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后继有人”这种说法源于哪里?为什么古人归于“后”那么执着?

“后继有人”这种说法源于哪里?为什么古人归于“后”那么执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59 更新时间:2024/1/20 2:50:18

说到“后继有人”,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戚继光历史上有名将领,娶万户南溪王栋之女。史传王夫人“威猛,晓畅军机,常分麾佐公成功”。戚继光与王夫人恩爱,至今还流传着几段轶事。今人还根据戚继光怕老婆之事编出了无数个“怕老婆”的段子。然而就这样一个“怕老婆”的汉子,却终究敌不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封建思想,偷纳小妾,只为能“后继有人”。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后”这一想法的执着。

这样的说法从何起源

孟子离娄上》记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有人认为《孟子》里面的“后”是指尽后代应尽的责任,而不是后代的意思。但无论这里的后是指那种意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独立流传至今都是希望有孩子也就是后代。

后代对于古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皇帝而言,没有后代就意味着“家里的皇位没人继承”;对于贵族而言,没有后代朝中就少了一个帮手,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没有子嗣就没有人养老送终。古代人如果在年老还没有子女,在当地就被称为“绝户”。

古代为什么是男子继承

男子是继承香火的象征。早在佛教还未盛行的时候,就有了“黄泉”的说法,《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记载“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继承了家里财产的男子要对祖先进行供奉。没有后代对于古人而言就相当于断了供奉。尤其是在佛教盛行有了“地府”这一说法后,“生儿子”这一想法就愈发“根深蒂固”。没有后代就相当于没人烧纸,在地下也就没有了“财路”。

男子是古代主要生产力。进入农耕时代后,社会的发展主要是农业,由于男女体力的悬殊,男子能干更重的活,而女子只能做些轻便的活,因此男子成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生产力。女子能从事的活少,社会地位也就急剧下降。

统治者的政治目的。古时候,由于战争的频繁,统治者需要大量的男丁为他们打仗,从而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这个时候如何鼓励百姓生儿子就成为当时统治者的首要任务。为此,当时的统治者不断的抬高男子的社会地位,而相应女子的社会地位就开始下降。在那样的封建时代,女子地位不如男子,女儿出嫁以后分得一笔嫁妆,除此之外,家里的田地是没有权利继承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就是当时社会的最好反应。即使是尊贵如公主,她们的食邑也不能由公主的子嗣继承,公主死后食邑则会被皇帝收回。

古代的继承制度

嫡子继承而非长子。古代一直是嫡长子继承,例如汉宣帝死后就是由他的嫡长子刘奭继承。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虽从小体弱,恐不能活,但依旧倍受明珠的期待,只因他是嫡长子。如果没有嫡子就遵循“立嫡以长不以幼,以贵不以长”来立继承权。像商纣王就是因为身份高贵,被推举为帝的,史书上记载“帝乙死,立长子,因启母贱,立少子辛”,辛就是后来的纣王。

收养或过继。那如果古代人没有儿子,没人继承香火,一般这家人就会选择过继兄弟或者同宗人的儿子,也有人选择收养异姓的儿子。并且因孩子“来源”方式的不同,这个孩子被养大的孩子还有养子、继子、子等说法。这一说法延续至民国时期。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是,长大后要兼祧长房。并且在古时过继或者收养儿子,古代的法律就有独立的条文规定。例如,《唐律疏议》中关于收养制度就明确的律法。

如果没有儿子的是富贵人家而且家里有未出嫁的女儿,一般就会考虑招赘,由男方“嫁入”女方家并且生下儿子来继承这家人的香火。古锡兰王子(今作斯里兰卡)在时明朝定居泉州,以“世”为姓。其后代就因没有儿子招赘。不过“上门女婿”在那时是会招人非议的。民间甚至有“倒插门”这一嘲讽的说法。

古人对于“生儿子”这一想法可谓执念颇深。除了“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这样的特殊的时期,在封建时代几乎人人都想有后,这也就难怪大英雄戚继光也不能免俗了。幸好我们长在新时代,现如今“男女平等”不可谓不幸运。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朱棣如何在郑村坝会战中,轻易就击溃了十万大军的李景隆?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朱棣,郑村坝会战,战史风云

    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十九日,燕军在会州(今河北省平泉县)整编,分立五军(中、前、左、右、后)。十月二十一日,燕军入松亭关(今河北宽城县西南)。十一月初五日,燕军渡白河(时已结冰,渡河处在今北京顺义区东),并打败李景隆的哨探陈晖部队万余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当天,与李

  • 面对打劫的盗贼,陈平慢慢地脱掉衣服,凭借智谋化险为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平,历史解密

    很多人在面对危险的时候,显得惊慌失措,失去了自救的机会。汉朝的开国功臣陈平就面临过这么一次危急时刻,不过,陈平沉着冷静,凭借自己的足智多谋,脱离了危险。陈平这个人,在少年时代就显示出了他不是一个等闲之辈,胸怀大志。有一次,村里乡亲们杀猪分肉,让陈平管秤,陈平分得丝毫不差,他的公平公正得到了父老乡亲的

  • 刘禅死后,司马炎放了3件陪葬品极为嘲讽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炎,晋朝,野史秘闻

    刘禅不仅是一个昏君,而且还是一个懦夫,面对敌军他一点抵抗的心思也没有,为了保命他选择了投降。投降之后魏晋军队也没有为难他,毕竟这种草包不足为患,没人把他放在眼里。之后他就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日子,不用操心国事,而且衣食无忧,至于寄人篱下受到监视这种事情他自然是不在意的。在刘禅死后,这个司马炎还是不死

  • 明朝官员程敏政简介:曾涉徐经、唐寅科场案而被诬鬻题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在太平天国的大量名将中,哪位名将能排在第一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在清朝的后期,出现了一场危机,那就是突然爆发起来的农民起义了,也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太平天国运动了,其实这样的情况在王朝的后期都是会遇到的,比如秦朝后期的陈胜吴广的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唐朝的黄巢起义、明朝的李自成起义和张献忠的起义了,所以清朝出现这个事情也就是仿佛是历史的重现而已,但是这场太平天国

  • 罗禅征伐的详细经过是怎样的?最后结果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罗禅征伐,清朝,战史风云

    第一次罗禅征伐朝鲜方面准备了100名鸟枪手,哨官1名,通词(翻译)2名,旗鼓手、火丁48名,加上将领边岌,共计152人的远征军前往讨伐俄国。远征军在朝鲜边境的会宁“装束整顿”之后,渡过图们江,于1654年(顺治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在宁古塔和沙尔虎达所部清军会师。当时八旗军有3

  • 朝天女指的是什么 为何后宫妃子们听了闻之色变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朝天女,历史解密

    朝天女到底指的是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人程嗣章在《明宫词》中写道:“掖廷供奉已多年,恩泽常忧雨露偏。龙驭上宾初进爵,可怜女户尽朝天。”这首词中,就对“朝天女”作了形象的描述。所谓“朝天女”,就是明朝时期的殉葬女。这些殉葬女,主要是指皇帝的

  • 东吴末帝孙皓问张美人一个问题,张美人就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孙皓,三国,野史秘闻

    东吴甘露年,一帮宫廷卫士闯入一位叫冯朝的卫尉家里。进了门就问:冯大人,你儿媳妇在哪儿呢?卫尉是九卿之一,是朝廷的高级官员,但是这帮大兵好像一点都不怕,进了门找冯大人的儿媳妇,这真有点无理了,须知冯朝的儿媳妇也不是平常人,他是前骠骑大将军永康侯张布的女儿。张布有两个女儿,是建康城有名的姐妹花,堪比当年

  • 他是神算鬼谋的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结局却惨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伯温,明朝,风云人物

    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相传他本是玉帝身边的一位天神,元末明初时,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玉帝便让他转世辅佐明君,一统天下,赐福苍生。并赐他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龙之九子跟随于身。后来,他替朱元璋打下了江山,完成大业。他是谁呢?他是拥有神算鬼谋的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当然神乎其神的身世都是民间处于对他

  • 如果给中国的朝代做一个排行榜,明朝为何至少也是前三甲?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如果给中国历史朝代的热度做一个排行榜,明朝即使当不了榜首,也至少是前三甲。喜爱明朝的网民众多,明朝的相关话题一直被反复讨论。原因何在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明朝是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不论疆域、寿命、治国成绩,都与秦汉隋唐差不多,从硬实力上说,明朝可以算作是一个扬眉吐