘然长逝,享年六十八岁。神宗在禁苑为他恸哭举哀,又辍朝三日,即日赐其家银三千两、绢三千匹,并下诏允许韩琦配享英宗庙庭,特赠尚书令,赐谥号“忠献”;随后发兵为其筑墓,亲撰墓碑:“两朝顾命定策元勋”。

《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1《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熙宁八年六月甲寅(二十四日),定策元勋之臣、永兴军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魏国公、判相州韩琦薨。”《宋史·卷十五·本纪第十五》则载为“(熙宁八年)六月……戊午(二十八日),太师魏国公韩琦薨”之语。

苏轼文集》卷91《祭魏国韩令公文》:呜呼哀哉!六月甲寅。人之无禄,丧我宗臣。

《宋史》卷312《韩琦传》:八年,换节永兴军,再任,未拜而薨,年六十八。前一夕,大星陨于治所,枥马皆惊。帝发哀苑中,哭之恸。辍朝三日,赐银三千两,绢三千匹,发两河卒为治冢,篆其碑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赠尚书令,谥曰忠献,配享英宗庙庭。

宋徽宗时,“追论琦定策勋”,加赠韩琦为魏郡王。

《宋史》卷312《韩琦传》:徽宗追论琦定策勋,赠魏郡王。

宝庆二年(1226年),宋理宗图画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阁,韩琦位列其中。

标签: 韩琦宋代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天宝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对唐朝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天宝战争,战史风云

    说到唐朝的灭亡,相信大家都会想起安史之乱,可是你知道么,早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有一场战争导致唐朝衰败了,它就是天宝战争,一起由唐朝贪官索贿,引发的一场大战,导致数十万人战死。天宝战争唐王朝扶持南诏,本想借其牵制吐蕃。南诏势力坐大以后,唐王朝又企图对之加以控制。及皮逻阁死,双方在王位继承上发生矛盾,加之边

  • 奸臣逆袭成帝,称帝后半年被杀掉,临死前留下1句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而宇文化及便也是这群人之中的一个,相信熟悉隋朝历史的朋友一定对他非常了解。我们如果用现在的话来说,那么他就是一个妥妥的官二代。他的父亲是宇文述,正是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位大将军。虽然父亲非常有名气,但是他本人最初其实并不给力,完全是一副纨绔的样子。在杨广还没有成为太子的时候,他就已然因为会玩在京城中有名

  • 晁盖不想让宋江接班,但除了他还有谁适合?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江,宋朝,野史秘闻

    晁盖的临终遗言是能够捉住史文恭的人,就是梁山之主。这个说法其实也并没有排除宋江接班的可能性,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说,在当时宋江接班最合适的情况下,没有宣布宋江直接接班,而是做了这样一个安排,确实也等于公开向梁山的人表明,他不希望宋江接班。接班人问题是大问题,小到一个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大到一个王朝,一个国

  • 宋高宗为什么能成为南宋第一皇帝 除了胆子大就是运气就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高宗,宋朝,风云人物

    宋高宗赵构尽管因杀害岳飞、投降金国而遭到古今很多人群起而攻之,批评他,咒骂他,甚至有愤青扬言要将他的跪像置于岳飞坟前的大有人在,他因投降遭到的怨恨之深,之广,可见一斑。但实事求是地说,无论从能力还是作为,在南宋九个皇帝之中,赵构却无疑是最强的之一,而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他在北宋灭亡之际,手里并无多少

  •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河北各藩镇为何敢联合造反抗命?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藩镇割据一直是唐朝最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在唐玄宗时期爆发,最终引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给予唐朝重创,它就像是一把尖刀一样,将唐朝“拦腰斩断”,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在唐朝将士的艰辛奋战下才终于被平定。不过安史之乱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唐朝的藩镇割据问题彻底解决,事实上,唐朝的藩镇问题,反而愈演

  • 上党号称天下之脊,武安君白起如何在这里赵国大军?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白起,赵国,战史风云

    上党号称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东、并州,则谓秦朝、晋国咽喉也”,形势十分险要,所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402年,魏、赵、韩三家分晋,上党归韩。但强大起来的秦,对上党早就觊觎。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曾深入上党,攻取了光狼城(今高平康营村)。此

  • 武则天为了当皇帝做了哪些事情?为何没立武氏后人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一个控制君权而被历代广泛认可的女皇帝。不外其上位手腕堪称毒辣,连本身的亲生骨肉都不放过,其他的人可想而知。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则天作为唐太宗的妃子,没有得到太宗的太多宠爱,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提高。不外她凭仗本身的姿色,在太宗病重时代却与李

  • 庶妃章佳氏:清朝首个陪葬帝陵的皇贵妃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章佳氏,清朝,皇贵妃,野史秘闻

    清朝后妃等级分明,嫔位及以上可享受一宫主位的待遇,嫔位以下除了相应的衣食供养外,地位不算高。清朝后妃等级制度在顺治朝其实已经完善,康熙朝也有微调,雍正朝定型,但皇贵妃陪葬帝陵,却是雍正开的头,不过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了康熙一位生前并不很受宠的庶妃章佳氏。庶妃二字在康熙朝经常能听到,康熙很多宠妃一开始

  • 李裹儿唐朝第一美女,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称太子为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裹儿,唐朝,风云人物

    她是唐朝第一美女,却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称太子为奴,25岁被处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的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而生在皇室中的皇子皇女必然也是千金之躯,从小前呼后拥,备受尊宠,性格不乏蛮横无理。唐朝安乐公主李裹儿在历史上就是这样一位臭名昭著的公主

  • 在秦汉交替之际,南越王赵佗对枣子究竟有多钟爱有加?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有云:“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秦汉交替之际,南越王赵佗对枣子究竟有多钟爱有加?南越王赵佗本为秦朝将领,可以说是个地道的中原人,其对枣子甚是钟爱有加。当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派赵佗与任嚣攻打岭南百越之地,等到秦末天下大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